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一乃老师讲于广州,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议)
我们这次讲的课程,是“领袖的五行素质与思维”,为什么要讲呢,其实,并不意味着说,每个人都要成为领袖,才能去要求有这个素质,或者要求我们具有这样的思维。是因为如果我们具有了领袖的素质,就意味着你能做好你的本职工作。
所谓的领袖素质,是因为它符合了最成功的要素而已,就是说您如果按照这样的要素去做,就可以做到尽职尽责,就会做得更好。在我们的中国文化传统里面,谈到的“官”字,讲的就是管理,在管理里面,就是让你做“为官之道”,就是讲的让我们怎么学会“管理之道”,我们在座的都是班组长以上的中层干部,就要懂得管理有哪些基本要素,懂得了以后,才能把工作做好。其实在我们的中国文化里面,谈到管理要素的时候,就是要达到仁、义、礼、智、信。
企业的灵魂是核心价值观
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大智不术。
我们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中国真正文化的了解越来越陌生、曲解了,我把它总结了一下,跟大家分享。讲到这五个要素的时候,我们用现代的语言讲:
第一个就是“仁”,就是“主动与热爱力”
第二个是合理和升华力。
第三个,是实干和信誉力。
第四个是效益和凝聚力。
第五个是领悟和学问力。
任何一个人或企业、组织,要想成就事业,离不开这五个要素。一个企业,为什么要有企业文化呢?一个领袖、管理者为什么要有这样的素质,就是强调要懂得“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一个企业和个人,我们的行为、结果是从哪里来的?要懂得:所有的行为,是来自于你的观念。
为什么要选择这件事情去做,认为它是对或者是错,它的背后来自于你有这样的观念,而观念来自于你所谓的价值观,每个都有不同的价值观和追求,但是却不知道具有真正的价值观,是考量你的真正的行为正确与否的关键的要素。可以说,成功的人,只是把他的价值观建立在成功的规律上了,所以他成功了;失败的人,他把他的价值观建立在失败的规律上了。
我们今天谈的素质,总括的概念就叫做核心价值观,有时候叫素质,具备了这样的行为价值观,你在行为做事的时候,你就会用这个来要求做事,这五个核心价值观在中国的古代里面,也体现着人类最高的思维模式,并且是用阴阳五行来进行这样的代表和表述的。
人们在谈到五行的时候,不要觉得很陌生,其实五行的真意是蕴含着我们每个人的大脑、思维观念和实践规律中,比如:“五”字,每个人都离不开这个五,首先,我们的身体有五脏,还有五指,从我们的身体讲,你仔细想想,我们的身体其实就是大的张开的手掌。
你看,如果人要是站起来的时候,我的头如果偏向这个方向看,再加上我的脚,大拇指指的是我的头,我的右手就是我的食指,我的右脚就是我的中指,我的左脚就是我的无名指,你看,是不是大张的手掌呢?这就是中国人天地合一的思想典型的总括,它认为,人是天地的缩影,任何事物的规律,一个宇宙的缩影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一个人的缩影,包括你的手掌和五脏,都是宇宙的缩影。
价值观的概念,就是一个思维模式,而这个思维模式,就是把宇宙的规律这种浓缩的五个要核找到了,你符合了这五个要核,就叫做核心价值观。所以,中国人提出的五行的价值观,是来自于对天地的规律顿悟所导出来的。不是我们想象的额外的找出一个规律教给大家的。是因为我们发现,宇宙里面存在的缩影的规律,把这个规律找到以后,就知道怎样可以与之共振,做事的时候,就和这种规律相符合,所以,有一句话就是:顺天者昌、逆道者亡,就是从这里来得。
有人说,这些思维模式,我们也觉得很好,但是,生活中是不是真的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呢?像有的人,做了坏事,反而有的时候还很得势,有的人思想很坏,可是他有的时候觉得比别人还能得一些好处。其实不是这样的,因为在我们讲的核心观,是强调长久发展的规律,而没有讲短期的规律,通过异变而产生的事物,就是短期之内受益的,它们都是在短期之内消亡的品种。
举一个例子,花草和一个参天大树之间的规律,一个花草在短期以内,一年之内就可以开花结果,但是,你看参天大树种在地上的时候,特别是松柏树,它在一年里面,是一个小草可能就长几寸,三、五年以后,它可能还是一个小草,可能也就长到1米高,可是,草要是长到四五年的时候,可能就已经死了,枯萎了,而大树10年、30年、50年、100年还是年轻的时候,它有旺盛的生命了,这就是我们讲的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在什么地方。
因为它可以让我们长久的成功,所以,我们讲,你是想做长久的成功者,还是想做短期的成功者,在短期里面,可能你给别人使坏,可能给别人找一个所谓的窍门,或者是走一些捷径,有的人可能在短期的时候,会偷盗拿到1千块钱,或者1万块钱;但是,要在长期来讲,这种行为可能种下了他走向牢狱之灾的种子,可能在自己随后的3、4年以后,就坐牢去了。
但是,如果你按照我们现在的核心价值观去做,可能会是一个小草,要忍受很多的压力,但是,一旦把这种品德坚持下去的时候,一旦长到5年、10年时候,你就是冠军的冠军,这点是我们一开始发展是尤其要注意的。不要以为很高的素质,就觉得用不上,要知道,它是长久起作为的,不是你短期能够速成的。
这种长期起作用的是靠日积月累的坚持,而不是靠一时的热情,就像一个大的企业家,做事情的时候,就靠“做人”搞好经营的,不是靠所谓的技巧,我们做顶尖的大老板的人,他们都是特别讲信用的,比如,他说到和别人成交一个合同,那就要兑现的,他不能是随时的失约的,如果他失约的话,以后名声传出去就会有很多的生意人远离他,因为知道这个人是一个不守信用的人。
我们看,越成功的人,越是最守信用的,我们平常的老百姓可能习惯了跟别人说一些谎话了,可能,习惯了以后,自己感觉无所谓了,但是,你这样的习惯养成了以后,他会突然发现有一个上升的空间受到了制约,你不知道为什么,你还以为是社会对你不公平,你没有感觉到你自己平时的时候,你自己的行为和五个核心价值观以后偏离了,偏离了以后,你不知道为什么人们慢慢地疏远你的原因;其实,它的背后就来自于你偏离了这种天道缩影的规律所造成的。
这五种素质不要去小看它,它是一个无形的成功的遗传密码,现在讲的可能很清楚,但是,也是我们古往今来的中国文化摸索了很长时间得出了的结论,只是我们经常把最大的东西,视而不见;我们中国的古语有一句话叫做:“大道至简”。越是真正的真理,最大的真理,都是非常简单的,我们现在进的也是简单,就是五个核心价值观,要把它们做好非常难,但是,只要做好一个,你就不得了。
我们昨天和某总聊天的时候,我跟他说,你看现在的成功的企业,只要在这五个价值观里面做好一个,这个企业就成功了,比如海尔,海尔就是做一个信字,就是“真诚到永远”,抓质量,抓服务,就做信用两个字,海尔就成功了,就这么简单,以美国的企业为例,IBM提出“以人为本”,讲究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和爱,好,就这样,它就成了世界500强之一,就这么简单。这就叫做企业的核心文化,企业的核心文化里面,如果抓住这五个里面的一个,这个企业就变成了一个大的社会的成功模式的缩影,而成功的规律慢慢的会让这个企业成功。
一个人也是这样,如果你抓住五个核心价值观里面的一个,做好了,你就可能是成功者;在中国文化强调:就是,既然天地是合一的,你把自身的五脏调和好了,就达到修心了,就是你自己做到了这五个完善,五脏调和做好了,就达到修身,修身的方法得到了,再用在家庭里面去,家庭也是管理,家庭里边是两个人在合作,这两个怎么合作呢?就是要符合这五个要素,叫做齐家,就是这么来得,家庭做好了,比如会管儿子和孙子的时候,是一个大家庭的时候,你突然就发现,你会做的社会的关系。就是治国。
就像我们一个省一样,就是说和社会发生联系了,就是用这个修身齐家的原理做出来的,因为这就是一个缩影,只不过是你所接触的面大了,你把这个的平衡点学会了以后,就会平天下,这是三个中国治理的不同的层次,不管是平天下,还是治国、还是齐家,真正的内核的要点,是来自于你的修心,就是修身这块。这从哪里来的?就是我们刚才强调的核心价值观。如果做好了,做到了,就叫完善了,就是修心,就是修炼的过程,因为要做到五点的时候,就必须对自己不良的行为进行修正,修正到的时候,就叫做完善。
我们接下来看这五个要素里面,分别讲的是什么?
(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