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学反思教育 |
分类: 反思改进 |
师:进才北校举行遥控模型赛车比赛,有两辆赛车分别沿边长为3米的正方形和直径为3米的圆形赛道进行比赛。如果它们同时、同速从一点出发,那么谁先回到原出发点?
学生1:走正方形的先回到出发点。
学生2:走圆形的先回到出发点。
师:你是怎么判断谁先回到出发点的?
生3:比较正方形和圆的周长,谁的周长大,谁就先回到出发点。
师:我们怎么来求出圆形的周长呢?
……
(上课前,我通知学生准备了一些圆形物件,还有细绳、直尺、三角尺等)
师:请同学们根据手头的工具测量自备的圆形学具的周长。量出结果后,可以同桌间相互交流各自的测量方法。
学生1:杯底的周长是……
学生2:一元硬币的周长是……
……
师:谁能说说,测量这些圆形学具周长的方法?
学生3;用细绳绕圆形一周,再量出细线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
学生4:还可用滚动的方法,在刻度尺上记下圆形学具滚动一周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
师:说得非常好。当我们要做的事不能直接完成时,就将要做的事转化为我们能够做的事来完成,是一种重要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上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同学提到的绳测法和滚动法体现了我们数学中化曲为直的思想。
(教师及时对学生加以肯定鼓励,可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及时将学生的做法上升为方法,渗透了数学的化归思想,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
师:摩天轮、钟楼上的钟也能用上述方法来测量周长吗?为什么?
学生:不能,因为摩天轮太大了。
学生:钟楼上的钟也不能,因为太高了。
师:有没有其他办法求出这些圆形的周长呢?
(设置这个问题就是要引导学生探究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师:为了寻找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我们完成下面的工作单。
——工作单——
探究练习:请同学们根据刚才测量的结果填入下表,并进一步量出这些圆形的直径(半径),观察并思考圆的周长与直径(半径)有怎样的关系?
圆的直径 |
圆的周长 |
周长与直径的倍数关系 |
|
|
|
|
|
|
|
|
|
|
|
|
活动化、个性化,让学生在做中学是课堂发展的重要趋势。我在教学中设计这个环节,让学生在动手中自主建立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就是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做”数学,演绎数学。我这样处理教材,充分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兴趣盎然,体验到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先自己探索,然后和同桌交流,思维相当活跃,既加深了对圆的周长的认识,又体验了圆周长计算公式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力,还渗透了数学思想,培养了学生合作的精神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