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突破38万亿的美债,成美霸权“催命符”,中国减持7300亿太明智!

(2025-10-29 17:03:25)
标签:

看透这场博弈的关键

不做最后接盘的人

分类: 科技经贸

突破38万亿的美债,成美霸权“催命符”,中国减持7300亿太明智!
突破38万亿的美债 成美霸权催命符中国减持7300亿太明智 

影史侃谈  2025-10-28 17:36

明明是全球最大的欠债户,咋还成了各国央行手里的香饽饽?现在一年光付利息就1万亿,占了财政收入的五分之一,为啥还有人愿意买它的债?

一、每天60亿的拆东补西

刚过去的俩月,美国又新增了1万亿美元债务,算下来每天得借60亿才能撑住场面,这哪是借钱过日子,简直是拿新债当续命钱

去年一年光付美债利息就花了1万亿美元,而美国全年财政收入也就5万亿,五分之一的钱全砸在这上面了,相当于每赚5块钱,就有1块钱要给债主。

但你有没有想过,早年的美国借起钱来,为啥没人觉得慌?这就得说说美债那套本金永远不用还的魔法。

二、美债的小心机

对美国来说,美债是欠的债;可对其他国家和投资机构来说,这东西简直是硬通货

就拿现在的10年期美债来说,利率大概4.5%,你手里要是有100万美元,全买成这玩意儿,啥都不用干,一年就能躺赚4.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32万左右。

更关键的是到期后的操作,等10年债到期,你要是不想接着买了,美国会把100万本金还给你,但转头就把这100万的债券份额卖给别人,你嫌利息少,有的是银行、基金排队抢。

要是你想接着赚利息,就把本金继续投进去,美国连本金都不用掏,只需要每年按时给你打利息就行。

三、从白捡钱拆东补西

美国历史上,就1835年彻底还清过一次国债。

可打那以后,美国就摸清了借钱的门道,再也没还清过债,尤其是过去几十年全球经济繁荣的时候,美债利率低得离谱,有时候1.5%就能借到钱。

1万亿美元,一年才付150亿利息,对年入5万亿的美国来说,这点钱跟白捡似的。

可转折点说来就来:特朗普2017年搞了波大规模减税,把企业税从35%直接降到21%,税少收了,财政口袋自然就瘪了。

以前借1万亿付150亿利息,现在利率涨到4.5%,就得付450亿,翻了三倍,早年的小负担,就这么变成了现在的大窟窿,这才让美债走到了今天的尴尬境地。

四、中国的退身步7300亿美债,慌啥?

不少人担心,中国手里的美债会不会拿不回来?其实咱们早有防备。

2013年那会儿最多,手里捏着1.3万亿美元,现在只剩7300亿,差不多砍了一半,平均每年减持500亿左右,节奏稳得很,就算真遇到麻烦,也有办法应对。

退一步说,要是哪天美债真成了废纸,那美国的霸权体系也该垮了,毕竟美债是美国霸权的重要支柱,一旦崩了,美元的地位、全球贸易的格局都会变。

旧秩序塌了,自然就有新的机会,对中国来说,未必是坏事,所以美债这局击鼓传花,拼的从来不是谁借得多,而是谁先看清势头、及时抽身。

美国现在靠每天60亿续命,利息雪球越滚越大,早晚有撑不住的那天,咱们只要稳住节奏,不接最后一棒,这事儿就翻不了天,毕竟真到了那时候,慌的该是债主本人了。

说到底,美债这场续命游戏,玩的从来不是还钱的逻辑,而是相信的博弈,美国靠每天60亿的新债撑场面,靠借新还旧拖着本金,本质上是在赌全球对它的信任没耗尽。

可信任这东西,就像手里的沙子,利息占比飙到财政收入的20%、投资者悄悄减持、利率涨了又涨,这些都是沙子从指缝漏出去的痕迹。

中国减持到7300亿的操作,其实就是看透了这场博弈的关键,不做最后接盘的人,毕竟美债崩不崩,从来不是看谁持有的多,而是看美国能不能扛住利息的雪球。

对我们来说,不用跟着慌,也不用盼着它崩,就看清楚这游戏的规则:别被“稳赚利息”的名头套牢,别接最后一棒。

等哪天美国连每天60亿的新债都借不到,利息也付不起时,这场持续几十年的“借钱神话”,自然就到了收场的时候,而那时,该操心的,早不是手里捏着多少债,而是新的棋局里,谁能站得更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图联两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