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rdeaux(波尔多):岂止只有葡萄酒?


标签:
波尔多世界文化遗产孟德斯鸠蒙田bordeaux |
分类: 2014年法国西南部之旅 |
- 波尔多是法国第五大城市,阿基坦-普瓦图-夏朗特-利穆赞(Région Aquitaine-Poitou-Charente-Limousin)大区的首府,同时也是吉伦特省(Gironde)的省会;
- 波尔多是法国战略核弹研究和物理实验的中心,拥有原子能研究中心和兆焦激光计划等许多高端技术机构;
- 历史上,波尔多曾经是英国的领土;
- 波尔多曾经三度成为法国的首都。1870年普法战争期间,由于普鲁士军队迫近图尔,法国政府第一次迁都波尔多。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14年8月德军迫近巴黎,法国政府第二次迁都波尔多。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40年6月,德军占领巴黎,法国政府先迁往图尔,继而第三次迁往波尔多。
- 波尔多是蒙田的故乡;
- 波尔多是孟德斯鸠的故乡;;
- 2007年6月28日,波尔多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呵呵,人生在世,可以的话,尽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吧。
Porte d'Aquitaine(阿基坦门)位于胜利广场的中心,是一座18世纪建筑,1931年被列为法国历史古迹。我们的波尔多一日游就从这里开始。
圣凯瑟琳街
圣凯瑟琳街其中一条横街见到了一座犹太教堂(Bordeaux Synagogue)。
Grosse Cloche(波尔多大钟门)
小街小巷里的另一座小教堂。

Cathédrale Saint-André
(圣安德列大主教教堂 )
教堂名字来源于十五世纪波尔多市大主教安德列(André)的名字。这位大主教于1430年成为波尔多市的大主教,1440年建了波尔多第一所大学,1458年逝世后安葬于此。我们本来要登教堂的塔楼的,不想人家前一星期刚刚遭遇雷暴,关闭了!望塔止步,无可奈何。也是,人生会有许多意料不到的事情,只能顺其自然了。幸亏后来登上了另一座圣米歇尔教堂的塔楼,有机会俯瞰波尔多城市容貌。

教堂附近的建筑物。她是谁?
Grand Théatre
de Bordeaux(波尔多大剧院
)由当时著名建筑师维克多·路易斯(1731年至1800年)设计,并凭这座建筑赢得罗马大奖。1780年4月17日开幕。是欧洲最古老的未被烧毁或需要重建的木框架歌剧院之一。我们当天本来按照一本旅游书的推介准备在城北的当代艺术博物馆餐厅午膳的,不想抵达后被告知餐厅早已经关闭了,只好临时改在这里午膳,还好,这里的食物没让人失望。
头盘轻爽 。
这边的特色菜之一是香煎鸭胸。本人的那道香煎鸭胸,油香四溢,虽然分量不少,也全吃光。
Esplanade des Quinconces
(康孔斯广场)及Girondins Monument (吉伦特派纪念碑) 网上资料说,康孔斯广场是波尔多、法国乃至欧洲有数的大广场之一,面积达12万平方米。其实本来我原计划是有心看看广场两端孟德斯鸠和蒙田的塑像的,但烈日当空,心想看了塑像也不见得就能搞清孟德斯鸠是如何构想出三权分立学说的,也搞不清楚蒙田如何能述古论今而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思想宝库,还是等以后有空在家里翻翻两位先贤的书算了,所以,只就近看了吉伦特派纪念碑。网上资料说,吉伦特派纪念碑建于1895年。法国大革命后,吉伦特派曾掌握政权,但在普法战争中被普鲁士军队打败而逐渐失势。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22名吉伦特党主要党员被当作战犯处决,后来,为了纪念这22名牺牲者,建成了这座纪念碑。
Place de la Bourse (波尔多交易所广场) 也是波尔多的著名地标。建于1730-1775年,广场周边拥有多座精美的18世纪建筑,包括交易所宫、波尔多工商会和国家海关博物馆。来到这里,过马路到加隆河(Garonne)边穿过Miroir d'eau (水镜)回望,景色更独特。
广场上的三女神喷泉安放于1869年。
过马路到加隆河(Garonne)边穿过Miroir
d'eau (水镜)回望,景色更美。
站在加隆河(Garonne)边,往北看。
往南看。
看对岸。
Porte Caihau(凯约门)
Pont de Pierre(皮埃尔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