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老照片—— 平安夜与组织听友见面会,救助白血病患儿小李蕊

标签:
情感白血病患儿哈尔滨平安夜听友 |
分类: 《刚好十八点》节目话题 |
2006年12月9日在哈尔滨的家乐福、好又多、沃尔玛各个连锁店和远大购物中心、红博世纪广场以及黑龙江大学等13个地点都出现了这样的一幕"忙碌的志愿者,涌动的捐款的人群.
那一天,在红博世纪广场,我和一位来自湖北孝感市农村哭泣的母亲带着一位三岁的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女孩.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李蕊的三岁的小女孩.八年前李蕊的父亲李佳林由湖北孝感的农村来到这里打工,在建筑工地作瓦匠.2001年母亲方艳铃也来到哈尔滨.夫妻俩经多方求医问药终于生了个女孩,夫妻俩把这个孩子当作心肝宝贝,起名叫李蕊,表示花心的意思.这个三口之家本应过着平淡的生活,但是灾难却降临在这个本就贫困的家庭.
在哈尔滨的儿童医院确诊小李蕊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这个病类似于白血病.治疗需要造血干细胞,医生告诉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有可能会有相同的造血干细胞,但是成功率只有80%.李家的收入只有李佳林在工地赚的每月600元,再生一个孩子的话负担会更重,但是2005年底,37岁的方艳铃再次怀孕了,因为他们要拯救自己的女儿.这次怀孕方艳铃没有第一次怀孕时吃的补品,而且这次怀孕反映很强烈,反映最厉害的那段时间方瑗玲竟掉了5斤称.但是他的肚子还是一天天的大了起来.看着怀孕的妻子,李佳林在今年5月的一天拿着"求助书"在道里区的一条街上徘徊了一个多小时,最后一下子跪在了地上,获得了50块钱的资助,回去给妻子买补品.孩子顺利的降生了,是个男孩,取名:李梦,意思是梦想成真,最值得高兴的是造血干细胞完全相同.但是手术费还要20多万,20万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不久前实在没有办法的方瑗铃带着两个孩子来到了哈尔滨的中央大街拿着求助书跪在了中央大街上.筹得了700捐助,然而第二天小李蕊的病情又加重了.
2006年12月8日哈尔滨红十字中心的代表,家良调味品、阳光财险、龙丹奶粉的代表走进了哈尔滨FM98.4广播电台"永刚情感访谈路"的直播间.哈尔滨红十字中心与哈尔滨98.4广播电台联合举办了12月9日和10日的募捐活动,于是出现了文章前面的一幕.
哈尔滨红十字中心的全体人员和42名志愿者以及98.4电台的部分人员都在现场募捐.黑龙江大学临时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就有60多人.而同时小李蕊的老家湖北电视台"现场直播栏目组"也得到消息,也为此作着工作.
12月9日全天13个募捐点18个募捐箱共筹集善款29189.54元。这让我们看到了,我们身边有很多人都有一颗善良火热的心.因为爱心,让这个异地而来的家庭不再觉得的无助
如今,那个曾经在襁褓中的孩子已经9岁了,读小学了.而他们一家人去厦门打工,一家人生活的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