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每次拿到童书,我一般都会自己先粗略读一遍,然后再读导读手册,之后再读一遍书,找出书中那一个个令人惊喜的小细节。安东尼·布朗特有的超现实风格,穿梭于现实与想像之间,让我每次看都有新的发现,每次看都有新的惊喜,然后我会再从网上搜集一些关于这本书的资料,自己做足了功课,才会把书与儿子共读。
儿子不到一岁,我们一起读了安东尼·布朗的«我爸爸»和«我妈妈»,它的图画非常大,而且主人公就是儿子身边最熟悉的人,我觉得儿子一定会喜欢这两本书的,毕竟爸爸和妈妈是他来到这个世界最先接触到的人。
当我读«我妈妈»时,作为一个妈妈,我为作者无可比拟的想像力所折服。本是生活里一个妈妈经常遇见见怪不怪的事情,譬如去超市购物大包小包地提着东西回家,做宝宝做好吃的等等,在安东尼·布朗的神奇画笔下,赋予了意涵丰富的幽默趣味,特别是当我读到“吼起来像狮子一样凶猛” 时,我大笑,想到自己也常有如此不顾形象的一面,没想到小孩子眼里居然留下如此的印记啊。看来身为母亲,我们要时时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形象啊。
假期里有时间和儿子一起看这本绘本,发觉儿子真的是很喜欢,他基本上每天都要拿出来«我爸爸»和«我妈妈»,让我读给他听,一般他翻到哪页,我就要给他详细地讲解哪页的内容。在读到“她不但是个神奇的画家”这页时,儿子指着我的嘴,他居然注意到了画中的妈妈拿着口红在化妆,才一岁多的孩子的观察力居然如此敏锐;读到“她像沙发一样舒适”时,儿子指着家里的沙发;读到“她还是个大老板”时,画中的妈妈拿着手机在打电话。儿子也会指着我的手机;当看到最后一页妈妈和孩子拥抱在一起的时候,还不太会说话的他会说“抱”这个字,我张开双臂,会和儿子拥抱,那一刻,觉得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妈妈。
在孩子眼里的妈妈,是无所不能,无所不会的,是全能的,是天底下最棒的。而孩子眼里的爸爸何尝不是如此呢?在儿子的眼里,他是最崇拜爸爸的。«我爸爸»则充满了浓浓的柔软的父爱。绘本采用的是超现实的绘画方法,用儿童的眼光,描绘了一个可爱、幽默,在孩子眼里却了不起的,伟大的爸爸形象。在我看来,这本书里的爸爸长的一点都不帅,无论是相貌还是本领,都很平常。就像我们生活里的大多数爸爸一样,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寻常人而已。而在孩子的眼里呢?他确是全能的。来看看孩子的描述吧,“我爸爸吃得像马一样多,游的像鱼一样快。像大猩猩一样强壮,也像河马一样快乐”。当读到“他敢跟大力士摔跤”时,儿子会说“倒”这个字;读到“在运动会的比赛中,他轻轻松松就跑了第一名,儿子会学着作跑的动作。有一次看电视,电视里正好有狼,儿子一下找出了这本书,翻到了有大灰狼的一页;书的最后两幅图,“我爱我爸爸,而且你知道吗?”;“爸爸爱我,永远爱我”。读着,看着,画面上高大的爸爸,把“我”抱在怀里——这是怎样的一幅震撼人心的情景啊。温馨,感动,沉思……看到这里的时候,儿子依然会说“抱”,他甚至也翻到了出了«我妈妈»这本书的最后两页,不停地指着文字和图片给我看,虽然他还不会用语言表达,可我懂他的意思,他告诉我这两本书的这两页是一样的。的确,在我们的心里,儿子,我们都爱你,而你也是爱我们的。
现在儿子三岁多了,这两本书他依然喜欢看,只不过现在变成了他自己朗读,每一页的每个字他都能读出来,我想这是因为他太喜欢了,所以每次听我读的时候,他会无意识地把每个字的读音都记在心里,渐渐地,他就会自己读了。采用这种“看中学、学中看”的识字法,三岁多的儿子已经认识了很多字。
前一阵,我又买到了安东尼·布朗的另外一本经典绘本«我喜欢书».在«我喜欢书»里,安东尼·布朗还是他一贯的风格:主角永远是不变的,变化的是他身边的场景、他的衣服、他的表情。这次的主角是一只小猩猩,就像«我爸爸»和«我妈妈»中的主角爸爸、妈妈一样,是很普通甚至有些丑的。这其实也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中的主角,哪怕你再普通再平凡,在你的孩子、你的父母甚至你的朋友眼里,你都是独一无二的,你也是最棒的。
把«我喜欢书»和«我爸爸»和«我妈妈»放在一起,儿子居然指着“安东尼·布朗”这几个字说:妈妈,这三本书上的字是一样的。我告诉他,相同的字是作者的名字,作者在画了«我爸爸»和«我妈妈»后,又画了«我喜欢书»。«我喜欢书»中的小猩猩其实就是爸爸妈妈的小宝宝。
看«我喜欢书»,因为儿子阅读量的增大,我和儿子会很自然地想起我们读过的其他的书:当看到小猩猩坐在字母b上时,他会找出他的有关字母的书:«我的第一本书»、«老鼠无字书之字母篇»、«阿罗之字母篇»等等;当看到蛋头先生坐在小星星身边和他一起看儿歌书时,儿子会找到斯凯瑞金色童书中的另一本«鹅妈妈童谣»,虽然这本«鹅妈妈童谣»对三岁的儿子来说还比较难以理解,他根本就看不懂,但这并不妨碍他兴奋地说:“妈妈,我也有这本书。”当儿子看到小猩猩看有关太空的书时,身穿宇航服的小猩猩会让儿子翻出«我妈妈»里的一页,妈妈也穿着同样的宇航服。图画是相通的,书和书之间也是有联系的。我告诉儿子:每一本书都有他自己的好朋友,好朋友之间是会互相影响的,所以我们才能在一本书中找到另一本的影子。也不知道儿子听不听得懂我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