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秋风起 捻里甜

(2015-09-15 16:21:31)
标签:

野果

山捻

甜甜果

分类: 随笔

http://s14/mw690/001tgkSJgy6Vs456lcx7d&690捻里甜" TITLE="秋风起 捻里甜" />

    最近看到很多网友晒摘捻里的照片,才发觉又是一年捻里成熟的初秋时节。捻里对于家乡山里长大的孩子来说,一点都不会陌生。因为它是童年最好吃的野果,是大自然恩赐给孩子最美味的天然果品。

    关于捻里,依稀记得小时候父母教我们关于山捻仔的顺口溜(客家话):

七月七,捻里乌一滴;

八月八,捻里大野摖;

九月九,捻里甜过酒;

十月十,捻里咬吾入。

朗朗上口的顺口溜描绘了捻里果实在四个不同月份的状态,从七月初开始成熟到最后十月果实干枯,孩子们就根据这个歌谣的季节去上山采摘山捻里,总能容易获得丰硕的收获。

    家里叫山捻里,其实学名叫桃金娘(拉丁学名:Rhodomyrtus tomentosa),别名:哆尼、岗菍、山菍、多莲、当梨根、稔子树、豆稔、仲尼、乌肚子、桃舅娘、当泥,英文名:myrtle。桃金娘生长迅速,耐贫瘠,抗逆性强,株形紧凑,四季常青,花先白后红、玫瑰红、紫红色,同株花色变化大,红白相问,艳丽秀美,甚为显目,引人入胜,花期4-5月花期,可达2个多月。夏日花开,绚丽多彩,灿若红霞,边开花边结果。

    初秋,是桃金娘果熟时节。其果先青而黄,黄而赤,赤而紫。挂果累累,像一个个缩小版的酒杯,果中有芯,很像一条虫子,芯外多籽,味道异常甜美。岗稔熟得紫色的时候最好吃,生津止渴,回味甘甜,舌头牙齿也会被染成紫黑色。而棯子多吃了时一定要喝一碗盐水,否则次日会大便困难。小的时候,就有堂弟因为吃得红捻子多了,果然第二天大便不了要父母帮忙,不知道今天他们长大了是否还记得童年囧事呢?

   小时候,在农历七八月期间,总是会跟同村的玩伴一起去爬到山岗上去摘捻里。有时候是在中午放学的时间,约上三五个同学一起去,为了摘捻里午饭都宁愿不吃。也有时候会选择周末去,顺便也在山上砍柴回来。小孩子胆小,不仅仅怕鬼神,也害怕坟墓,特别遇到村里有老人去世刚刚添新坟,隔着很远的地方都害怕。有的地方捻子多,但是坟墓多,小孩子常常放弃,往往家里的大人能够摘到又乌又大的捻子,而孩子们摘到的常常都是“红屎拂”居多。摘捻子还需要留意的是山里各种的黄蜂,有在地里筑蜂巢的大黄蜂,也有在捻树上蜂巢的小黄蜂,不同的黄蜂毒性也不一样,但如果不小心碰都会被蜂追,如果来不及躲避就免不了要被蜂蜇。有的人被蜇到脸上,不需要多久脸就会肿得像猪头一样,孩子们都会谈蜂色变,但也有调皮的孩子会想尽千方百计去摧毁蜂巢,就像一次敌对的战争一样。

    如今家里的山岗上捻子也越来越少了,因为十年前,家乡的一场种桉树的“运动”,以往漫山遍野的山捻子和随处可见的山草药都无影无踪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笔直的桉树,就像一个又一个的村民在无声控诉。索取式的桉树林业经济模式,并没有给家里的父老乡亲多少经济收入,却破坏了生态的平衡,让生态越来越脆弱。土壤贫瘠、农药化肥的滥用、水源枯竭等诸多生态问题凸显,而且越来越严重。

    幸运的是童年记忆中的山捻子,曾经带给我无穷欢乐的捻里,至今并没有完全消失于我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上,在一些没有种植桉树的山岗上,捻树仍然完全地生长着,一年又一年结满了果实。有时候,也会带着孩子去山上采摘捻子,让他们知道这是大自然恩赐给孩子最好的果实,让他们能够在童年的记忆里,留下捻子甜蜜的味道,留下故乡美好的记忆。今年虽然我还没有回去采摘,但我会把它放在文字的足印里,加以小心呵护。

    人类走向文明,社会快速进步,不知道是不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只是每当我走在高楼林立的城市大街上,呼吸着各种汽车、工业废气混合在一起的空气;抬头看到的是雾霾笼罩的天空,就会想起小时候的故乡的蔚蓝天空、田野里的禾苗、傍晚低飞的蜻蜓、还有夏夜里的星星和萤火虫。不知道若干年后,油锯会不会放倒那一排又一排的树木,推土机会不会推平那低矮的山岗,是否也会变成一个没有星星,没有萤火虫的现代化都市。那时,我又应该到哪里,寻找绝了迹的捻里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花泪
后一篇:红尘问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