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方反制刚生效 不到24小时
美方报复来了 特朗普拨通中国电话
玉惜品诗 2025-03-21
23:24
2月10日0时起,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正式生效。这一决定并非突如其来,而是对美方此前行动的回应。2月4日,美国政府以芬太尼等问题为由,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中方随即宣布了反制措施,并于2月10日生效。中方的态度非常明确:对美关税反制,如期实施。如果美方继续采取其他行动,中方也会坚决采取措施维护自身利益。
根据通告,中方的反制措施主要集中在能源和汽车领域,包括对原产于美国的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的关税、原油和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及皮卡加征10%关税。这些商品的选取并非随意,而是经过精心考量的。
要知道,能源是美国对华贸易中为数不多的顺差领域之一。2024年,美国在能源领域对华顺差高达1566.76亿元。中方的反制措施直接打在了美方的痛处。尽管美方声称加征关税是为了减少贸易逆差,但事实上,美国对全球贸易普遍存在逆差,中国也不例外。而能源领域的顺差,正是美国为数不多的优势之一。
然而,中方的反制措施刚生效,美方的报复就来了。当地时间10日,特朗普宣布对所有进口钢铝加征25%的关税。尽管这一措施表面上针对的是全球范围内的钢铝进口,但美国《纽约时报》认为,特朗普的真正目标仍然是中国。 报道称,尽管中国不直接向美国出口大量钢铝,但中国在全球钢铁和铝工业中占据主导地位。中国的钢铁和铝产量几乎相当于世界其他国家产量的总和。这些产品通过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家间接出口到美国,因此特朗普的关税措施实际上是对中国的间接打击。
另一方面,美国的对华出口却在发生变化。2018年,美国对华出口中高附加值产品占比较高,而2023年,美国对华出口更多的是农产品和能源等初级产品。这些产品的替代性很强,中国可以轻松找到其他供应商。但美方如果继续升级贸易战,高附加值制造业受损的将是美国企业。
正因如此,特朗普也给自己留了后路。他在采访中提到,“最近已拨通了中国领导人的电话”,尽管特朗普没有透露通话的具体内容。显然,特朗普此举,还是希望通过谈判为美方争取更好的条件。只不过,中国已经不是当年的中国。过去几年,中方应对贸易战的经验更加丰富,手段更加成熟。中美经贸关系的韧性虽然仍在,但中国有足够的筹码让美方的施压策略失效。
正如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强调的,贸易战、关税战没有赢家,损害的是两国人民的利益。现在需要的不是单方面加征关税,而是进行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对话与协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