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词里的故事(46)曲高和寡

(2024-07-27 08:26:30)
标签:

历史

文化

情感

分类: 诗词歌赋

 诗词里的故事(46)曲高和寡     曲高和寡  

    天宝九年(公元750年),李白作过一首长诗:《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感》。诗中无情地揭露了“骅骝拳跼不能食,蹇驴得志鸣春风”的社会现状,抒发自己“《巴人》谁肯和《阳春》,楚地由来贱奇璞”的人生遭遇。《巴人》即《下里巴人》,古代一种比较通俗的曲调;《阳春》即《阳春白雪》,古代一种高比较雅的曲调。所以东汉李固说;“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阳春白雪,和者盖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李白的“《巴人》谁肯和《阳春》”,点出了“曲高和寡”的典故。

战国时期,宋玉是楚顷襄王时期的朝中大臣。他一身正气,满腹经纶,且相貌堂堂,能言善辩,引来不少奸邪小人的嫉恨。一次顷襄王问宋玉:先生的行为是否有什么不够检点的地方,否则,为什么一般士民都不说你的好话呢?宋玉说:是有这么回事,请大王宽恕我的罪过。有一天,我在郢都大街上听人唱歌,开始唱的是《下里巴人》,跟着唱的有数千人。后来他接着唱《阳阿》、《薤露》,跟着唱的只有几百人。再后来等他唱《阳春白雪》的时候,跟着唱的只有几个人了。所以,曲调越是高雅,跟着唱的人就越少(曲高和寡)。就像鸟中有凤,鱼中有鲸。凤鸟搏击长风,翱翔于九天之上,岂是田间晏雀可与一比天之高低的?鲸鱼朝发昆仑,遨游万里之外,也岂是沟渠泥鳅可与一测海之大小的?人群也是这样,与众不同的圣人,超然独处,那些世俗之人又怎能理解我的行为举止呢?顷襄王听了,羞愧难当,过了半天,才自我解嘲地说:先生真是风流雅士,一般俗人又怎能企及呢!(原文见《天下才子必读书·宋玉对楚王问》)

读完宋玉的这番高论,就不难理解李白“《巴人》谁肯和《阳春》,楚地由来贱奇璞”的感慨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