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成长点滴用责任督促成长育儿 |
分类: 家教札记 |
儿子打的第一份工是照料一盆石榴花,而我是儿子的老板。那一年,儿子刚刚五岁,正在上幼儿园的大班。
搬进新家以后,家里的阳台上开始摆满了花盆。其实也都是一些很常见的花卉:米兰、虎刺梅、兰花、鸡冠花之类的,后来又多了一盆石榴。
这盆石榴不是从市场上购买的,是我从一个朋友家移植的。朋友老刘家有两大盆石榴花,每年从夏天到深秋,两丛石榴都生长得枝繁叶茂,红红的石榴花开满枝头。两盆石榴就放在大门口的两侧,朋友们到老刘家玩时,第一眼看到的是这两盆石榴花,开口说的第一句话也常常是称赞这两盆花。
这种木本的花每年都从母株根部冒出很多的幼枝,而这些幼枝又非常容易成活:随便从母株的根部掰下一棵带根的幼枝,放到有土的地方就能成活。一次,我到老刘家玩时,从母株的根部掰了一枝带回家中,找了个花盆栽上,我们家就也有了一盆石榴花。
这株石榴在我家落户后,我把照顾它的任务交给了儿子,并给他讲定,如果照顾得好,每月有十块钱的零用钱。这就意味着他从此可以用自己的劳动“挣”钱花,而不用再向大人“要”零用钱。
石榴是喜光植物,且耐干旱,比较适合在楼房朝阳的阳台上栽种。即使主人一时半会地忘记照顾,轻易也不会死掉。把这工作交给五岁的儿子,完成起来不会让他太为难。
头一年,石榴花刚刚入盆,小苗的成长需要的照顾不是很多。照顾这盆花确实并没让孩子太操心,一般情况下也只是浇浇水;孩子的热情比较高,至于原因,与其说是在乎那每月十块钱的“工钱”,倒不如说是孩子天生的好奇。几乎每天从幼儿园放学回来,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去瞧瞧那盆花,需要浇水的时候就拿起小喷壶洒些水;不需要做管理工作时,孩子有时也会趴在花盆前瞅半天,有时甚至会喃喃地跟自己的“小宝贝”交流一番。后来,那盆花成了孩子非常在乎的牵挂,夏天的疾风暴雨天气,我们没想起时,孩子已经行动起来,把放在阳台上的花盆小心地搬到地上;秋天打过第一场霜时,那盆花也已经早早地被搬进家中。
第二年,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石榴枝条上生出了虫害。我和孩子一起查阅了有关的书,找到了防治的办法,从市场上购买一小瓶农药掺在水中,用花壶喷洒了几天,虫害很快消失了。第二件大事,到夏末秋初的时候,石榴的根部开始分蘖新枝。为了保证主干的更好发育,我和孩子商量后决定把新分蘖的幼枝剪掉。这以后,每年的病虫害防治和剪枝工作就由孩子自己独立完成。
第三年发生的“大事”就一件。前一年秋天的时候,我带着孩子到野外的一个杨树林里聚拢了一些落叶,然后把它们埋在一个土坑里,再用土封盖,后来几次浇水,沤制了一小堆今年要用的花肥;到了春天,给石榴换了土。孩子从此学会了给石榴换土。
第三年发生的“大事”也只有一件。春天时,给石榴换土时,发现石榴的根部发育太发达,虚根几乎在花盆的底部盘满。根据书本上的提示,我帮助孩子把石榴多余的虚根剪除掉,只保留主根和部分细根,然后再把石榴植入花盆。
第四年,生活发生变化,我们又一次乔迁新居。阳台上原先排放的几种花,也许是因为我照顾不得方,或是因为它们太娇气,虽经我亲自管理,有时还加上家中其他成员的照顾,却只剩下那盆石榴茁壮地成活下来,并跟主人们一起住进新家。
现在,照顾石榴的活儿已全由孩子独立完成。每年春天,在窗外的杉树枝上冒出第一批新芽时,一整套的管理工作早已经车轻驾熟的孩子就开始着手给那盆石榴换土、剪枝、剪除浮根,这件事成了他每年春天必定精心做好的功课之一。在这样的劳动中,孩子继续增长着知识,并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照顾一株花成长的乐趣和幸福。
如今,那一株石榴依然安静地生活在我家的阳台上。孩子坐在书桌前写作业,一抬头时就能看到它们。学习之余,孩子也像从前那样常常蹲到石榴前,有时是查看需要做的管理,有时就是观赏和休息。
石榴树还在长高,孩子也同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在以后的路上,他应该知道也不断地为自己的成长换土施肥、剪除杂枝、剪去浮根,像照顾一株石榴成长一样。
让孩子明白,生活中还有一个比他更弱小的生命,时刻在等待着他的精心呵护和照顾,这样的责任感、使命感,伴随着石榴的成长,也一点一点地在孩子的心中扎下了根。这些崇高、神圣的高尚情感的培养,对于孩子而言,应该远远比几年来从我的手中得到几百元的“工钱”来得宝贵得多,也有价值得多。
如今,那盆弱小的石榴已经长到一米多高,而孩子的身高也赶上并超过了我的身高。前不久,孩子用自己的“工钱”买了一个新花盆,重新又移植一株石榴,我想,这应该是几年前我在孩子的心中播种下的那枚美好的希望的种子冒出了新芽!
每一个新的生命诞生之初,都应该是一粒孕育着美丽花朵的花种。只要得到足够耐心、细心的照顾,最终,它们都能自然地开放出绚烂的花朵——炫耀自己,也答谢辛勤照顾它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