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妹和我,两种不同种女人的生活

标签:
考研老妹老姐姐姐研究生新浪博客北京生活 |
分类: 静人静语 |
那天在我的博客上忽然看到我老妹的留言,点进去一看,发现老妹为了给我的新浪博客留言,专门申请了一个新浪博客,取名叫做“权小屁”。从她的文章里面大概可以看出,在家人的眼中,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时候感觉我就像“高大全”,文革时候样板戏里的人物,永远站在青松下,红旗做背景,一脸正气,积极向上。
“今天看了姐姐的博客,内心很震撼,为姐姐所获得的成就,也为自己的默默无闻。
说实在的,老妹看我多少有点夸大的“光芒四射”。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工作,我一直被作为弟弟妹妹的榜样。而我自己好像也习惯了做“样板”,给别人看的永远只有优秀的那一面。而年少离家的孤寂、感情的伤害、曾经蹉跎的时光、异乡的漂泊、生存的艰辛、工作的压力我几乎不会去讲。别人看到的几乎永远是“硬梆梆的”“优秀的”那一面。
而老妹相比之下更“软”更“温柔”,她对兄弟姐妹更亲切,跟长辈们更贴心,凡事总想着别人,是大家眼中不可多得的善良好姑娘。老妹不怎么太爱学习,不过一路虽然磕磕绊绊,但关键时刻也都顺利过关,现在也读到了研究生。下面是老妹博客中写自己的话:
“还记得考广院时姐姐告诉我的那些话,那些让我受益匪浅的金玉良言。可是在环境的压力和不敢承受失败的打击下,放弃了广院,放弃了我的梦想。现在的我,碌碌无为的活着,平平庸庸的过着,早已丧失了当日的激情忘记了当初的誓言和豪情。现在的我只想毕业后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平平淡淡的过日子。但是我知道我内心的不甘。姐姐的成就唤醒了我内心的渴望。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我会已姐姐为目标为榜样走下去!”
老妹本科学广告的,西安一个不太有名儿的二本学校,研究生的时候我鼓励她考北京广播(就是现在的中国传媒大学),那时候我在广院读国际新闻的研究生,老妹上大四,没什么课了,我把她接到北京来,在广院附近给他找了一个叫做“考研之家”的公寓,里面住的都是外地来的要考广院的孩子,房子是个半地下室,六个人一小间,每月250块一个床位,条件很艰苦,但是学习的气氛很浓。老妹那段时间也很勤奋,每天早上6点半就爬起来到广院去上自习,晚上10点熄灯后才回到小宿舍。中间有一次还感冒生了一次病,我去看她的时候正在打吊针,委屈得掉了眼泪。
第一年,老妹没考上,情理之中,因为老妹本科底子并不是太好,广院的广告系又是最火最难考的,本来的目标也是争取第二年考上的。但是后来家里觉得要不第二年就考西北大学,也是蛮不错的学校,竞争没有广院那么激烈,而且就在家门口的学校。老妹当时也有点犹豫,最后还是选择了考家门口的西北大学。最后,老妹争气,顺利考上了研究生。
其实,到了现在我回头想想,老妹当时的选择是对的。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出来在外面漂泊打拼,也没有必要。今年经济形势不好,工作特别难找,尤其是在北京,更是难上加难,老妹如果在北京,除了我这个老姐外,举目无亲,而老姐本身也是完全靠自己打拼,很难帮上她什么忙。就算广院广告学研究生毕业了,工作和生活的艰难也可想而知,什么时候能混出头也很不确定。
现在的老妹我觉得就过得很幸福,家里衣食无忧,学校离家就几公里。有个很爱她也很稳定的男朋友。男朋友家境很不错,有车有大房子,男方家看中的就是我老妹难得的善良和贤惠。男朋友学技术的,学习很好,人也踏实,研究生毕业直接在西安找工作,进到待遇蛮不错的单位没什么问题,薪水不低也稳定。老妹毕业后,要么留校当老师,要么找个其他的工作,他们应该会后年结婚,日子幸福而平淡。我发自内心的,希望老妹过这样的生活。
从小,我和老妹就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性格,倒不是她说的“差距”,而是我们很不一样。长大到现在,有时候工作让我身心憔悴的时候,我会想:“我不工作了,我要当个全职太太!”或者“我不在北京混了,我要回西安吃香喝辣去!”有时候会羡慕老妹以后能过平淡安逸的生活,会想其实我也可以回去,可以像老妹一样。但是,如果真的让我重新选择,我还是会毫不犹豫的留在北京。
一个女人该过什么样的生活?怎么样才算幸福?真是没有定论,还是那句话“性格决定命运”,过什么样的日子算幸福,要看你自己想要什么?一但想清楚了自己要什么,一旦做出了选择,就不要后悔,也不用羡慕别人,沿着自己的路走下去就好了。幸福,是自己在这个过程中的体会。
最后,是老老妹文章中的最后一段,写给我的:
谢谢你姐姐!谢谢你在我成长的道路上给我的帮助给我的力量。虽然我一直没有亲口告诉过你,但是我真的记得你帮我的点滴。我亲爱的姐姐,谢谢你!”
我也要写一段话给我老妹:
谢谢你老妹,从小到大,我都是一个“坚硬的”人,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像坦克,外面有个大硬壳,里面很柔软。老妹让我在你身上看到另外一种人生状态,另一种宝贵的品质,让我可以好好跟你学习:)
最后的最后,揭开谜底,晒晒我老妹和我:
此为老妹权小屁
此为老姐权小静
如果两个女人能合成一个人该多好啊,从今以后,向老妹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