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伏羲、女娲出现了,他们手持规与矩,创造了人,也创造了世界,中国人领受了这些规矩,于是我们就成了中国人。这些规与矩慢慢就成了我们后世所说的以八卦为中心的营造思想,其余的规矩是:阴阳、五行、八卦、河图、洛书、天干、地支……
这些思维一直在影响着中国人的实践活动,但是,它们却在各种原因交织而形成的恐惧中隐遁了,这使得我们看不清楚曾经我们自己所创造出来的生存世界,也使得我们说不清楚我们的世界的模样——因为,离开了这些语言,我们其实是无话可说的。
一、八卦
将世界的现象分成八类——也即八卦,其中每一卦都是一种类的集合。比如“震卦”,就是“震类”,在这个类的集合中有“雷、长子、东、金星、天王星、胆、创造性的、神秘的、浑成的、爆裂的、火山、麒麟、龙、足、帝王、神、能源、象征物、图腾、旗、标记符号、符图、印章、雷电、鼓……”等等。
那么这些类是如何集合与形成的呢?
它们是由我们的“情态感知”方式来决定的。情态感知是指人在场景情态中的类比感觉,且每一种类在情态感知中都各有一个最高意识范畴,它们分别是“健、陷、止、动、入、丽、顺、说”——这即是一切类象的情态基础。
卦象是由“爻”来构成表述的。
二、五行
“五行”并非希腊思想中的“元素论”,而是相互作用的“关系论”,她也从来没有说过世界是由五种元素构成的——这从五行的“行”字里面就可以明白它的部分含义。
五行是指现象元素(即八卦)之间的转化关系,这就如同“算法”与“算法符号”之间的作用关系。算法符号是用来描述元素之间的作用关系的,比如,有“3”与“5”这两个数量元素(与现象元素相似),如果用“加法”(与五行相似)将其联系起来就是3+5=8,五行也是如此。
现象元素按不同五行关系连通起来就形成不同的含义八卦圆图,八卦圆图分两种:“后天八卦图”与“先天八卦图”。
五行是由五角星与五边形的结构来表述的。
三、阴阳
八卦(现象元素)、五行之间的相对属性就是阴阳关系,所以,阴阳属性可以把八卦分成了四阴卦与四阳卦、把五行分成了阳一片与阴一片、把数分成奇数、偶数两大类——这是它们之间的相互渗透所引起的,所以它们不是孤立的。
现象世界的阴阳属性不是“道体”所自有的,而是人的语言方式所带来的,但是道体的奇妙就在于:他是可以借用人的阴阳语言而展开的。
所以,“任何事物都是有其内在矛盾的”这个说法是错误的,我们对此只能说:在人的语言所呈现的现象世界中,阴阳对待有其必然性,而且,这一必然性并非必然是矛盾的。
而人如果认为世界内在矛盾是必然的,那么,人为地制造矛盾就成了正常的行为方式。
“阴阳对待说”与来自古希腊的“对称说”是完全不同的,比如,我们可以说男女是阴阳对待的,但是,它却是不对称的;我们也可以说冷暖是阴阳对待的,但是,它同样也不是对称学说里面的对称关系。
古希腊思想中的“对称关系”,在易学中称之为“相综关系”,阴阳关系则又称之为“相错关系”——“错综复杂”一词就是由此处而来的。
阴阳是由太极图来构成表述的。
四、数
数有两种理解角度,其中一种是“量”的理解,数在“量”的理解过程中是可以比较大小的;另一种理解角度是数的“性”的理解,比如“一”代表“坎”,有“陷”性,“九”代表“离”,有“丽”性,但是“一”与“九”大小量级是一样的,在量上,它们不可比较。
数的这两种理解角度,我们取后一种来研究圆上的各种相位变化。即,取一种与量的大小无关的数的思维模式,在这种思维模式中,数只是某种圆上的相位的标位,数与数的运算关系是用某个“范畴数”来转换的,“范畴数”也使得范畴内的数没有了大小区分,而它们只是反映了在圆上的某些相位关系。
比如,现代有人用横图八卦为八卦定义数的关系,但是这只是一个排列次序的序数编号而已,这种关系是可以任意对换的:
二进制数:000
001 010 011 100 101 110111
编号序数:1
2 3 4 5 6 7 8
编号序数:8
7 6 5 4 3 2 1
先天八卦: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不了解范畴数的存在,它们之间的二进制之类的解释,就是全然无理的附会。
——数是由河图、洛书来构成表述的。
五、干支
http://mmbiz.qpic.cn/mmbiz/XzY3JQVoI6YtSl9Yggic30zpD65uibahIvIF3yEbRDXUWG3HSuUBDPcAbuFm3aEBticbPnUNqTPibKx3Tfy3TvtJTw/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干支在数量上是不对等的,这个不对等处称之为“空亡”;因为有了“空亡”这一虚位,干支才能流动,干支所蕴涵的阴阳五行关系才能错综变化起来。
干支在数量上是有很深的因缘的,我们不能说这个世界存在15地支、86地支这样的说法,即使这看上去似乎更先进,但却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干支的数量是个原型数,是个特殊结构的范畴数。干支是由六十甲子来构成表述的。
六、破缺
无论是阴阳、五行、八卦、干支、河洛中的任何一种学问,它们都在用不同的语言表述某种“圆体”的破缺现象,它们都在反映遁去的“一”是如何失去的,同时也是在提示遁去的“一”在何处。
这一“缺”,阴阳学说它在太极图的环中之外、五行学说它在五行不流动的地方、八卦学则说它在艮卦上、干支学则用自己的不对称说它在空亡位、河洛学则说它在2、8之间的8上,魏晋的奇门遁甲,是在术数上说遁去的“一”就是遁去的甲。
七、遁甲
遁甲在术数上是指把“甲”遁在“戊”土之中,其真实含义是说:万事万物皆有一缺,此缺是系统的破点,这个破缺处也称之为“奇门”,把“甲”遁在“戊”土就是为补系统之缺,消除系统之奇性。
所以,《奇门原始》一书中说遁甲术“上可以补天地不全之化,下可以助君王不及之功。”
遁甲术可以用连山之象来表述。
八、别传
佛教说:教一层在圆满处另有别教一层存在,即任何思想往往都有“别传”的可能性。
比如:从历史上来看,莱布尼茨的确见过八卦图,并且他也是“二进制”的设计者之一;然而八卦的阴阳思想与二进制思想是没有必然的联系的,我们最多只是能这样说:也许莱布尼茨的二进制思想可能得到一些八卦的另类启发,或者说二进制思想是一个易外(意外)别传,它在本质上与八卦是没有关系的。
再比如:宇称不守恒定律据说也是得到了太极图的启发,但是,这绝对只能算是“意外”别传了,因为太极图并不必然或直接能给出宇称不守恒定律。
在人类思想史上,“意外”别传是经常发生的,比如,艺术家可能受科学思想启发了灵感、或是数学家受音乐熏陶而感悟出新的数学思想……等等,这些跨学科的相互启发比比皆是,不足为奇。
而从更深层角度上说,一种思想似乎偶然地受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思想的启发,这反而表明了独立的思考在其深刻性的同时就可能潜含了某种贯通性,即可能任何一对独立思想在某种意义上都是能够“暗通”的——而这也正是一个更大的“圆”的存在。
别传是象通的别解。
“瑜伽”的本意是联结、统一;
“幸福瑜伽”致力于运用“瑜伽”和“禪”的智慧与方法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幸福”问题……即是在个人与“真实自我”、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社会与自然等诸多关系中寻找最真实的“联结”,并最终达成“统一”……
----“幸福瑜伽”之“幸福生活”才是最高级的瑜伽……
“幸福瑜伽”是什么?——全然地包容:不否认任何人,也不改变任何人的信仰,只推荐认知的方法与技巧,以扩展一个人现有的理念和重要的日常生活的经验。。。我们的方法多样:瑜伽心理学、瑜伽哲学、禅、心灵的启悟、中医理论和方法。。。目的都是为了帮您移除生活中、心理上乃至身体健康上的障碍,引领您走进那个神秘而又熟悉的内在世界,遇到最好的自己,重启一次全然绽放的生命旅程。。。
关注我们:well-being_yoga
如需帮助请联系我们:15810765358 赵老师
欢迎加微信:our-beauty-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