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死不离,刻画出人间真情
来自于一个女人最真实的情感
10月25日,《刚好十八点》的永刚情感访谈录中,一位女士的故事,令导播和主持人以及收音机前的听众感动的热泪盈眶。这个衣着朴实、面容消瘦的女人、带着乐观与坚强,给人留下最难忘的情感故事。
普通农民
娶到一个贤惠妻子
1987年,28岁的小张,还是一个农民,外表很白净,忠厚老实。虽然只有初中学历。但人品很好,家境一般。与哥哥嫂子生活在一起。,还有一个患有精神病的母亲。范女士,出生在宾县。她从小在农村长大,未来想当一个作家。怀着这样理想,经过努力,她考上大学。文化很高,修养很深。他对爱情的要求简单,只要稳重善良就可以。
1987年,
27岁的她,经弟弟介绍,与小张结识。从见面起,她觉得小张是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人。很快,他们确定恋爱关系。一个月以后,在双方父母撮合下,他们就步入新婚殿堂。小张觉得娶到这样一个贤惠又有学问的妻子感到十分高兴。他们先结婚,后恋爱。与一家人生活的美满,其乐融融。她在家里任劳任怨,不怕劳苦的照顾生病的婆婆。主动分担哥哥嫂子的农活,也对小张关爱有佳。
母亲去世,生活经受死别考验
结婚一年以后,小张的母亲去世。失去母亲的小张,感到很颓废,也很痛苦。可是,在范女士的鼓励下,他渐渐从悲伤的情绪中走出来。为了要家庭摆脱困境,他们决定经商。于是一起做起了拉皮生意,由于两个人能吃苦耐劳。生意变得很红火,一个月能挣7000元,有时候还能超过万元,他们一起白手起家,摆脱生活困境。
生活面临考验,两个人背井离乡
小张,为人很清廉,也很正直,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他总是能伸出援助之手。为了生活更好,他们两个人决定一起离开乡村,到哈尔滨来开始新生活,面对新环境的那段日子,小张很失落颓废,可是,范女士却用爱鼓励着小张,让他慢慢对生活有了希望。他们来到哈尔滨,继续发展事业。他们一起分担生活考验,一起面临工作的劳累。1989年,他们有了一个儿子,给这个家庭增添的很多欢乐。
一场病魔,打碎一个温馨家庭
2002年,范女士发现丈夫变得很消瘦,身体素质明显下降。这让她觉得很担心。两个人去医院检查,结果很令人震惊。小张已经患有肺结核,还有糖尿病。这对于这个美好的家庭来说,真是晴天霹雳。这两种病在用药上,互相抵触。所以,深陷病魔的小张十分痛苦。病痛折磨着,他会抱头痛哭。此情此景,范女士却把眼泪深深埋在心里。为了不影响孩子,她只能努力去支撑这个家庭。由于小张的生病,她也只能放弃继续做拉皮生意。自己开始打工,每天两点就要去工作,六点才下班,尽管很劳累,但是,打工挣来的钱,不足以治疗丈夫的病。六年间,他们已经花费医药费近11万元。
2008年10月,医院做出诊断,小张的生命只能再维持两个月。
一起斗争病魔,刻画出一段感人的真情,
范女士回忆起他们之间的感情故事,眼睛里有了泪花。今年3月,天气冷,她不孝心感冒了,孩子不在家。处于昏迷状态的她,还一直担心着小张的病情。小张一个人,在半夜十一点,却不怕寒冷,不怕病痛。一步一步走到药店,为她买药。他照顾着她把要吃下去,她看到他担忧的神情,十分感动,坚强的她,眼泪就忍不住流下来了。但是,小张由于劳累,加上寒冷,病情加重,吐了三天血,生命经受一次严重考验。实际,他可以打出租车出去买药,但为了省钱。自己拖着病身体,给她买药。她一直在他面前和坚强,可是,当他看着她把药吃下去的时候,她感动的眼泪就再也止不住流下来。
一个平凡女人,支撑起一个普通的家庭。
范女士很感谢984,感谢永刚主持的节目。她回忆说,在
2002年,丈夫患病以后,面对打击。她处于崩溃的边缘。曾经充满欢乐的家庭,再也听不到笑声了。孩子需要学费,丈夫需要药费。她徘徊在跳松花江,想跳下去。她觉得生活太难了了。想要放弃生命,谁一不管。再犹豫时,一个傍晚,她听到收音机,听到午夜倾情。让她知道,还有亲情在。还要坚强,世界上还有好人,心态就一点点好起来。
一段浓厚亲情。凝聚着生死不离的希望。
她说,她打算把孩子抚养成才,这里凝聚着丈夫的希望。小张已经决定做遗体捐献,为人民事业做出贡献。多为国家做出贡献,是他们一直以来的心愿。其实,平凡和伟大就在一瞬间转化。在弥留之际,还想着为别人做一些什么,这就是伟大。他们因为有爱,生活的再艰险,也都能跨过去。也许,在哈尔滨,他只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但是却做出不平凡的选择,他在生命最垂危的时候,还想到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是多么令人敬佩的。
编后语:每个人都会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情感故事,在情感中,你有过欢笑,有过泪滴。什么是最真的情意?我想:最真的情,就是无论你是成功还是失败,无论你是欢乐还是忧伤,总有那么一个人,与你一起分享快乐,分担忧愁。你们不离不弃,共同迎接着风风雨雨。(注:文章人物为化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