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法探源】
相传唐太宗率兵30万,离开长安远征辽东。大军到达海边,太宗举目远眺,沧海茫茫,一望无边,不禁面露畏色。大将薛仁贵见状,心生一计:他请太宗进入海边的一座彩色营帐,命文武百官饮酒作乐。一时笙歌四起,美酒飘香。此情此景使太宗忘记了忧愁,沉浸在欢乐之中。正在酒酣之际,太宗忽闻帐外有波涛汹涌之声,急忙揭开帐幕向外张望,这才发现自己与30万大军正在乘船渡海,而且马上就将抵达彼岸。此计是一种疑兵之计,通过一些伪装,给对手以出其不意。

【基金新说】
由于投资者对“1元”基金的喜好,如今基金公司最常见的营销手段就是以“净值1元”来吸引投资者。基金拆分、大比例分红都是围绕着“净值1元”来做文章。实际上,基金还是那个基金,管理人还是那个管理人,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通过拆分、大比例分红等方式基金公司主动把基金单位净值降为1元附近,令患有“恐高症”的投资者大呼“便宜”并竞相购买,从而坐收上百亿元的规模增长。这一招还真有点瞒天过海之意。
要破解此计,其实不难。关键是投资人先要搞清楚如何计算基金的投资回报,并分清基金单位净值、基金累计净值和分红之间的关系。
通常反映基金投资回报的直观指标包括:基金单位净值、基金累计净值和分红。
所谓基金单位净值是指某一时点上每一基金单位实际代表的价值。基金单位净值是衡量一个基金经营好坏的主要指标,也是基金单位申购/赎回(交易)价格的计算依据。
基金单位累计净值是指基金最新净值与成立以来的累计分红之和,体现了基金从成立以来所取得的累计收益。
基金分红则指以现金分红或红利再投资的方式将基金已实现的收益兑现给基金持有人。
基金单位净值是提供一种即时的申购/赎回(交易)价格参考,在价格中没有反映分红的因素;分红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基金的赢利情况,但主要体现的还是基金的收益实现能力,分红业绩实际上是可以通过累计净值得到反映的,因此,从投资者计算投资回报的角度来说,基金累计净值应该是比最新净值和分红更重要的指标,它可以比较直观和全面地反映基金在运作期间的历史表现,一般说来,累计净值越高,基金业绩越好。
具体说到如何计算基金的回报率,则要分两种情况。如果你要计算基金回报的期间没有分红,那么总回报率就是该时期基金单位净值的增长率(不考虑费用)。例如,某只开放式基金上年末的单位净值为1元,本年末的单位净值为1.06元,则该基金在本年度的总回报率为6%,计算方法为(1.06-1)/1=6%。用你的投资总额乘上6%,就是你这段时间的回报了。
如果期间分红了呢?分红后,基金单位资产净值会下降。假设分红前单位净值1.06元,单位分红金额0.05元,则分红后单位净值降至1.01元。这时计算总回报就要先“复权”,
也就是把分红对净值的影响“还原”。你要是自己无法计算,可以直接在晨星排行榜里查找“总回报率”这个指标。当然,投资人应当留意,晨星对基金回报率的计算前提是假设红利再投资。因此,如果你采用现金分红形式,将分红投资于别处或者进行消费,那么你的实际收益会与回报率的计算结果有所差异。
投资人买基金时,基金单位净值高低只会影响到你所得到的份额,而不会影响你未来的回报。比如,有两只基金A和基金B,A的净值1元,B的净值2元。你分别投资20000元在基金A和基金B上,这样就拥有了20000份A和10000份B。如果三个月后两只基金的净值增长率都达到20%(期间没有分红),A的净值涨到1.20元,B的净值涨到2.40元。这时,你算算基金的市值(投资的帐面盈亏)是多少呢?
A基金的市值:1.20×20000=24000元
B基金的市值:2.40×10000=24000元
你会发现,两只基金带来的回报是一样的,和你购买基金时的净值高低没有关系。
因此,买基金其实并没有贵贱之分,看一只基金值不值得投资,最重要的还是看今后的获利能力。更何况净值高的基金,一般反映了管理人的水准及该基金经历过市场考验,更值得信赖。此外,基金净值高低与是否容易上涨也没有直接的关系。股价的上涨靠的是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增强,一旦公司盈利能力跟不上股价的上涨速度,股价必然下跌,因此,股票在价格高位时很容易回调。而基金投资的是很多只股票的集合,这些股票就是一个篮子中的好“鸡蛋”,基金经理随时会把坏的鸡蛋拿出去,把好的鸡蛋放进来,因此一个选股策略正确、投资组合调整得当的基金,其净值是可以无限上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