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过后第四天——早起继续背单词
(2012-10-12 10:30:35)
标签:
杂谈home记录片教育英语学习 |
分类: 我的随笔 |
开学一个多月了,每天开车送小粽子上学,大约有十分钟的车程。我曾经看过他们高中的英语课本,感觉一课的生词量也挺大的,所以一直想延续从前的传统,把早起这十分钟利用起来,帮他背背单词。这个与孩子早已达成一致,尽管上了高中,早起这十分钟还是用来做这件事比较好,不然也一定会浪费掉的。
但是,直到今天,也就是长假过后的第四天上学,才帮助他把课本上后面的单词表痛痛快快、正正经经地捋了一回。
从前,要么是孩子觉得困,一上车就想迷瞪一会儿;要么是想背背课文——显然是老师前一天留的作业。再就是孩子懒得把英语书从书包里拿出来,就让我帮他背背HOME上的单词,因为HOME的打印稿平时一直放在车座椅上,伸手可及。
当然,每逢孩子上车睡觉的时候,过后我都会趁机教育一下他:“以后晚上不许拖拉了,睡那么晚,早起没精神,连背单词的事情都耽误了。”
我呵呵,这么做也是挺有效的,至少第二天,孩子上车时不敢再说犯困了。
在开学的前两周,孩子晚上一般5:40到家。一边吃饭,一边看一集美剧(不算学习,纯属消遣),开始做作业的时候,一般是7时左右。作业做到9点,学习半小时的HOME,然后孩子洗个澡,洗完澡“凉一会儿”,在这段时间里,孩子是死活不肯学HOME,只能看看美剧,或看看电视新闻。往往是这“凉一会儿”,孩子就会拖拉到很晚。早的话,10:30分上床。晚的话,能到10:40分。如果是后者,别看就晚了10分钟,第二天起床(通常是6:30分)就会犯困。
国庆节后,学校每天下午又加了一节课,这样到家就6点30分了。晚上做完作业通常是9点30分。似乎是没有时间学HOME了。
不过,在假期的时候,我曾经跟孩子商量过,他每天放学自己坐车回家,路程大概是半小时。在这个半小时期间,我要求他听HOME的MP3,他十分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我猜他未必是享受HOME里面那优美的语言,而是享受那份COOL的感觉。九中坐落在一个半山坡上,一放学,他和同学一起走下山坡,那是一段很长的路。相信,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同学都会在脑袋上挂个(对儿)耳塞,显得很酷的样子。对一向自信很酷的小粽子来说,怎么能错过这样的酷镜头呢。
挂个耳塞,本来就很酷,听着外语,会显得更酷,而外语听的又是HOME这样超酷的纪录片,就更更酷了。而所有这些动作都是基于腰间悬挂的最新型的苹果的IPOD,那就酷的不能再酷了。
小粽子怎么会不喜欢这种超酷的感觉呢!
这不是,昨天才开始听HOME,就有同学经不住好奇心问他:“卷哥,你的英语口语是不是很棒?”小粽子摇摇头,酷酷地说:“一般!一般!”
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小粽子没有具体描述,我猜想对方一定是依然忍不住好奇心,想听听小粽子究竟在听什么东西,小粽子当然也会让对方听,所以接下来对方才会问这样一句话:
“你爸爸让你听这个,你爸爸的英语是不是很厉害?”
小粽子依然酷酷地摇摇头:“一般一般!”
很多同学只能隐约感觉小粽子英语可能挺棒,由于刚刚开学不到一个月,实际上课时间还不足20天,小粽子还没有显露的机会,或者是有机会,他不愿意去显露和展示。同学们还摸不清小粽子的底细。
学校里成立了各种兴趣小组,其中就有一个英语电影社团,也意味着是口语兴趣小组。小粽子居然没参加,他报了个摄影社团。
我问他为什么不报英语社团呢,他说:“我一打听,他们在学校里不过是学电影,这个反正我回家是要学HOME的。”
我说:“难道你不想在同学们展示你的英语风采吗?”
他微微一笑:“着什么急呢!相比之下我更享受那种不为人知的感觉。”
我和粽子娘还是希望孩子在学校里能够展现一下。我们的心情大家也应该能理解,当孩子在某方面特别优秀,如同拥有一门高深的武功,做父母的,总想听到一些孩子如何大放光彩,如何令同学、老师惊叹、羡慕的故事。
说句俗的,这么多年“背地里受罪”,不就是想体会一下哪怕是片刻的“人前显贵”吗!
如今孩子在这方面似乎是不大肯配合,弄得我们心里一直是痒痒的!呵呵,说起来,含而不露是“展示风采”的最高境界了。
与同学们相比,小粽子或许在某些方面也是比较幼稚的,但是,在他的性情中,却与生俱来透着一种深沉、一种含蓄,一点都不肤浅。这一点,其实让我们更加欣慰!
最后说说,今天早上捋单词的事情吧。说实在的,这些单词,尽管孩子基本都认识,我依然没想到会如此顺利。因为同样一个单词,尽管孩子见过,也很熟悉,但是可能与书本上特定的中文解释不一致。比如,presentation,书上的解释是展示、展现。在我帮他背单词的时候,如果我提示“展示、展现”中文意思,孩子未必能想到是这个单词,这种现象有很多。还有比如,书上有个单词,prefer ,这个单词当然是很简单的,孩子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熟悉得不得了了。但是,当我用中文提示说:“更喜欢,宁愿”的时候,孩子却未必想得起是这个单词,而是说:“rather”“fonder”等。这种情况,我一律视为错误。
还有一个词组:“go off” 课本上提示中文意思是燃放“鞭炮”等。实际用途更多、或者是更常见的,是指“炸弹”发生爆炸的动作,类似于blast。呵呵,都是因为在世界范围内恐怖主义太猖獗所致!
一直以来,这都是我们学习英语的一件小小麻烦事。我们对一个英文单词理解的很透彻,却无法与书中的中文解释产生一一对应的关系。那么在考试中,可能就会因此吃点亏。所以,我经常告诉孩子,一个单词,你不仅要透彻掌握其含义,还要知道在你们的教科书里是如何解释的。这样,面对考试,我们会更主动一些。
在短短不到十分钟的时间,我们捋了整整一个单元。也就是一个学期需要学习的三分之一的单词(一本书一共三个单元,每单元有四课)。
一共接近二三百个单词,只有三四个出现了presentation或prefer的情况。就是,我说中文的时候,他没说出书中的英语单词,而是说了别的。
这说明孩子自己已经在什么时候“用功”过了。整本书的单词表,他都做了标记,对一些不熟悉,或者需要特别记忆的单词,下面划了线。
说起来开学才一个多月,中间还有10天军训和8天长假等因素,整本书的单词,孩子自己已经都背过并差不多都记住了。尽管对他来说这件工作可能不需要耗费太多的精力,但毕竟也体现出一种令人欣慰的主动学习的状态。
在一个慵懒的外表下面,我看到了一颗还算是比较积极进取之心!有娃如此,夫复何憾!至于在别人眼里,牛与不牛,还重要吗!
这孩子,大一岁是一岁,大一天是一天。经过了紧张的中考洗礼,又经过分班等种种波折,孩子如今与初中相比,明显又成熟了一个层次。
呵呵,说到不成熟,粽子班上居然有一位男同学,到现在还很迷恋奥特曼,这是题外话。
想象中,孩子到了高中应该是逆反到极致了。小粽子却不这样,尽管偶尔会闹点小脾气,也会在我义正词严的教训中,乖乖顺服。
因为,撇开中国传统的敬老和孝道不说,即便是从西方人平等和相互尊重的角度上说,我都不会用不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他凭什么可以用不敬的态度来对待我呢?这样的道理令他无话可说,并立刻收敛起他那可能是因为青春期躁动而易发的小脾气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