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蒙创作《青春万岁》时的社会背景

(2008-03-30 14:39:54)
标签:

王蒙

青春万岁

社会背景

王蒙创作《青春万岁》时的社会背景

   《青春万岁》写于1953年,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四年,而作者王蒙才十九岁。http://images.blogcn.com/2008/3/31/5/inkstone100,20080331170918705.jpg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新中国刚刚成立,近百年来,中国人第一次感到自己翻身做了国家主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骄傲与自豪溢于言表,人们无不沉浸在新国家诞生的欢乐中,整个社会洋溢着乐观主义和理想主义,对新中国未来和新生活充满憧憬的激情。

    古老的中华民族在那个时刻无处不洋溢青春气息——“凡是能开的花,全在开放;凡是能唱的鸟,全在歌唱”。当时的文学,特别是诗歌,充满激情、充满朝气,那时的诗风回荡着纯真、激昂和浪漫气息。

    年轻的王蒙亲眼看到了旧中国的崩溃和新中国的建立,此时他和所有的青年一样充满了一种希望,坚信我们国家立刻就能繁荣昌盛起来。那时候的这种自豪、这种喜悦虽然有很多幼稚、天真,把社会想得太简单,但的确都是发自内心的。那时的人们哪怕是几分钱买一块糖,但是就觉得自己享受到了人民创造出来的一种财富,一个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所创造出来的财富。

   王蒙意识到“在1953年,我已经感到这样一代青年人是难以重复地再现了的。我要表现他们,描写他们。”在这种特殊含义背景下,王蒙创作了具有“浪漫主义的时代赞歌”的长篇小说《青春万岁》。传达着新中国第一代青年人对新生对未来的渴望,体现了那一代人对青春的向往和满怀激情的述说。http://images.blogcn.com/2008/3/30/7/inkstone100,20080330192000199.jpg

    作为小说《青春万岁》放在扉页上的序诗,诗歌《青春万岁》也同样洋溢着对新中国、对未来、对新生活充满憧憬的乐观主义和理想主义。同整部小说一样,全诗写满了那个时代的青年人特有的燃烧的、沸腾的激情,成为那个时代青年的理想宣言。展示了那个时代青年人特有的献身祖国、建设祖国的自豪与责任、豪情与壮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