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我们还太年轻

(2008-06-02 12:25:44)
标签:

地震

地球板块

能量释放

居安思危

天灾

杰米乐客

杂谈

分类: 乐客怪论

当我们还太年轻                    

    那一刻实在来得突然,学校的学生教师、商店的店员顾客、机关的干部领导、居家的妇孺父老,本是各安天份的一个普通瞬间。

    那一刻我们居身的这个星球正依照亘古规律运转,其印度板块向欧亚板块推移挤压达到了一个临界点,所积聚的物理能量需要释放出来,有点象家里用的实木地板,因热胀冷缩,久而久之会喀嚓响动一下。

    即此一动,人间悲剧从天而降。以四川汶川为中心的方圆十万平方公里中华土地之上,无数栖所顿时坍塌,万千生灵葬身瓦砾,一个民族的文明史从此再添揪心惨痛的一笔!

    那一刻发生之前,身处灾区之外的你我在做什么?我们之中是否有人有过一丝一毫的预感?或者即使从事地震预报工作、专攻地球物理学科的专家、学者是否有过一点一滴的预测?显然没有。

    人类对于历来与他们相伴的风霜雨雪、季候天象,应该说已经基本心中有数。那是因为人类有史记载七千年,他们已看过无数回四时变迁,身历了那么多厄运劫难,大致捉摸到所谓常见自然灾害的生成规律,越来越多的时候还能够预知和逃避天灾的来袭。而源自人类脚底下的地震恶魔却一次次来得如此狂暴和猛然,是否也有它的踪迹存在?

    我猜应该有的。只不过悠悠宇宙,沧海桑田,并非以人间的一年四季甚至每个甲子轮回为规律,还需要长得多的时间跨度才有探究它的可能。

    各位一定不会否认,与五十亿年地壳运动的漫长历史相比较,告别蒙昧状态仅区区几千载的人类实在还太年轻。当面对苍茫大地,人类仿似一个婴儿好奇地打量一位形似熟睡的巨人,显然还没有足够的履历去拿捏他的脾性、把握他的脉搏。

    有时候巨人会很自然地腾挪一下身子,那一瞬人类便有大难临头,我们惊恐万状、茫然无措,在极度无奈的困境里面,为痛失骨肉亲人而以泪洗面。

    事实上,人类对天灾的抵御世世代代从未休歇,我们垒窝居、筑堤坝、囤谷米、积寒衣,欲防患于未然;现代人更加懂得借助各种高科技手段,时刻监视大自然的异常变化。不过即使这样,地震仍然使我们猝不及防,比万恶的洪水、飓风、沙尘暴、泥石流更为严重地影响着人的存亡命运,对于生活在已知地震带广阔地域中的人们尤其如此… …

    看到自己头上悬着的这支达摩之剑,我们究竟能做些什么?转一个急弯来说,在习惯以“多发季节、高发时段”为前提来考虑防灾应急措施的基础之上,我们能不能把无时限、无征兆、忽而相对频繁、有时数十年甚至逾百年才来一回的强地震视作即将降临的毁灭性灾难而时刻严阵以待呢?

    又回到了“天有不测风云”那句增广贤文上面,古人对居安思危处世哲理的严肃告诫真使我们不能不听。

    现代人如果还相信这句话,就有许许多多的工夫可以加紧来做了。包括孜孜不倦的专家学者与高瞻远瞩的首长领导,当我们所有的人在大难之后痛定思痛,能够从最微观的点滴未雨绸缪,人类未来预知与抗拒天灾的力量将不可同日而语。

    那个以天真神态仰望着大地巨人的婴儿必将渐渐长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