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在气体和液体中的传递(教案与学案)

标签:
杂谈 |
热的转移(1)
——热在气体中和液体中的传递
一.
1.
2.
3.
4.
二.
【难点】运用粒子理论解释对流产生的原因。
三.
【器材】
活动一:酒精灯、铁架台、火柴、剪刀、玻璃棒、自制螺旋状薄铝片(材料可使用易拉罐铝薄,课外布置)。
活动二:火柴、卫生香、蜡烛、白卡纸。
活动三:塑料袋、酒精灯、铁架台。
活动四:烧杯(250ml)、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溶有高锰酸钾的琼脂块、清水。
活动五:烧杯(500ml)、小水瓶(20—30ml)、小水瓶的瓶塞(插有两支玻璃管)、溶有高锰酸钾的热水。
【资源】多媒体教学课件、活动工作纸。
四.
活动1.热空气的移动方向
活动目标:
1.
2.
3.
学生活动 |
指导要点 |
u
u
u
u
u
u |
u
u ① 使用美工刀顺易拉罐纵向开口; ② 使用剪刀顺瓶身上的开口继续剪直达顶部和底部; ③ 使用剪刀将易拉罐的上部和底部去掉。 (切开的易拉罐很锋利一定要注意安全,最好与父母共同完成)
u
u |
活动2.空气的对流
活动目标:
1.
2.
3.
4.
学生活动 |
指导要点 |
u
u
u
u
u
u
u |
u
u ① 注意避免蜡烛的火焰烧到卡纸。 ② 让学生思考哪一边代表热空气,哪一边代表冷空气?
u
u
u
u |
活动3.分析发生对流的原因
活动目标:
1.
2.
3.
学生活动 |
指导要点 |
u
u
u |
u ① 使用小号的垃圾袋和三个铁架台; ② 用酒精灯作为热源。
u
u |
活动4.热水的流动方向
活动目标:
1.
2.
学生活动 |
指导要点 |
u ① 琼脂的变化; ② 红色液体的移动方向。
u
u
u |
u ① 准备溶有高锰酸钾的琼脂块; ② 将琼脂块放置到烧杯底,并使它靠近烧杯壁(便于观察)。 ③ 在烧杯中慢慢地加入适量的水,然后用酒精灯在琼脂块下加热。
u |
活动5.水的对流
活动目标:
1.
2.
学生活动 |
指导要点 |
u ① 小水瓶中的热水进入烧杯中后的流动方向; ② 烧杯中的冷水进入小水瓶后的流动方向。
u |
u ① 准备容量20—30ml左右的小水瓶; ② 制作插有两支玻璃管的瓶塞时A管要高于B管且管的下段接近瓶口,B管的下段则接近瓶底。 ③ 加到小水瓶中的水一定要够热(温度高)。
u |
五.
【举例】活动工作纸(见附件)。
【说明】活动工作纸的内容是按活动顺序依次进行编排的,内容上与教科书具有一定的互补作用,教师在授课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设计进行重新筛选和编排。
活动1. 热空气的移动方向
问题:空气受热后向哪个方向移动?
假设:空气受热后向__________ (上/下)移动。
实验步骤:
1.
2.
http://s15/small/5060f00fga1b86ccf99be&690
http://s10/small/5060f00fga1b86cfd7359&690
http://s14/small/5060f00fga1b86d696b7d&690
http://s5/small/5060f00fga1b86df52764&690
自下而上吹气时螺旋的转动方向标注在图2上。
3.
u
向上?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蚊香 |
图4 |
图5 |
活动2.空气的对流
1.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3.分析发生对流的原因
选择填空
供选答案:冷空气、热空气、受热、变冷。
v
图6 |
对流 |
密度变 |
密度变 |
热在空气中主要以
活动4.热水的流动方向
1.
图7 |
2.
3.
图8 |
A |
B |
红色热水 |
无色冷水 |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