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话端午节
(2022-06-07 09:21:26)
标签:
端午乡愁童年 |
分类: 生活品文 |
趣话端午节
小时候记得灵灵清清、一生世“否忘头”的事干,都离不开“嬉”和“胗”两个字,要么是成群结伙“搞开心”,要么是口几里“食开心”,难怪大人经常骂小佬:就晓得“胗”。就拿端午节来比方,端午只是陈古千年“作”出来的套头经。端午裹粽为屈原,就为肚皮滚滚圆,此话不假。可是,再多的“花头经”,不管“想甚”轭来轭去,讲到底是有么“想头”、“糊”副口几,让日子过得快活么。还是老古话讲得好,“民以食为天。”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端午节前后,扣么是农忙季节,不管是“落雨天空”还是“晴天大日头”,“满田畈”“田畈正中”都是忙出屁的人,割麦、挬麦秆、耕田、插秧,节气不等人呐!
就是在这式没有一点“歇空”的日子,母亲也会抽出工夫来包粽子。刚好元宵过去四个多月了,口几也开始“淡稀稀”了,寻么“新鲜花头”扣么好。天早五更,做生活归来的父亲,嘿地一声放下膀肩上的担头,拍拍身上的黄泥,从大扎箕上拿出一把沾着露水的艾蒿,插在门窗上用来驱邪。鼻头凑上去闻一闻,淡淡的幽香让人全身清爽起来。
“箸划箸划”食歇了五更饭,母亲拎着“米箩”到村边的小溪滩开始淘洗糯米,两三个“女客精”凑在一起谈天说地,唏嚯唏嚯讲些小许话。碰着闲话讲得开心时,高兴得“笑面开花”,差点跌到清煞煞的水沆里。我和哥哥姐姐呢,从老屋的搁栅上翻出一捆捆的粽叶,这些粽叶都是前些年从粽叶树上摘下来,晒燥后放在搁栅上的,拍了一下都是灰尘嗡。在溪滩埠头的石板上,三个人用板刷洗得“净几忒忒”。水浸透以后,这些粽叶怪亮又滑油,摸起来危险“软相”。到家后,母亲开始包粽子。用的糯米是陈米,浸泡后和绿豆、红豆、花生一起拌成馅,然后用粽叶包起来。至于灰汤粽,就用稻秆烧烬的焦灰,用水漓清后用来浸糯米。母亲灵气,包的粽子壮卜卜、坤列列,有棱有角,非常好看。将馅儿裹紧后,用一根红色的细线捆绑住粽叶,打一个活结头,一个糯米粽就算是裹好了。母亲做生活手脚快,差不多两个时辰,菜篮里装进了满特特的粽。那时候的小佬没有的食,包好的粽子恨不得咬上一口,看到小佬眼睛乌珠发亮的样子,母亲笑着说:“只有牲屠才会食生的东西,否要猴急,好食的东西最后都落到你们的口几里为止。”
除非是“落雨天空”,日来母亲是没有工夫来焐粽的。到了夜里,夜饭落肚,收拾好碗盏,饲好了“猪生屠”,母亲就开始焐粽了。母亲把一菜篮的生米粽倒进大锅,先用剖好的柴拨一根根塞进镬孔,用大火或者猛火烧,一几工夫锅盖上就热气碰天了,之后用小火细火慢慢地焐。母亲说,慢火出细工,这式焐出来的粽子又糍又韧又透,食到口几里,粽子一几就“煬”去了。焐粽的那一夜,日子真的难过,父母让我们早点去鼾,焐熟了会叫我们的。可我们哪里鼾得去?窗门外的小山村静漆漆,除了听到几声狗吠的声音,只有那锅粽子的香味从四面八方钻进鼻头孔,肚皮愈发叽咕叽咕地叫,口水也从口几角漫出来,粽子成了仅有的想头。第二天五更,天公刚刚开眼,我们这些小佬从床上滚下来,眼屙结痂,口水未燥,一口气冲到锅头边,掀开锅盖,捞起焖了一个夜里的粽子,扯断红绳,剥开粽叶,醮着乌砂糖,“喝毛气急”地食起粽子来了。看到我们猴急的样子,母亲就会笑着劝顾我们:“饿是饿否死的,食要食倒来的,慢慢落食,不会无份的。”有时候食得太急,梗得眼泪水都淌出来。今日回想起母亲包的粽子,就会想起苏轼的《浣溪沙端午》:“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端午节前后,一家人基本上把粽当饭食。父母去田地里做生活带着粽,小佬屁颠屁颠去读书,书背袋里带的也是粽,还塞了两个茶叶蛋。那时候的学生不少是“吵客”,学堂里课间的时候,一个个读书仔从桌下板的书包里拿出茶叶蛋,握在手板里,露出一小块鸡蛋的头,竖起“啼鸡毛”,劲头十足地直咙喉喊着“一二三”,两个鸡蛋头用力地撞在一起。“哈哈,你的鸡蛋破了!”输的一方垂头丧气,剥好鸡蛋偷偷地食到肚皮底。赢的一方则高兴忒忒,挥舞着手臂,像斗胜的公鸡。有些“牛皮客”欢喜“寻篓事”,会悄悄地把粽叶放在课桌凳上。有些更加“剜骨脑稀”的角色,把粘忒忒的粽叶粘在“忠厚老倌”的屁股上。看着人家屁股后面的粽叶荡来荡去,飘来飘去,整个教室的人笑得“筋佝”去。有一次,我与一个“牛皮客”撞鸡蛋,通通输得一塌糊涂,他讲我是“熄伙”。他呢,成了班级里的常胜将军,一副“奇得相”。后来才知道,他用的是木鸡蛋,用树头做的鸡蛋。呵呵,“以卵击石,焉能不输。”几个小伙伴差么气“昏冲”,放夜学后联起来,送给其一草“骂肉”和一通“敲骨头”。
又到端午节了,已经看到份份人家开始洗粽叶、拌粽馅、包粽子。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粽子的品种不再只是白米粽、豆粽和灰汤粽,有了肉粽、火腿粽、砂糖粽、蜜枣粽、鸡蛋粽、乌米粽。有些人家甚至提早一个星期就焐好了粽,分给亲戚六眷尝尝味道。可是,食来食去,还是食不出小时候的那个味道。
昨天,在网络上看到一段话:小时候,哭着哭着就笑了;长大了,笑着笑着就哭了。小时候画在手上的表没有动,却带走了我们最快乐的时光;长大了戴在手上的表一直在动,却走不回我们最好的时光。呵呵,想来想去,还是小时候最有味。因为粽子里有从前最本能的盼头,有父母挤出来的爱,还有老屋里飘散出来浓浓的乡愁。(铁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