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银行 PK 纳税人——美国救市计划的“智猪博弈”

(2009-03-24 16:52:20)
标签:

斯蒂格利茨

诺贝尔经济学奖

美国救市

盖特纳

有毒资产

智猪博弈

财经

分类: 连接财经界

猪圈里有两头猪,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的一边有个踏板,另一边有个食槽,每踩一下踏板,另一边的食槽就会落下少量食物。如果小猪去踩踏板,大猪会在小猪跑到食槽之前刚好吃光所有的食物;若是大猪去踩踏板,则还有机会在小猪吃完落下的食物之前跑到食槽,争吃到另一半残羹。  结果会怎么样?小猪会永远选择等待,“搭便车”,而大猪会永远在踏板和残羹冷炙间奔波。

 

因为,对小猪来说,如果它去踩踏板吃到的食物是0,并无谓耗费体力。如果它不去踩踏板同时大猪也不去,它吃得食物仍是0,但不耗费体力。如果它不去踩踏板但大猪去了,他就能吃到一半的食物。如果小猪是有智慧的,即“智猪”,他的选择必然是“等待”。

那么,大猪为了吃到食物,就一定要去踩踏板,因为如果它不踩,就要跟小猪一起饿死,因为小猪选择永远等待。这是博弈论里面非常著名的一个例子,叫做“智猪博弈”。

 

在当前的美国经济中,纳税人和银行就扮演了“大猪”和“小猪”的角色。

政府不得不以大量纳税人的钱去给银行注资,相当于大猪不得不去给小猪踩踏板。因为如果不这样,纳税人就要和银行一起,在金融危机中死掉。而银行却拿政府的钱去给高管发奖金,相当于小猪坐享其成还要吃掉一半的食物。没办法,这就是游戏规则!

 

所以,对于美国而言,重要的不是在现有框架之下该怎么作,而是改变游戏规则。

上周六采访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教授,他说了一段话,直指问题的核心:

“在真正的市场经济下,企业家承担风险。形势好的时候,他们赚钱,而当市场变差,他们承担亏损;而我们现在的银行家们所做的是,当形势好的时候,他们获利,而当形势变糟,却让我们出面救助他们。”

斯蒂格利茨教授认为:对银行缺乏问责机制是导致这一不公平现象的根源,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就是:“必须改变游戏规则,确保他们不再犯此类错误,”

 

然而,美国现行的所有救市举措,还是在“智猪博弈”的逻辑下越走越远。

昨晚8点45出台的最新消息:美国财长盖特纳宣布了“公私合营投资计划”购买“有毒资产”的细节,奥巴马豪赌,以巨额赤字为代价,用政府和私人部门联合投入的750亿美元至1000亿美元资金,购买银行5000亿美元的“有毒资产”。这个项目今后有扩大到一万亿美元的可能性。这些钱里面,只有约7%——8%来自于私人部门,因为私人部门投资的钱里面85%是政府提供的无追索权的贷款。绝大多数的钱仍来自纳税人。

 

根据盖特纳的解释,让私人部门参与投资购买有毒资产,最大的原因在于:有了私人投资参与,就可以防止银行出价过高。

可是,有了政府提供的无追索权贷款,相当于政府给这笔交易提供了补贴,私人参与投资的结果是,如果银行出价低,是赚钱买卖,则私人部门赚。如果银行出价过高,是赔钱买卖,则纳税人赔钱,私人部门拿补贴走人。因此,“定价权”的问题就无从谈起。

 

昨天美股大涨,主要股指涨幅均超6.5%,我认为只是昙花一现。

“大猪”与“小猪”,“纳税人”与“银行”,“智猪博弈”的关系并没有改变。

因此,还是回到斯蒂格利茨教授接受我专访时说的那句话:“改变游戏规则!”

声明:以上文章皆为权静的原创,若要引用,权静很欢迎,但请务必注明出处。

另注:个人引用注明出处即可。若媒体引用或发表,请联系quanjingmm@sina.com 告知,谢谢支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