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里的故事白居不易
标签:
历史文化情感 |
分类: 诗词歌赋 |
谁能相信,“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首饱含沧桑的千古名诗竟然出自不满16岁的少年之手!没有错,那就是白居易。因为这首诗,还生发出一个有趣的故事。
唐德宗贞元四年(公元788年),16岁的白居易只身从安徽宿州来到京城长安,带着自己的诗稿拜访当时的文坛领袖顾况,恳请他点评指教。在唐代,希望博取功名的书生,通过向朝廷权贵和社会名流投献诗文作自我推荐,并为日后的科举作铺垫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顾况看着眼前站着的这位名不见经传的瘦弱小后生,递出的诗稿上豁然写着“白居易”三个字,不无调侃地说道:“长安米贵哦,要想白居长安,谈何容易!”说吧,接过诗稿快速地浏览起来。当他读到《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后,不禁拍案叫绝:“有这等文采,别说在长安白居,就是在天下白居,有何不易!老夫方才不过是玩笑罢了。”
前一篇:诗词里的故事白居不易
后一篇:绝妙好辞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