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游家乡的小浪底

(2010-12-30 18:53:37)
标签:

原创

再游

家乡

小浪底

散文

摄影

旅游

再游家乡的小浪底

    济源是我的家乡,小浪底黄河水利枢纽就在我的家乡。

    在小浪底工程建设期间我就多次前往采风,创作出了一幅《小浪底大坝》国画。如今小浪底工程已运行十年了,我应一位中国作协朋友之邀,再次前往采风。

     12月28日,久旱未雪的小浪底风和日丽,气温在10℃以上。我们在景区领导的特殊照顾下,驱车直驰小浪底水库大坝顶上。

    小浪底大坝很特别,不是钢筋混凝土的,而是粘土斜心墙堆石坝。大坝主要由红色砂石构成,在青山绿水的拱卫中分外醒目。这座高154米、长1317米的红色大坝锁住了肆虐千年的黄龙,开创了从此安澜的历史新篇。

     在大坝上眺望,上游群山如黛,万顷碧水如镜,渔帆点点,游艇如梭;下流是配套工程栖霞院水库,亦是两岸青山夹一水,波光鳞鳞,波澜壮阔。

     大坝脚下是风光旖旎的小浪底工程公园,在萧瑟的冬季依然风景如画,铁索桥、廊榭亭台、雕塑、湖水、绿树,尽收眼底。地下发电厂看不见,但见北岸山头电塔耸立、电线凌空;电厂的六个出水闸门全开,发电余水奔涌而出。不是排洪季节,泄洪洞旗息鼓,消波池风平浪静,鸥鸟翻飞。此时虽然不能领略到泄洪时那水柱喷射、山谷轰鸣、震耳欲聋的雄壮,却也体会到了黄河降服、安澜宁静的和谐。

    驶下大坝,我们走过晃晃悠悠的铁索桥,游览工程公园。在大坝上尽揽无余的公园,走了半天也转不完。远观小小的工程雕塑,到跟前时才能感到它的高大与宏伟。三根巨柱擎起一块巨石,代表投资方、施工方和监理方同心协力完成了这一举世瞩目、创造了世界水利史上11项纪录的伟大工程。

    公园里有个黄河微缩景观区,浓缩了黄河从青海发源地到入海口长达5000多公里沿岸的风貌,蕴涵着历史的沧桑。

    公园中花草树木连绵,在寒冬中也绿茵浓郁。令我惊喜的是有块腊梅林,掩映在松柏林的青翠中,走近前,数十株腊梅正在怒放,一片金黄灿烂,阵阵馨香扑鼻。

    作家遐思无限,在心中构思着吟诵黄河的华美篇章;我也沉思遐想,一幅新的黄河安澜图渐渐清晰起来。

再游家乡的小浪底这座铁索桥是进入小浪底工程公园的必经之路,走上去颤悠悠的。
再游家乡的小浪底公园中的雕塑群分别表现了小浪底工程参与各方的企业精神。
再游家乡的小浪底公园的西南角有个清澈的小湖,湖中有个小岛。
再游家乡的小浪底寒冬里,这儿绿意葱茏。
再游家乡的小浪底腊梅正在怒放,一片灿黄,阵阵馨香。
网友诗笺
腊梅正怒放,偶见花色黄。
张静休闲时,靓影炫几张。
                  ——岸边芦苇
虎归山林玉兔来,辞旧迎新腊梅开。
岁尾再访小浪底,安澜黄河漾脑海。

                          ——海阔天空

 七绝    辞旧感怀之晨访别咏      
辞别旧岁画应殊 ,晨访金博觅却无 
乡土牵情归故里 。黄河坝上赏宏图 

                         ——枫林秋韵

举世闻名小浪底,碧水如镜照日月。
黄梅红梅正怒放,济源故里迎新岁。
                        ——匡振甲

赠  
卿如百合傍疏篱,    咏絮情怀世所奇。
想得日高张静在,    小窗幽意浪底情。

                          ——关公铜雕集团 

小浪底
库面平湖水中镜,开闸激浪飞龙起。
黄河又添一大坝,壮我华夏小浪底。

                            ——刘宁亚 
 赞张静
画坛奇女属张静,人美文佳画风新。
妙笔生辉人人赞,翰墨浓浓寄深情!

                       ——袁广山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