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的精神

标签:
大师高尔夫设计设计大师大师的精神杂谈 |
分类: GOLF-规划设计 |
http://s4/middle/506116c1ha0bb3b363dc3&690
很早前从高缘网上看到一个照片,一个60多岁老头开着耙沙机在做沙面造型,是多么专注和认真。令我非常感动,总想以此为题说点什么?但是由于工作原因,一直没有写下自己心里的一些感想,当今天再次看到这个图片的时候,我再次有说点什么的冲动。
说到这里,我相信很多人在想不就是一个做造型的老外吗?有什么好奇怪的。是哦!如果仅仅是一个造型师而已,真的很平常不过了。但是他并不是一个造型师,而是大名鼎鼎的设计师比尔.库尔。他和本.克伦肖设计的很多球场都排在世界球场前100名中,他们每年做两、三个项目,每一个项目都会亲力亲为,每个球场完成后都为为大家津津乐道。一个大师级的设计师,一个年迈的老人对于自己的如工作此敬业,对于高尔夫事业如此执着,相信会让我们很多人感到汗颜。
翻开那些世界前100名的球场多数不是设计师去设计出来的,而是设计师去亲自去建造出来的,吃住在球场项目上,在球场建造的过程中,在不断修改,在不断发现,在不断完善。这样一点一滴去把一个球场建造出来,通常这个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说到这里,谈回我们目前很多行业里面的高尔夫投资业主,总是喜欢创造奇迹,用最短的时间做最好的事情。但是现实吗?六到八个月的工期,就真的能够建造出一个世界级的高尔夫球场吗?
想想我们国内目前有很多球场都是由某某知名球手,某某大师设计的,但是谁也没有见大师在项目上出现过,甚至那些知名球手和大师连球场的设计图的没有看过,如此的设计,如此的大师,除了商业上的价值,他们对球场设计上的贡献,怎么想也想不出会有多少?还有那些从项目开始到完成只去了一两次现场的设计师,他们真的熟悉那片土地吗?了解现场的情况吗?
我们国内很多高尔夫球场设计和建造从业人员,总是觉得我们自己已经具备设计和建造世界顶级高尔夫球场的能力,但是试问一下我们的设计师有谁会花上一个月的时间去勘踏现场,把球洞一个一个找出来;我们的设计师有谁会半个月以上吃住都在球场项目上,每天都会花上5个小时以上去转现场;我们的设计师有谁会爬上造型机或者耙沙机,亲自用机械去把图纸设计中的理念,在土地上雕刻或绘画出来。至少,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见到过,也没有听到过。说了这么多,对比一下比尔.库尔,我们会发现其实缺的经验和理念,而更多就是这种敬业的精神和专注的态度。
以上图中的项目是在海南万宁山钦湾项目,比尔.库尔受中信前董事长王军先生的多次邀请,最终答应来项目先看看再决定是否接收设计的邀请!这一来就喜欢上山钦湾那片土地,并决定接下这个项目。第二次来海南山钦湾就在现场住了近一个月,在南中国海海边的土地上,每天来回在这片土地上行走,寻找那沉睡的球洞,一个一个地寻找出来,然后再慢慢去雕刻自己的作品,最终让他成为中国第一个世界顶级的高尔夫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