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测试答案(2017年安徽干部教育在线必修课)
(2017-01-10 10:18:44)| 分类: 安徽干部教育在线学习测试答案 |
|
试卷名称: |
《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测试答案(2017年安徽干部教育在线必修课) |
||
|
考试人员: |
滕修福 [滕修福] |
||
|
提交日期: |
2017-01-10 |
考试用时: |
6分钟10秒 |
|
考试得分: |
100 |
未评分试题: |
0 |
|
答对试题数: |
20 |
正确率: |
100% |
|
单选题: |
共10题,正确10题 |
多选题: |
共5题,正确5题 |
|
判断题: |
共5题,正确5题 |
问答题: |
共0题,正确0题 |
|
1 |
监管、服务等属于( )。(分值:4.0/得分:4.0) |
||
|
|
A.治理结构体系 |
||
|
|
B.治理功能体系 |
||
|
|
C.治理制度体系 |
||
|
|
D.治理运行体系 |
||
|
2 |
我国的法律具有( )等特点。(分值:4.0/得分:4.0) |
||
|
|
A.程序法多,实体法少 |
||
|
|
B.程序法多,实体法多 |
||
|
|
C.程序法少,实体法少 |
||
|
|
D.程序法少,实体法多 |
||
|
3 |
( )即公私合作模式。(分值:4.0/得分:4.0) |
||
|
|
A.TTT模式 |
||
|
|
B.TPT模式 |
||
|
|
C.PPP模式 |
||
|
|
D.PPT模式 |
||
|
4 |
政府和市场职能错位包括用( )手段管理完全可以纳入市场交易的商业性资源资产。(分值:4.0/得分:4.0) |
||
|
|
A.法制手段 |
||
|
|
B.经济手段 |
||
|
|
C.政治手段 |
||
|
|
D.行政审批手段 |
||
|
5 |
我国在环境治理体系建设方面,基本形成了( )的机构体系。(分值:4.0/得分:4.0) |
||
|
|
A.两层两级 |
||
|
|
B.两层三级 |
||
|
|
C.两层四级 |
||
|
|
D.两层六级 |
||
|
6 |
要强化对服务业和消费领域环境问题的规范,特别是要把( )引入环保法律。(分值:4.0/得分:4.0) |
||
|
|
A.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
||
|
|
B.消费者责任延伸制度 |
||
|
|
C.流通者责任延伸制度 |
||
|
|
D.监管者责任延伸制度 |
||
|
7 |
综合经济部门、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和环境管理部门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 )现象。(分值:4.0/得分:4.0) |
||
|
|
A.依法打架 |
||
|
|
B.合作共赢 |
||
|
|
C.相互监督 |
||
|
|
D.多元共治 |
||
|
8 |
生态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形成( )。(分值:4.0/得分:4.0) |
||
|
|
A.三大部门板块 |
||
|
|
B.四大部门板块 |
||
|
|
C.五大部门板块 |
||
|
|
D.六大部门板块 |
||
|
9 |
good governance 叫做( )。(分值:4.0/得分:4.0) |
||
|
|
A.管制 |
||
|
|
B.法制 |
||
|
|
C.法治 |
||
|
|
D.善治 |
||
|
10 |
大量的企业向园区集中,因此要在园区推进( )。(分值:4.0/得分:4.0) |
||
|
|
A.生态工业学 |
||
|
|
B.工业生态学 |
||
|
|
C.生态经济学 |
||
|
|
D.经济生态学 |
||
|
11 |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是指生产者要对( )产生的污染负责。(分值:6.0/得分:6.0) |
||
|
|
A.生产过程中 |
||
|
|
B.生产出来的产品 |
||
|
|
C.消费过程中 |
||
|
|
D.设计过程中 |
||
|
12 |
我国目前问题包括( )(分值:6.0/得分:6.0) |
||
|
|
A.结构性污染问题突出 |
||
|
|
B.城市生活污染加剧 |
||
|
|
C.农村环境污染严重 |
||
|
|
D.环境事故多变 |
||
|
13 |
治理体系的范围包括( )等。(分值:6.0/得分:6.0) |
||
|
|
A.治理结构体系 |
||
|
|
B.治理功能体系 |
||
|
|
C.治理制度体系 |
||
|
|
D.治理方法体系 |
||
|
14 |
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在手段上要推动( )手段相结合(分值:6.0/得分:6.0) |
||
|
|
A.强制性 |
||
|
|
B.市场化 |
||
|
|
C.自愿性 |
||
|
|
D.主动性 |
||
|
15 |
独立监测体系的监测机构包括( )。(分值:6.0/得分:6.0) |
||
|
|
A.NGO |
||
|
|
B.政府监察部门 |
||
|
|
C.公众 |
||
|
|
D.媒体 |
||
|
16 |
我国生态环境体制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政府和市场只能错位,片面强调应用行政手段。(分值:6.0/得分:6.0) |
||
|
|
否 |
||
|
|
是 |
||
|
17 |
多利益主体的情况下,企业、政府、公众三者合力来进行环境治理,形成朋友关系。(分值:6.0/得分:6.0) |
||
|
|
否 |
||
|
|
是 |
||
|
18 |
当前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是一些污染物排放指标开始回落,但整体仍在恶化。(分值:6.0/得分:6.0) |
||
|
|
否 |
||
|
|
是 |
||
|
19 |
中国传统环境问题解决的比较好,面临的是一些新的环境问题。(分值:6.0/得分:6.0) |
||
|
|
否 |
||
|
|
是 |
||
|
20 |
目前,我国环境保险制度推行速度比较快。(分值:6.0/得分:6.0) |
||
|
|
否 |
||
|
|
是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