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3/middle/50614fe7g934c3a3ee6dc&690
在整整一年的苦苦期待之后,我终于下决心在亚运城“抢”到了一套商品房。从此,我心头的石块终于落了地,再不必关注新政会不会出台,房价会不会见涨,楼市的泡沫会不会破灭了。
一年多来,我和许多购房者一样,是在期待——失望——再期待——再失望的心境中度过的。
自从09年的小阳春以来,广州市的房价就像断线的风筝一路飙升,直到去年底,市区的房价已从一万五六突破两万大关。就这样,据说比起京津沪杭来还是偏低的。购房者犹豫了,房价还会不会继续疯涨?是等还是不等?不等吧,现在太贵买不起,等吧,担心将来更贵更买不起。
眼看两会就要召开,大家期待两会能达成共识将疯涨的房价压下来。果然,会议结束不久很快就出台了“国11条”、“部19条”。但是,购房者还是高兴不起来。因为“两条”仅仅提出“抑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换句话说就是房价还可以继续上涨,只是不能“过快”。很显然,这一政策是两会期间挺、抑两派妥协的产物,根本就没有达到老百姓所期待的回归理性价位的期望值。于是乎,购房者失望了,失望得连期待的信心都没有了。买,还是不买?买吧,现在太贵买不起;不买吧,担心将来更贵更买不起。
相反,房地产商倒是底气十足起来,满怀信心地期待“金九银十”:有的开始捂盘,有的开始哄抢地王,更多的开始明降暗升:远郊的是降了,市区的反升了;毛坯的是降了,“豪装”的反升了;杂牌的是降了,品牌的反升了。眼看拽得手心生汗的这一张张大团结在一天天贬值,购房者着急了:这恒久不变的工资如何应对月月见涨的房价?出手还是不出手?出手吧,现在实在太贵买不起;不出手吧,担心将来更贵更买不起。
也曾想在市区买套旧点小点的二手楼算了,但是,二手楼价的疯长也使得我们始料不及。于是,只好将目光投向远在南郊的亚运城。好在亚运城是政府精心打造的“面子”工程,路虽然远了点,但交通还算方便,环境还算不错,房价也还算适中。尽管当时盛传国家又要出台房价调控新政,我是再也没有期待房价下跌的耐心了。乘着亚运城一期楼盘推出,挤进人潮“抢”了一套。
说“抢”,一点都不夸张,只要到过售楼现场,一定会被“哄抢”的乱象所震撼,所震惊。绝大多数购房者纯粹是按图索骥,不但没有到过亚运城楼盘现场,连亚运城楼盘模型也没有见过。大家只是凭着对政府项目的信任,对拥有亚运城房产的热切期待而签约,而付款的。难以想象,一千八百多套房子,在不到三个钟头里便哄抢一空,这是怎样的一种场景,怎样的一种热情和期待!
就在我交了首付,办理了房贷手续沉浸在幸福房奴的喜悦之中的时候,“新国15条”出台了。对房地产市场来说,“新国15条”较之“国11条”、“部19条”具有一定的强制力。于是,有人开始捂起口袋,耐着性子期待房价下跌。但是,为什么一年来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调控政策却不能阻挡房价的飙升?难道不正是因为政府指导思想不希望打压房价的结果吗?如果将现在病态的房地产市场比作受伤的牛,政府的调控政策不过是涂在牛伤口上的盐水,只为伤口愈合,却绝不是为了把牛卤死。只要地方政府没有足够数量的保障性住房作后盾,只要楼市的结构性调整没有落实到位,只要政府的财政没有摆脱对于房地产的过度依赖,房价的大幅回落就只能是老百姓的主观愿望。
不管怎么说,我终于拥有了一套属于自己产权的房子,尽管小了点,尽管还需要当十年房奴,心里还是美滋滋的,至少我不用再在期待中忐忑不安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