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2021年年报解读:消费者业务承压,如何应对不确定性?

标签:
出售的两家公司换来了现金流华为净利大涨 |
分类: 科技经贸 |
华为2021年年报解读:消费者业务承压,如何应对不确定性?
凤凰网科技2022年03月29日 21:21:01作者 | 蒋澆
核心提示:
3月28日下午4:30,华为在深圳总部召开了2021年业绩发布会,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和华为副董事长、CFO孟晚舟出席此次发布会,这也是孟晚舟归国后首次公开亮相。
“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孟晚舟用古语表达了自己归国后的感受。她表示,2021年是华为“承重”的一年,大家在连续制裁中更加团结,公司的策略也变得更加明确,也许华为已经穿过了这次劫难的黑障区。
自从被美国加入实体清单后,华为依赖的“全球供应链系统”频频遭受挑战,叠加芯片等核心技术受限,华为的整体业绩受到较大影响。根据财报,2021华为实现销售收入6368亿元,同比下降28.6%;净利润1137亿元,同比增长75.9%。
华为为何能在收入下降的情况下利润暴增?华为手机以及芯片业务发展如何?技术受限下,华为的备胎计划实施如何?怎样发展海外市场?都成为了此次业绩会的关注点。
凤凰网《风眼对话》栏目邀请到中国人民大学智能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社科院研究员王鹏 ,经济学博士、信息化百人会特约研究员向远之,实时解读华为2021年各项业务的发展情况,以及华为2022年的谋篇布局。
活下来了,但长期依旧承压
凤凰网科技:孟晚舟出席华为2021年业绩发布会的意义和影响是什么?
王鹏:对于华为来说,无论是业绩发布会海报上的破冰船,还是孟晚舟的出席,寓意都是非常深刻的。
首先,定位层面的象征意义,就是孟晚舟正式的走出阴霾,华为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是一个阶段性的胜利;第二,从工作角度来说实质上的意义,孟晚舟作为华为董事会成员也是公司CFO,由她出席业绩发布会是十分合理的。
从战略层面来看,孟晚舟的亮相也是另一种回应,华为经历了这么压力和非议后,它的开放创新没有变,依旧在拥抱变化。
凤凰网科技:从财报数据来看,华为2021年的总销售额约为6368亿元人民币,同比2020年(8913亿)减少了28.6%,结束了连续18年的增长势头;净利增长了75.9%至1137亿元。您怎么看待华为2021年的业绩表现?
向远之:刚刚孟晚舟也解释,营收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华为供应连续性承压,美国多轮制裁造成了对于硬件产品造成了影响。此外,中国5G部署基本完成,市场需求没有那么大了,还有一部分是疫情的影响。
华为有三大主营业务,消费者业务、运营商业务和企业业务。2021年只有企业业务同比微增了2.1%,消费者业务和运营商业务都大幅下降,消费者业务下降49.6%,几乎腰斩了。
以往,消费者业务在华为营收占比是最高的,同时也是受制裁影响最为严重的。这方面主要是芯片供应的影响,华为用的麒麟9000芯片,是台积电来供应的。台积电由于受到相关的限制的条款,不能给华为持续有效的供应。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华为手机以及其他终端产品会出现断货的情况。
目前,芯片是一个高度全球化的供应链,寻找质量优秀的供应商需要时间,本土芯片企业的成长也需要时间。从这些方面来看,华为虽然度过了“求存期”,也就是活下来了,但长期还是承压的。
凤凰网科技:那为何会出现销售收入大幅下滑,净利却大涨的情况?
向远之:我们能看到“荣耀”在2021年华为年报中消失了,被剥离的荣耀是影响业绩的重要因素。此外,除了荣耀外,华为还出售了“超聚变”这家公司。出售的两家公司换来了现金流,所以华为净利大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