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探源】
借尸还魂:原意是说已经死亡的东西,又借助某种形式得以复活,用在军事上,是指利用、支配那些没有作为的势力来达到我方目的的策略。
秦二世元年,陈胜、吴广被征发到渔阳戍边。当这些戍卒走到大泽乡时,连降大雨,道路被水淹没,眼看无法按时到达渔阳了。秦朝法律规定,凡是不能按时到达指定地点的戍卒,一律处斩。陈胜、吴广觉得,与其被杀,不如一拼,寻求一条活路。他们知道同去的戍卒也都有这种思想,正是举兵起义的大好时机。
陈胜又想到,自己地位低下,恐怕没有号召力。当时有两位名人深受人民尊敬,一个是秦始皇的大儿子扶苏,温良贤明,已被阴险狠毒的秦二世暗中杀害,老百姓却不知情,另一个是楚将项燕,功勋卓著,威望极高,在秦灭六国之后不知去向。于是陈胜公开打出他们的旗号,登高一呼,揭竿而起,自号为将军,吴广为都尉,天下云集响应,节节胜利,所向披靡。后来,部下拥立陈胜为王,国号“张楚”。

【基金新说】
借尸还魂,听上去不太让人舒服,但有时候却能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在基金市场上,创新型封闭式基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开放式基金自2001年推出以来得到了市场的认同,受到许多投资者的追捧,同为“基金”,封闭式基金的处境却是大相径庭,很长时间没有新的封闭式基金发行,似乎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主要原因就在于封闭式基金较差的流动性,即投资者想退出或变现收益仅能通过在交易所卖出实现,而交易价格除了受制于基金净值还受制于买卖的供求水平,价格往往相对于基金净值而言有相当高的折价,让投资者觉得难以接受(封闭式基金的详细介绍请见第“二十六计”)。
不过这种受冷落的局面,在2007年就被打破了。创新型封闭式基金接连出炉,受到了市场的热烈响应,关键在于两点“创新”:1、如果封闭式基金上市交易后,折价率在一定时间内连续超过某个水平,比如连续50个交易日超过20%,那就可以转换运作方式,成为开放式基金(LOF),接受投资者赎回申请,这就保证了投资者能够以净值赎回,不必在二级市场上“赔本”交易,也被形象地称为“救生艇条款”。
结构化分级基金。一般来说,每份基金份额的权利义务是相等的。但是有些创新型封闭式基金引进了一个“分级”体系,把基金份额划分成优先级份额和普通级份额。两级份额分别募集和计价,但资产合并运作,在法律主体上是同一基金。
两级基金的根本区别在于:优先级份额享有收益优先分配权,满足了优先级份额收益分配后,才能将剩余的收益将分配给普通级份额。优先级份额的收益以稳定、持续为特点,其风险收益特征与低等级债券相似。而普通级份额尽管在收益分配中被排在后面,但是却有可能获得更高比例的超额收益。所以,分级基金能够同时为稳健和进取两类投资者提供资产增值的机会。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您花1000元买了优先级基金,一年后这1000元赚了100元,那么先按事先约定的优先级基准收益比如5%,您可以分得5元,剩下的95元就要按照约定1:9的比例,您再拿其中的9.5元,其余的85.5元就都归普通级基金的持有人。所以优先级基金尽管赚了100元,持有人却只拿其中的14.5元,而其余的85.5元就归给了承担更多风险的普通级基金持有人,双方各取所需。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普通级基金尽管有可能获得超额收益,但当市场走熊的时候,也有可能承担更多的损失。所以购买普通级基金的投资者,需要有更高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心理素质。
创新型封闭式基金,一方面保留了封闭式基金的特点,比如上市交易、规模稳定、可以100%持有股票等,另一方面也借鉴了开放式基金的优点,比如可以满足一定条件后以净值赎回,同时还引进了看似复杂、实际灵活的基金分级制度,让一只基金承担了多只基金的功能,这样“借”封闭式基金之“尸”,“还”资产管理之“魂”,不能不说是一种成功的创新。
无论什么形式的创新,最终能够决定一种投资产品是否有生命力,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业绩与风险的相对水平,而决定业绩与风险的永远都是有效的投资策略、高超的管理水平以及适用的投资理念这些根本性的因素。投资市场上不能单纯地说任何一类产品“好”与“不好”,永远只有“适合”与“不适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