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交会通信设备再传捷报  景气提升背后需技术创新

(2009-10-30 14:21:28)
标签:

证券

电信

通信设备行业

3g

财经

外贸出口进入回升通道在此次广交会一期中得到再次印证,特别是通信设备等电子产品出口更是明显回暖。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姚文萍也表示,通信设备以及部分家电产品的出口恢复情况较好。另外,从前三季度的出口数据看,通信设备及零件的下降幅度仅仅有3%。再者,创业板的推出,也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通信设备等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在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的情况下,通信设备企业还需努力创新技术,为促进通信业的平滑进展提供支持。

 

通信设备出口向好

 

上周大盘持续上涨,盘中创下此轮反弹的新高,周线收出三连阳的局面。股指重心继续上升,并突破短期均线。通信设备板块亦不示弱,上周再强劲上扬3.30%,成交量也放大50多亿。

这主要受益于国内3G建设的大力投资和出口的持续复苏。在日前刚结束的广交会第一期情况来看,通信设备的订单也继续增大,特别是欧美国家的大订单。这显示了欧美国家在金融危机过后,加大了对通信业的投资力度。国际订单的回暖有利于提升通信设备企业稳定的利润收益。

另外官方数据也显示,前三个月,通信设备企业的利润却逆市增长,成为电子信息制造业中增幅最大的行业。据工信部最新数据,09年以来,国内电子信息制造业全部企业利润总额仅为892亿元,下滑了21.5%。但在所有的细分行业中,通信设备制造业利润增幅最高,达到28.1%。而从运营商的投资力度来看,接下来的第四季度,投资总额均超过前三季度,从而使通信设备行业的景气度有望延续高涨势头。

 

行业景气度将延续高涨

 

从全球范围来看,我国电子信息产品的影响力也大幅提升,总规模达到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从细分行业来看,电脑、手机、彩电等生产规模更是达到全球第一;而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行业出口量也跻身全球第二。因此国际订单的回暖有利于增加我国企业的利润,另外也缓解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局面。

在三大运营3G网络大规模投资、数据及宽带业务快速发展拉动下,国内电信设备09年景气也将持续高涨,相关辅助设备、网优设备、支撑系统将随之水涨船高。在移动投资、光进铜退、FTTX拉动下,光纤光缆供不应求局面也将延续。中投证券预计,2009年国内电信投资将达约3500亿元,同比增长约20%。2010年也基本保持这一投资规模。

另外,在3G宣传的促动下,终端市场的需求也大幅增加,这将进一步刺激运营商加大对基础设备的投入和建设。河南国美电器相关业务负责人则表示,十一期间,国美3G手机销量达到了3000部,占到手机整体销量的30%,与前期相比销售量增加了120%。此外,国美3G上网本也呈现较大幅度增长,与前几月相比增长了50%。

虽然2009年很可能是本轮电信投资周期的高点,但对于网络覆盖与优化、电信运维服务、电信软件与系统集成等细分行业来说,2009年仅仅是3G受益周期的开始,相关细分行业的景气度有望随着3G的深入发展获得更大提升。

 

四季度关注细分行业及企业业绩

 

综上所述,对通信设备行业而言,国内市场当前仍处于景气高点,海外市场的复苏趋势也得到加强。分子行业来看,无线设备行业仍处于高速增长,但增速有所回落;光通信行业处于景气阶段,且景气度有所提升;手机行业仍处于下滑,但降幅有所收窄。从海外设备商的半年报以及市场调研公司等对海外市场的预测来看,海外设备市场的复苏仍在逐步加强。

巨灵信息分析师张涛表示,通信设备行业跑赢大盘09年年初至今通信设备行业指数跑赢大盘12.88个百分点,在行业中排名居中。在业绩支撑下,行业指数在四季度调整期将远跑赢大市。

但江南证券分析师认为,四季度电信行业的投资策略重在从细分行业中寻找投资机会。随着三大运营商3G网络的初步建成并展开商用,包括网络优化、电信软件与系统集成、硬件维护和增值服务最被看好。此外,随着海外电信市场的回暖,出口占比大的通信设备类公司也值得关注。重点推荐中兴通讯、亿阳信通、国脉科技、拓维信息和即将在创业板上市的神州泰岳。

从企业来看,目前外围环境已有明显改观,但仍面临一定的困境,如运营商希望能平移向4G技术发展,中国移动董事长兼CEO王建宙日前表示,希望为LTE开发统一的TDD/FDD标准,同时还希望推动整合WiMAX技术与LTE技术等。这就需要企业从自身提高技术创新给予突破,实现对通信业的技术支持和结构调整,避免日后重复建设,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这也将得到国家政府和运营商的大力支持,使企业在市场激烈竞争占据一定地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