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代“正统派”——清初四王

(2009-07-31 03:49:13)
标签:

恽寿平

杂谈

来源于博宝网[http://artist.artxun.com/Y/12-11473]

  恽寿平

 

 

    在我国的绘画史上,通常将清代的“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石谷和王原祁)和吴历、恽寿平统称为“清六家”,有时也合称为“四王吴恽”。 比之清朝时绘画风格不相融者的“四僧”,他们又被称为“正统派”。

 

    “四王”的绘画艺术历来受争议很大。他们在艺术的表现上以“摹古”为主要形式。这样的一种绘画思想某种程度上也是整个清代的正统文化形态的体现。当时清王朝为了巩固其统治,大兴文字狱,加强了思想上的钳制。由于这样的一种文化心态,在艺术上就表现为对传统的膜拜。

 

    作为清初画坛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流派,“四王”的作品一直被作为正统派绘画而广受推崇。在近年来的艺术品市场上,“清六家”作品经常现身各大拍卖会,广泛受到人们的追捧,价格也一路看涨,并不时爆出高价。

 

    “四王”之首的王时敏(1592—1685),字逊之,号烟客,西庐老人,由于在明朝崇祯年间做过太常寺卿,故又称为“王奉常”。江苏太仓人。王时敏工诗善画,尤精于山水,在绘画上直接师承于董其昌,其艺术思想当然也不会逃出这样一个范围,“与古人同鼻孔出气”。他的绘画思想主要反映在《西庐画跋》之中。其基本观点即强调对古代绘画的死守,不仅是样式上相同,在思想上更要体现出与古人血脉相通。这样的一种绘画思想体现在其作品上就是笔笔要有出处,把古人的东西变成了一种创作的法则。“毋论蹊跷,宛然古人,而笔墨神韵,一一寻真;且仿某家则全是某家,不杂一他家,使非题笔,虽善鉴者不能辨。”这一做法影响其他几家,继其衣钵,“摹、仿、拟、法”成了他们程式化的题跋方式。

    2000年1月至2006年1月,王时敏作品共上拍26件,成交24件,成交率达92.31%,总成交额721.05万元,平均价格合4.9861万元每平尺。2000年,王时敏的《澹云有赏轴》在北京翰海以30.8万元成交价;2002年,他的《清溪载鹤》图轴在北京翰海以90.2万元成交价;2003年,他的《午瑞景图》立轴在中国嘉德以85.8万元成交价;2005年,他的《仿北苑山水》立轴在中国嘉德以55万元成交;2006年,他的《清泉挹翠》立轴在香港佳士得以57.24万元成交。从以上拍卖结果可以看出,王时敏作为清六家的首领性人物,其作品还远远没有达到它应有的价位,从长远看,应该还有很大的上涨空间。


  与王时敏一起开创“娄东画派”的王鉴(1598—1677),字圆照,号湘碧,染香庵主,在明朝末年官至廉州太守,故称“王廉州”。在他的一生当中前40年主要致力于仕途,后40年才得以专心于绘事。在艺术主张上他与王时敏一脉相承,主要的思想观点反映在《染香庵画跋》中,强调传统,强调正脉。又因他与王时敏是同乡,授业于董其昌,思想上的统一,在前朝画家的推崇上也主要以“南宗”画家为正宗。由于这些原因,王时敏与王鉴作品之间如果不仔细观察通常难以辨认。不同的是王鉴在对待古代画家的时候,是广而习之,从现在藏于各大博物馆的作品来看,王鉴摹古功力极深。如果说王时敏体现出来的整体风格是“浑成”,那么王鉴所传达的应该是“精诣”。近代山水大师黄宾虹在《古画微》中对王时敏与王鉴说道:“特圆照(王鉴)所画,运笔之锋较烟客(王时敏)实,烟客运笔在着力与不着力之间,凭虚取神,苍韵之中,更能绕秀。圆照总多笔锋靠实,临摹神似,或留迹象,然皆古意盎然,为画品上乘无疑也。”这在他们两个各个时期的作品中都有体现,尤其在后期的作品上最是突出。王鉴对于青绿山水也很有研究,尤其对于浅绛山水认识很深。王鉴留存下来的作品大多藏在各个博物馆。国内艺术品拍卖兴起后,他的作品时常在拍卖场上亮相,并且价格不菲。自2000年以来,王鉴作品上拍46件,成交41件,成交率89.13%,总成交额5284.3万元,每平尺价格合25.427万元。2000年,《仿巨然清溪待渡图轴》在香港佳士得以109.71万元成交;2002年,《溪烟远岫图》立轴在中贸圣佳以39.6万元成交;2004年,《仿古山水十开册页》在中国嘉德以1265万元成交;2005年,《溪山仙馆图》立轴在西泠拍卖以176万元成交;2006年,《溪云初起》立轴在中贸圣佳以440万元成交。

 

      作为在“四王”中成就比较突出的后学之辈,在绘画技法上体现最全面的是王翚(1632—1720年)。王翚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常熟人,得到康熙皇帝的赏识 ,进京主绘宫廷《南巡图》,被赐书“山水清晖”,便称“清晖老人”。他与其他“三王”不同的地方,是既集古人诸家之长,又有自己的风格。王石谷专工山水人物,早年作品笔法精湛,秀丽明快,中年布局有序,生机盎然,晚年则以简率苍劲的手法创作了不少精品。

 

    王石谷的作品历来都为市场抢手货。2001年,《溪山行旅图》卷在北京翰海以599.5万元成交;2002年,《唐人诗意图》在中国嘉德以750万元成交;2004年,《辋川雪意手卷》在中贸圣佳以451万元成交;2005年,《溪山行旅图》卷在北京翰海以1870万元成交;2006年,《荷庄清夏图》在中贸圣佳以891万元成交。自2000年以来,他的作品上拍185件,成交138件,成交率74.59%,总成交额19316.81万元,每平尺价格合20.5899万元。

 

     王原祁(1642-1715)是王时敏之孙,从小摹习宋元名家真迹,一生拜倒在古人脚下,是当时公认的摹古高手。《烟浮远岫图》是他的代表作。峰峦布局,山石树木用笔,无不出于黄公望,内容空泛,缺少生意。但笔墨纯熟,有一种潇洒之美。

 

    自2000年以来,王原祁作品上拍104件,成交82件,成交率78.85%,总成交额8205.75万元,每平尺27.5761万元。2000年,《山水》立轴在中国嘉德以74.8万元成交;2002年,《仿宋元山水册》在中贸圣佳以253万元成交;2005年,《仿宋元山水》10开册页在中贸圣佳以2420万元成交,创下其作品最高价;2006年,《仿各家山水》8开册页在中贸圣佳以638万元成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