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川(老县城)街道老房、梅川高中校友

标签:
梅川街东门街道老房梅川高中 |
分类: 中华传统文化 |
http://s7/middle/50671a30gbb18e352aee6&690梅川东门(进门)
梅川设县治(县政府)已有1400年历史。最早为北周(南北朝)大象元年(公元579年)梅川立县,名永宁县。唐代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八月二十四日,因与河南永宁县和江南东道永宁县同名,乃取佛教语“广施佛法,普济众生”之意改名广济县,属蕲州郡。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3月,广济县人民政府易地新建,由梅川城迁至武穴镇。
截止2009年12月31日,全市期末总人口738240人,其中农业人口588578人,非农业人口147639人,常住流入人口2023人。全市有19个少数民族,人口171人(男42人,女129人)。其中,男性38.94万人,女性34.42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6.85‰,人口死亡率4.03‰,人口自然增长率2.87‰。
http://s3/middle/50671a30gbc4898fe5ba2&690
http://s14/mw690/50671a30gdb8a1cd0f7cd&690
湖北新闻文化名人铜像在楚天传媒大厦揭幕(郭超人为六位之一)
http://s1/middle/50671a30tfa73cfda9400&690
梅川东门剩存的老房(面临即将撤除)
http://s12/bmiddle/50671a30gbb18f32b97bb&690东门街道
http://s8/bmiddle/50671a30gbb1900974157&690 面目全非
http://s4/bmiddle/50671a30gbb18f789cca3&690街牌
http://s1/bmiddle/50671a30gbb1f0cf0e940&690梅川街剩存的老房
http://s11/bmiddle/50671a30gbb18fa3bff6a&690梅川街剩存的老房
http://s2/bmiddle/50671a30gbb1905ca5c71&690梅川街剩存的老房
http://s13/bmiddle/50671a30gbb1908e0742c&690
http://s1/bmiddle/50671a30gbb19110e6930&690梅川东门桥头至梅川高中街道仅剩的老房
http://s9/bmiddle/50671a30gbb1914742c18&690梅川东门石桥(口语称游树桥?)
http://s5/bmiddle/50671a30gbb19178d0174&690桥上垃圾处右转弯至考棚
http://s4/bmiddle/50671a30gbb191b7b3683&690桥下垃圾成堆
http://s6/bmiddle/50671a30gbb191fb5d395&690河水干涸腐朽
http://s9/middle/50671a30gbb1926ec7b38&690梅川高中(当年培养出中国新华社社长郭超人等国内外知名人士)
http://s5/middle/50671a30gbb6cf26fa504&690梅川中学(初中)1959届校友会(2009年10月24日聚会)
http://s11/middle/50671a30gbc48a184beca&690梅川高中1981届同学会(2011年10月2日聚会)
http://s12/middle/50671a30gbb6d095e1a8b&690梅川高中2003届高三班毕业师生合影
http://s12/middle/50671a30gbb6d1258ff6b&690梅川高中2005届(13)班毕业师生合影
http://s14/middle/50671a30gbb6d17e406ad&690
梅川高中2007届高三(6)班毕业师生合影
http://s8/middle/50671a30gbb6d02cfae17&690梅川高中2011届(6)班毕业师生合影
两路公社两路高中1978届高三班毕业师生合影(父亲时任高中书记,前排座位中)
http://s4/middle/50671a30gbb6d294d5803&690两路公社石步高中1978届高三班毕业师生合影
1975年,石步中学(初中)加开一届高中班(仅举办一届)
一个小小公社当年开办两所高中,少见。今均撤销)
http://s3/bmiddle/50671a30gbb6f50b4bb52&690
全国恢复高考后,考入武汉水利电力学院(今武汉大学水电学院),现为三峡大学知名教授
http://s16/bmiddle/50671a30gbb6f881c96cf&690舒忠民(左)、张咏秋(中,梅川街人,黄冈市人民政府方志办主任,正县级)
梅川街浴佛井
“浴佛井”与中国禅宗四祖
|
新华网湖北频道4月24日电(田建军 田序凯)“中国禅宗源道信”。在中国禅宗四祖道信的诞生地——湖北省武穴市梅川镇,有一口距今1400多年的古井,井水冬暖夏凉,清冽甘甜,史称“浴佛井”。 此井内圆外方,井口长0.6米,宽0.53米,一块正六边形的青石井圈覆盖其上,井壁上端由一圈花岗石镶嵌而成。井圈每个角和边都刻有一朵荷花瓣,雕刻精细,形态逼真,宛如12朵盛开的莲花。井口北侧立有一块石碑,上镌明代万历年间所书“浴佛井”三个大字,苍劲浑厚。 人据地而名,地藉人而灵。“浴佛井”的得名,源于中国禅宗四祖道信。历史上曾先后称为永宁县、广济县的湖北省武穴市,因佛事兴盛,素有“佛国”之称。据《广济县地名志》载:相传北周大象初年,东土禅宗四祖司马道信出生时,其父司马申为其沐浴,故称“浴佛井”。 中国禅宗源于印度,始祖达摩。司马道信十四岁到安徽潜山县天柱山拜三祖僧灿为师,静修禅道,后遵师南访,在江西吉安祥符寺受戒,公元606年重返天柱山,禀承法嗣,为中国禅宗第四代祖师。道信力主禅医禅农并重,奉行“广施佛法,普济众生”哲学观,开中国一代佛史先河,终成东土化的禅宗奠基者。道信于公元651年9月4日坐化,享年72岁,死后被唐代宗李豫赐谥为“大医禅师”美誉。 浴佛井千年流传,当地浴佛相因成俗,遂成佛节。今天的浴佛井,已成当地一景,吸引了海内外的信徒和旅游观光者前来探访,香火不断。1999年金秋时节,中国佛协咨议会副主席、中国十大名僧之一的广州光孝寺方丈本焕大师,以93岁的高龄,寻宗访祖,风尘仆仆来到这里,畅饮了浴佛井水,发出了“中国禅宗源道信,东方顿渐起黄梅”的感慨。 作为中国禅宗发展和佛祖传灯的历史见证,浴佛井还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和佛门弟子呤颂的对象。清人刘映丹有诗云:“半规古井净无埃,佛母临流浴佛胎。未许波旬藏芥子,好凭水月洗香孩。微官似凤曾栖棘,妙谛如花欲问梅。法眼传灯三十二,风云犹获论经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