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推开中美大门的人”,最新表态
标签:
特朗普是将关税当成一种谈判筹码的 |
分类: 新闻史料 |
“参与推开中美大门的人”,最新表态
环球时报 2025年01月14日 来自北京
近日,曾被一些媒体誉为“最懂中国的美国人之一”的美国前副国务卿罗伯特·霍马茨(Robert Hormats),就中美关系接受了香港《南华早报》的专访。
期间,这位曾在上世纪70年代以经济顾问的身份与时任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一同参与开辟中美关系的前外交官,就中美贸易、关税等受关注的议题,以及中国在中东是否会取代美国、印度会不会超越中国等诸多问题,给出了他的见解。
首先,在被问及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上台后,会不会对中国发动全方位“贸易战”时,霍马茨认为从特朗普先前用关税大棒威胁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操作来看,特朗普是将关税当成一种谈判筹码的。
但霍马茨认为,特朗普需要考虑关税这种筹码会在美国国内引发的反噬效应,因为关税势必会产生一系列次生的连锁反应。比如企业受关税影响可能不会再从中国买东西,转而寻找其他国家供应,但如果这些国家供应的最终还是中国生产的产品,那美国对中国挥舞的关税大棒,就会打在更多第三方国家身上,给国际贸易造成冲击。
同时,霍马茨指出,考虑到美国政府目前正在想办法遏制美国国内的通胀问题,对中国挥舞关税大棒还存在推高通胀的风险,因为美国消费者购买的终端产品或是中间产品,有很多是在中国生产的。而且高通胀还有可能会迫使美联储停止降息甚至采取加息的策略,从而对金融市场造成冲击。霍马茨认为特朗普需要权衡这些风险。
其次,在特朗普会不会尝试与中国“全面脱钩”,尤其是“脱钩”会不会把就业岗位和制造业带回美国这一问题上,霍马茨认为“全面脱钩”将意味着从进口到出口全方位被限制,那么这首先就会给需要中国市场的美国农业带来损害。而除了农业,美国的医药业也会受到冲击,因为很多医疗设备和药物生产的中间材料也是需要从中国进口的。
霍马茨指出,更棘手的是,如果真与中国脱钩了,那么那些从中国购买零部件等中间材料的美国企业,只能要么自己生产,要么去其他国家寻找替代的供应链,而这会非常困难。
不仅如此,一直在强调关税和“脱钩”次生风险的霍马茨还指出,一旦人们因为高关税要承担更高的价格,花在其他消费上的钱就会减少,结果导致其他的行业连带受损。
也正因为不论是打贸易战还是“脱钩”,都会给美国自身的利益带来明显的损害,所以霍马茨在《南华早报》的采访中一直在强调希望美国能和中国多接触多沟通。他认为,目前两国之间最大的鸿沟并不是贸易,而是信任,如果两国从决策层到有影响力、受尊重的企业以及前官员之间能形成常态化的会见与交流,将有助于稳定双边关系并增加信任,还能寻得让双方“共赢”的合作机会。
霍马茨说,即便这个过程不会容易,但仍有很多像他这样的人在致力于推动这样的尝试,而不是任由情况继续恶化。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