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1/3人口被感染、因疫情死亡两万人之后仅一个月,竟被选为优秀防疫案例?

标签:
日增好几十万病例突然宣布“躺平”实在令人无法理解 |
分类: 国际要闻 |
因疫情死亡两万人之后仅一个月,竟被选为优秀防疫案例?
北美留学生日报
在付出巨大人命和经济代价之后 韩国无奈地选择了躺平
在疫情全面爆发后宣布“彻底躺平”一个月后的韩国,
近日被OECD(经合组织)选为优秀防疫案例——OECD计划发表包括主要国家在疫情中的危机沟通战略等内容的报告书。
据该组织介绍,韩国是成功引导防疫的国家之一。
看到这个消息,网民坐不住了。
一个月前的韩国,才刚刚度过“拐点”。
日增好几十万病例却突然宣布“躺平”,实在令人无法理解。
4月15日,韩国国务总理金富谦宣布,韩国本月18日起全面取消各项社交距离限制措施,即全面解除公众聚集场所营业限时至凌晨12点政策,以及私人聚会、大规模活动、集会、宗教场所的人员限制要求。
本月25日起,包括电影院、室内体育设施等室内公众聚集场所禁止饮食的措施也将全面解除。
这意味着,韩国自2020年3月22实施至今的保持社交距离政策在时隔757天后正式宣布结束。
当天,韩国政府还公布了《后奥密克戎应对计划》,其中提到,新冠疫情传染病等级将从本月25日起从具有最高水平隔离义务的甲类传染病调整为乙类传染病。
这意味着韩国新冠“大流行”(Pandemic)时代就此结束,新冠肺炎彻底降为“风土病”(Endemic)。
但是,从数据上来看,韩国的疫情并没有很大程度地放缓。
截止4月18日,韩国境内的累计确诊16,353,495例,占韩国总人口的31.2%,接近三分之一,在这样的情况下,韩国为什么还敢躺平呢?
面对接近三分之一人口感染新冠、医疗资源严重不足和一直下滑的经济情况,正是与新冠“妥协”或许是韩国政府在各方面权衡之下的无奈之举。
而真相是“躺平”意味着不可预期的伤亡代价,“群体免疫”的背后是无数无辜生命的死亡。
就像中疾控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所说,相较其它“躺平”国家,中国人口众多,疫苗接种率仍旧不理想,各地医疗条件也存在差异,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坚持“动态清零”才是中国当前最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