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云鹤望尘
云鹤望尘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4,658
  • 关注人气:68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印度“月船3号”三次变轨几经失败,能否逃过一次打击?

(2023-07-28 16:46:39)
标签:

印度的月船3号

可能再次遭到打击

分类: 科技经贸

印度“月船3号”三次变轨几经失败,能否逃过一次打击?
推进舱承载着着陆器(月船三号)

印度“月船3号”三次变轨几经失败,能否逃过一次打击?

瞩望云霄  2023-07-26 17:46  来自:快资讯

印度发射的飞船在连续两次登月失败之后,又开启了月船3发射任务。对很多中国人来说,虽然我们不会嘲笑印度的登月雄心,但是也对印度人再次遭遇打击而感到揪心。因为发射飞船技术难度不是最高的,如何使登月舱顺利降落在月球表面才是高难度运作。

但是,万万没想到的是,印度人这次登陆提前出了幺蛾子。在印度东海岸附近的斯里哈里科塔发射场,LVM3“巨型火箭成功将月船-3送入预定轨道?不,月船-3差一点就会掉到地球上。我们知道,地球轨道的卡门线就是100公里,而月船-3号进入轨道的近地点只有138公里X远地点36306千米 x 倾角21.3°。因为其目标轨道是170公里,这个几乎就是入轨失败。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印度人的月船2进入轨道时的数据为169 km×45,475  ,这个轨道基本上就是目标轨道。这要比现在的月船三号初始轨道整整高了将近1万千米,而月球3号要达到这个正常入轨高度,就得耗费宝贵的燃料抬高轨道2次,进行加速。

所以,接下来印度就向全世界表现变轨能力,结果又尴尬了。

印度人第一次升轨将轨道高度提升至173X41762公里,尽管还是比较低,但为后续安全提升轨道争取了时间。

紧接着,第二次变轨数据就出来了,轨道参数为226X41603公里。按照预定轨道,第二次升轨应该将远地点提升至251X54829公里,远地点差距高达13000公里。这就让人看不懂了,因为近地点有所增加,但远地点不是更远,而是更近了,这意味着第二次变轨失败了。

再到第三次弯轨,更魔幻的一幕出现了:近地点为228公里,远地点为51400公里,虽然远地点抬升比较多,但是近地轨道只抬高2公里,这几乎可以确定又是一次失败的变轨。

第四次变轨的数据是,近地点轨道高度为:233公里 ,远地点轨道高度为:71351公里,远地点轨道高度与计划的高度仍差约6000公里。第五次变轨的时间是725,变轨远地点高度至少要达到9万公里。然后一周后才能进行第六次变轨,一切顺利的话,再过一周,进行第七次变轨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甚至有可能要到一个月后变轨才能进入转移轨道,前提是燃料还够用。

这就带来下一个问题:月球3号初期的状况会影响其登陆月球?应该影响并不大。只要能增加变轨次数,同样存在成功进入月球轨道的可能性,而着陆器的燃料是独立的,并不是影响其登月成败的关键。当然,如果月船3号都无法离开地球轨道,或者在月球轨道无法减速,那就另外一说了。

月船三号登月成功率仍然比月球2号高,按印度人的说法,其着陆器由5台发动机改为了4台,更换了激光高度指示计,修正了软件,不至于出现月船二号同样的问题。所以,月球很有可能还会等来印度的月船3号,只不过更有可能再次遭到打击,但是我们要仍然尊重印度人的努力,虽然这对人类来只是一小步,但对印度来说是了不得的一大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