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在班级日常行规管理上的方法

(2009-01-07 10:38:04)
标签:

班主任

德育

教育

杂谈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是个决策者,而不再是执行者”,所以对于班级管理,我们不能“一手包办”,也不能“放任自流”,而应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全体参与;以教师为主导,宏观调控的合作关系,建立一套自律的班级管理模式。在此观念指导下,我对学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收到了一定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 竞选演讲,明确班委职责

要想实现学生自主管理,首先要具备一套得力的班委成员。所以在班委成员的组建上,我采取了同学自愿报名,鼓励全班参与的竞选演讲形式。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而且可以让同学们大胆展示自我。在竞选演讲中,选手必须要阐明履行职责、工作方法、特长优势、具体目标,以便接受全体同学的监督,同时也能加深老师同学对他的了解,以便分配适宜的工作。竞选演讲完毕,要求全体同学参考竞选者的平时表现及演讲情况仔细斟酌,选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班委成员。由于班委成员是尊重学生意愿,民主选举产生,而非班主任指定,所以必然会得到绝大多数同学的积极拥护,而那些少数也就只能服从多数了。明确各自职责后,班委成员就可走马上任,参与班级管理了。为给班委成员增加压力,增强责任感,全班同学对这支队伍进行监督,不负责者则随时更换,这不但给了在任者以危机感,促使其加倍努力工作,同时也给其他同学创造了机会,增强了他们积极进取的信心。

二、一人一(多)岗制

    我把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始终放在首位。为了吸引中队中的每一位队员都参与集体建设,每个队员都有自己的工作岗位,大到中队主席小到节电员,在我们的中队中人人都有服务他人,展示自己的机会。我的教育理念是:通过快乐中队的创建,让学生找到快乐,让中队的每一个队员成为快乐的主角。

三、实施行规积分卡管理制度

对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是班主任常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行为规范好否,是体现班级整体风貌的一个窗口。一个班级能否在各方面出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班级是否有良好的行为规范。针对班级现状,我认为班级行规教育必须建立具有班级特色的管理模式,日常行规管理,不能只是停留在简单的说教上,流于形式,必须要有制度、有反馈、有舆论,实行科学化管理,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  有制度

在班级中建立切实可行的行规管理制度,是班级管理规范化的体现。在刚接班之初,我便针对学生开学几周来出现的问题,组织学生在班会课上进行中学生行为规范大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接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对行为规范要求达成一种共识,大大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制定出了一份符合我班实际情况的班级行为规范。其中包含了日常言行、课堂纪律、学习方面、思想品行等诸方面的内容,并对每条进行量化,使每一位学生首先在意识上树立一种规范。

2、  有反馈

制度建立以后,还必须建立与之相配套的监督管理反馈体系。我班通过他荐和自荐相结合的方法产生了班级行规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成员共5人,均是在行规方面表现比较好的同学),分工负责对每位学生的在校表现情况进行量化打分(以记录扣分为主,每违反一条查出一次扣一分,对于学生在某些方面表现特别优秀的可适当加分,加分分值从1分到10分不等)并在班级中实行一周一评、一学期一汇总的评价制度。具体做法是:每天放学以前,班级行规管理委员会成员将打分情况交给班长汇总,每周班会课由班长宣布扣分和加分情况,不够之处提出一定的要求。一学期下来,将所有学生的扣分及加分累加起来纳入期末品德等第的考核的参考。行规评比分数进入班级前五名的同学才有资格参加“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否则,成绩再好也没有资格参选。学生将由过去的接受教育逐渐变为自我教育。

3、  有舆论

制度虽然在班级行规管理中有重要作用,但对极少数行为习惯极差,屡教不改的学生来说效果不大。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及时表扬、及时批评,善于掌握和运用舆论工具,采用队会、班会、演讲、讨论等多种形式进行行规宣传教育。另外,在我班还有一本专门的值日班长记录本,通过及时表扬先进,在班级中形成了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学生的行为规范由他律的过程变成自律的过程。

当然,学生的行为规范会有反复,对学生的行规教育是班主任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作为新世纪的班主任,我们应不断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敢于实践,勇于探索,力争在学生的行规教育管理中能有新的突破。

除了共性的东西以外,我觉得班主任还应善于挖掘自身的特点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和教育我们的学生,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带出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班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