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永刚的三个幸福

(2010-06-30 21:35:00)
标签:

电视

永刚

听众

午夜倾情

李静

哈尔滨

情感

分类: 工作手记

 

     2009年12月,我接受了报社记者的采访。内容如下,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

永刚的三个幸福



 

 

永刚的三个幸福

 

永刚是哈尔滨人民广播电台FM98.4文艺广播的主持人,他的两档节目《午夜倾情》和《刚好十八点》一直受人瞩目,听众人群非常广泛,不但有为学业打拼的学子,还有对爱情感到迷茫的年轻人;不但有为婚姻家庭感到困惑的中年人,还有为暮年感叹的老年人。他主持的《午夜倾情》节目在全国夜话情感类节目中排名第三,他主持的《刚好十八点》节目收听率位居全省同时段的前列。

 

现代都市中,幸福是一种奢侈品。周围有很多朋友,家境殷实,生活富足,但是却很少有人觉得自己幸福。其实,幸福没有统一的标准,幸福是一种心境,是一种感觉,它因人而异,随时间环境而变化。而永刚对幸福的理解却很简单,他说:“幸福其实是一种知足,我的幸福有三个,每天都可以感受得到,那就是我的工作、听众和家人。”

 

永刚的第一个幸福——工作

“每天坐在直播间里,心是温暖幸福的,因为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快乐了自己”,这是永刚每天在直播间里的真实感受,也是他的生活真谛。

永刚的办公室在哈尔滨广播电视大楼的4层,这是一个能容纳6、7个人的办公室,紧靠窗的就是永刚的位置,井井有条、干净整洁,窗台上的一抹绿色更让人感觉到主人的心境和品味。

每天下午四点,永刚会准时出现在办公室。他首先要制作节目讨论话题的录音,然后上网浏览全天的时事新闻和听众邮件,对于有代表性的听众邮件,永刚会一一筛选出来,在节目中进行回复和讨论。最后他要看编辑给他打印出来的情感故事,他会边看、边在上面写下自己的想法。十七点五十分,永刚就会前往位于二楼的直播间,与导播沟通今天的话题和大致流程。直播前五分钟,永刚会进入直播间把节目的版头、插播音乐、广告以及听众留言和短信提前从电脑中调出来,一切准备就序就要开始倒计时了。

永刚接进直播间的第一个电话是一个喝醉酒的男人。

他说:“永刚您好,我是一个远离家乡、在哈市寻找发展的一个人,因为经常不在家,妻子也不在身边。这时,有一个女孩出现了。我无论如何也不能背弃我的妻子,但是我又不想伤害她,你能告诉我一个方法吗?”

永刚:“不想伤害她,就别碰她”。

男士:“我根本就不想碰她。”

永刚:“那你就不会伤害到她。”

男士:“可是,有一次我喝酒喝多了,回到寝室。第二天早上醒来才发现,她睡在我的身边。她现在对我非常好,经常帮我洗衣服,帮我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可我不想背叛我的家庭,也不能背叛。”

永刚:“你已经背叛了。”

男士:“我能有悔改的机会吗?”

永刚:“如果你想悔改,当然就有了。如果你不想悔改,也就没有机会了。你希望哪一种呢?”

男士:“那最好是有机会悔改了,十分感谢你的帮助,我以后不会做出背叛妻子的事。”

在直播的一个半小时里,永刚就这样一个个地接进不同的听众电话,他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打进电话的是什么样的听众,也不知道他会提什么样的问题,但是他都要对答如流,给听众一些指点,去帮助那些堕落迷惘的人,安慰那些痛苦挣扎的人,温暖那些忧伤无助的人,鼓励那些自怜自卑的人。永刚说:“每天的直播工作都让我感觉很新鲜,都会遇到新的挑战,虽然紧张但是却很兴奋,也很刺激。”

《午夜倾情》节目是一档不设固定话题,听众可以随时打进电话与主持人沟通倾诉的脱口秀类节目。永刚以其犀利、睿智、风趣,深得各个阶层、尤其是在校大学生的喜爱。很多大学生在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身在他乡,还会经常给永刚打来电话叙旧并探讨情感问题。从2002年8月《午夜倾情》开播,至今已整七年了,永刚独特的主持风格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听众朋友认可和喜爱。

为了让更多喜爱永刚节目的听众朋友能收听并参与到节目中来,2008年5月,984文艺广播又在每天晚上六点的黄金时间推出一档《午夜倾情》的姊妹版节目《刚好十八点》,节目一播出,喜爱永刚的听众立刻闻“声”而动。由于这两档节目的播出时间都在晚上和午夜,所以永刚也被大家誉为“最能熬夜的主持人” 和“主持情感类节目时间最长的主持人”。

每天工作到凌晨,每天倾听别人的情感问题,每天面对不同的挑战,这就是永刚每天的工作,也是永刚的一大幸福,因为工作让他快乐,让他充实。

 

永刚的第二个幸福——听众

在主持《午夜倾情》和《刚好十八点》的两千多个日日夜夜里,永刚与每一位听众真诚的交流,用他的智慧和独特的语言方式吸引了大批的听众。他们中有不谙世事的中学生,有为学业、就业和爱情苦恼的大学生,有为家庭事业所累的中年人,也有为暮年感叹的老年人。他们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社会地位不同,但是他们共同给予《午夜倾情》和《刚好十八点》、给予永刚以肯定。他们觉得有些话有些事儿不能和朋友说,不能和家人说,不能和爱人说,但是可以和永刚说。

有时他们也会觉得永刚语言犀利、尖酸乃至刻薄,但正是这些逆耳忠言,让人猛醒,让人受益匪浅。有的听众当时难以理解,可当岁月走过,才渐渐品味出永刚当时的话语中那份责任,这让他们心里充满了深深的感激。《午夜倾情》因此在2005年“984文艺广播十年听众最喜爱的栏目”听众投票选举活动中一举夺魁,永刚也因此被评为“984 文艺广播十年听众最喜爱的主持人”。

在众多打进电话的听众中,年龄最大的是一位九十高龄的老奶奶,年龄最小的是一个十四岁的初二学生,而印象最深的听众那就不胜枚举了。

有一个来自湖北的母亲,面对白血病的孩子举目无亲,孤立无援,对此永刚在节目中呼吁社会各界好心人,伸出无私的救援之手,募捐到善款10万元,让众多听众们看到了爱心的力量,感受到了人世间真情的伟岸。

在《刚好十八点》开播不久,有一个男孩,因为爱情的失败,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忍受不了心灵的痛楚,从高楼上跳下,尽管生命保住,可家境贫寒,却要面临昂贵的医药费,和来自社会的压力。正是永刚在节目中的号召,有了大家的帮助和鼓励,让那个男孩重新振作起来,摆脱苦难,重新扬起对生活的希望。

还有一个叫李静的残疾女孩,面对生存压力悲伤感叹,对生活失去希望。还是永刚在节目中呼吁社会各界各尽所能,来帮助李静,结果有好心人愿意为李静提供工作。有了工作,李静的脸上重又有了笑容,也让她重拾自信,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去年,永刚在《午夜倾情》节目中接到了一个男孩子的电话,他问永刚还记得他吗?他就是两年前因为失恋想要跳楼自杀的那个男孩,自杀前在楼顶上他用手机给永刚打来了电话,是永刚“骂”醒了他,后来他离开了哈尔滨,现在他一切都好,已经开始了新的生活。

还有很多听众朋友追随永刚很多年,从最开始收听节目,到有事参与节目,一直到今天已和永刚成为忘年交,默默无闻地支持节目,为节目集思广益,出谋划策。

无论是什么样的听众,也无论有怎样的烦恼,只要和永刚通过电话,永刚就会记得。虽然过去多少年,虽然与听众相隔万里,虽然岁月已经让声音变的有些沙哑,一切的变化都陌生不了永刚与听众的心有灵犀,听众们都说永刚是“记忆力最好的主持人”。

听友们信任永刚,支持永刚,更关心永刚,所以听众们是永刚倍加珍惜的财富,更是永刚的一大幸福。

 

永刚的第三个幸福——家人

1974年,永刚出生在吉林省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一名工程师,做事认真严谨、一丝不苟;母亲是一家公司的普通职员,语言丰富、多才多艺。从小永刚就深受父母的影响,语言表达能力很强,唱歌绘画方面也极有天赋。

虽然家庭条件困难,但永刚却从小就喜欢读书,古今中外名著,都能手不释卷,细细品读。到了上中学的年龄,为了受到更好的教育,永刚独自一人离家异地求学。离开了父母的呵护,过早接触社会,让永刚学会适应社会,与别人融洽相处。在生活中,也练就了乐观豁达的个性,在学习上,更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永刚的未婚姻妻是一位沉稳大方,自立要强的事业型女性。两个人都曾经独自在他乡打拼,共同的经历让两个人的心走得更近,在经历了近七年的爱情长跑后,他们终于走进了婚姻殿堂。

永刚说:他在父亲身上学到了做事踏踏实实、认真严谨的态度,在母亲身上遗传到了善于沟通和多才多艺,在未婚妻身上他汲取到了坚持不懈、执着向前的精神,所以对于每一位家人他都非常珍惜。由于永刚的工作时间从下午四点一直到凌晨一点,每当他回到家时,家人早已经进入梦乡。和家人的聚少离多更让他珍惜与他们在一起的时光,所以没事的时候,永刚几乎变成了一个“宅男”,不出家门半步。

在家的时候,永刚很少说话,他喜欢静静地看书、看电视。有关心理、法律和谈话技巧方面的书籍是他的最爱,《心理访谈》、《今日说法》、《鲁豫有约》、《半边天》等电视节目,他也内行看门道。他说:“作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需要非常强的敏感和警觉,尤其像这类婚恋情感的谈话类节目,要求主持人的脑子能比较快速地判断处理问题,需要见多识广,博览群书,才能在节目中侃侃而谈,厚积薄发。”

闲暇时,永刚也喜欢和老友聚会聊天或者打排球、羽毛球,游泳来锻炼身体,现在他是“绿洲排球俱乐部”的一名成员,还担任副会长的头衔呢。

 

这就是简单真诚、返璞归真、乐观豁达的永刚的三个幸福。如果用一幅素描赖特谢永刚的内心,该是阳光 . 知足 . 牵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