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的博物馆时光--带孩子感受馆藏文化

(2014-08-08 01:20:35)
标签:

育儿

博物馆

馆藏文化

小米

亲子

分类: 米妈育儿经

  

  本文写于今年1月,为杂志约稿。

 

  带孩子逛博物馆

 

          文、图:微蓝栀子 

我们的博物馆时光--带孩子感受馆藏文化

 

  说到博物馆,人们或许会想到什么大英博物馆、卢浮宫博物馆之类,似乎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离孩子的世界就更遥远了。但其实不是这样的。在国内,就有许多适合带着孩子一起去参观的博物馆。

 

  为什么要带孩子去参观博物馆?


  博物馆里包罗万象或是专精某一个领域的那些馆藏文化,能让孩子近距离就接触到那些知识的奥妙,可以穿越时空、走向世界、飞向宇宙。科技、人文、艺术、自然……这些馆藏文化的力量,让人不能不佩服。尤其是这样的社科场馆,带给孩子的不仅是开阔的眼界,更有深远的知识熏陶与文化启蒙,足够让孩子在日后慢慢地消化吸收。


  对我们来说,还有另一重意义,那就是可以把我们在书中看到的内容,在博物馆中得以真实地呈现出来。每次小米在各式各样的博物馆里参观时,真会让我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我们正在知识的海洋中徜徉。


  所以,请多抽出一些时间,看看你的周围有什么博物馆,这就带孩子出发吧,去感受那些独特的馆藏文化。

 

  选择适合孩子的博物馆


  中国的博物馆其实有很多,从国宝级到私人收藏,各式各样的博物馆会让你眼花缭乱。那么要如何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博物馆,如何让博物馆能更吸引孩子呢?我个人觉得,应该从孩子的兴趣以及年龄特点出发,尽量为孩子选择一些可以互动、可以参与、可以体验的博物馆。


  总体上来说,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可以把博物馆分为以下几大类别:


  1、综合类博物馆


  如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等,属于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馆藏文化十分地丰富,并常会举办各种大型的,或以历史为脉络,或以艺术为主题的展览。


  国家博物馆里的常设基本陈列有《古代中国》、《复兴之路》等,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课堂,展出的那些顶级文物常常出现在历史教科书中。常设的专题陈列则包含了古代青铜器艺术、古代瓷器艺术、古代玉器艺术等历史文化韵味厚重的馆藏艺术。而最吸引我们的,则是国博会不定期推出特展、临展、国际交流展等,比如我们就带小米去国博看过来自意大利的相当经典的《佛罗伦萨与文艺复兴:名家名作展》。


  首都博物馆则主要是以古都北京的历史文化、城建、老北京民俗展等主题为基本陈列,展现了恢宏壮丽的北京文化及不断递升并走向辉煌的都城发展史。最大的亮点就是馆内常年举办专题讲座、少儿主题活动、动手体验项目、互动多媒体项目等,可以让孩子更好地参与其中,从而有着更深的体验。


  像这类的综合性大型博物馆,因为内容实在太过庞大丰富,不可能一次就逛完。建议可以将展览的主题进行拆分,根据孩子的兴趣,一次只参观一个主题展览,这样更有利于孩子的吸收,同时也可以向他们传达这样的一个信息:博物馆是一个知识的海洋,是可以常常来此徜徉学习的地方。比如我们去国家博物馆参观《佛罗伦萨与文艺复兴:名家名作展》,就是因为小米看了绘本《凯蒂的名画奇遇》系列之《凯蒂和蒙娜丽莎——文艺复兴时期名画》,通过观看展览,让她能够和绘本中的故事结合起来,更直观地去感受文艺复兴时期的画风。而在福建省博物院,小米最喜欢的则是在恐龙馆里呆着。

 

  2、人文历史类博物馆


  这一类的博物馆,最大的特点就是以人文、历史为专题,不仅带给我们历史的见证,更能在历史的背后,感受人文的发展魅力。仅仅是我们去过的博物馆,就有故宫博物馆、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北京民俗博物馆、南京民俗博物馆、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天津瓷房子博物馆等。对于孩子来说,历史可能会稍微沉重了些,又或者遥远了些,但历史背后的人文,会是孩子感兴趣的一个点,尤其是一些民俗主题展,更会让孩子对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比如剪纸、核雕、版画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些,都是中国渊源久远的文化传承,也是我们需要带给孩子的文化启蒙。

 

  3、文化艺术类博物馆


  艺术是需要去感知的,我一直都很羡慕国外的那些孩子可以很自由地在那些名馆中,去观赏那些名画,就像绘本《凯蒂的名画奇遇》中所描绘的一样,凯蒂的周末时间常常就是在美术馆中消耗而过的。当然,绘本中的故事很神奇,但毫无疑问,常去美术馆或是文化艺术类的博物馆走走、看看,开阔开阔眼界,能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审美观念以及对艺术的感悟力。发现美、感受美,这是最重要的。而其实,在国内,我们也不乏这样专业的、艺术的博物馆,比如中国美术馆、中国现代文学馆、炎黄艺术馆、中国电影博物馆、苏州评弹博物馆、上海现代儿童美术馆等。

 

  4、自然科学类博物馆


  对于孩子来说,可能这一类的博物馆,是最吸引他们的,因为可以去感受大自然、可以看到几百万年前的古生物,尽管那只是一个标本,可以看到各类专题学科的发展,比如飞机发展历史、火车的发展历史、船政的历史,更可以通过那些富含了科学性、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展览,学习到许多科学知识。


  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主要有:国家动物博物馆、中国地质博物馆、北京天文馆、北京自然博物馆、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铁道博物馆、中国航空博物馆、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索尼探梦科技馆等,一一数来,都是小米超感兴趣的,尤其是中国科学技术馆。这类博物馆最大的特点,就是通常都会提供孩子互动或参与的环节,让孩子在实践中体验自然、科技知识,这无疑是最受孩子欢迎的。比如国家动物博物馆组织的“博物馆奇妙夜”活动,邀请孩子夜宿博物馆,帐篷就布置在展厅内,帐篷外就有动物守候,可以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举着手电筒去寻找那些动物标本,很有一种探险的味道;自然博物馆组织过自然体验活动,让孩子们跟着约瑟夫•克奈尔的《与孩子共享自然》一书,充分地打开五感(视、听、触、嗅、味),去体会大自然其他生物生命的精彩;更别提天文馆、科技馆里那些让孩子全情投入的各种天文知识、科技知识体验环节了。

 

  带孩子逛博物馆的实战经验和收获

 

  我喜欢带着小米参观博物馆,有的人可能觉得很乏味,可是博物馆里有许多你所不知道的知识,以各种具象的图片、实物、模型,有的甚至配上光影效果表现出来,比单纯地看书本更能吸引孩子。所以我们一直在坚持着,一年参观几次博物馆,即使是到其他地方旅游,也尽可能地会安排参观当地博物馆的环节。

 

  1、国家动物博物馆小米游学记


  这应该算是小米的第一次博物馆之旅,而她的馆藏文化游学记始于两岁多。在最初带她进入动物博物馆时,我本还有些担心,看到这些动物标本,小米会害怕吗?没想到人家看得相当认真,时不时就指着标本问问题。而记忆最深的,是我们走到最后一个展区时,看到了展区的电视里一直在播放一则关于老虎被猎杀的宣传片,小米就一直问我,为什么坏人要杀老虎啊?我说因为老虎的皮毛很漂亮,又暖和,他们为了得到老虎的皮就要杀老虎。在你很喜欢看的《巴巴爸爸》中,巴巴爸爸一家不就救下了那些被捕猎的动物吗?小米同学若有所思。当我们看到一面墙上贴着“写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老虎日’”的申请信,信上有很多小朋友的签名时,我读了一遍给小米听,告诉她,这是让大家不要再杀害老虎的信,你也可以在上面签下你的名字。于是两岁的小米同学认认真真地找了个地方,写下了“小”字——这是两岁的她唯一会写的字。

我们的博物馆时光--带孩子感受馆藏文化

      而在小米6岁多时,我们还参加了国家动物博物馆举办的“博物馆奇妙夜”活动,带上手电筒,近距离地去观察那些动物标本。当光线集中在某一个动物标本身上时,孩子们的眼光也跟着凝聚到了这只标本的身上。在手电筒的聚焦之下,平时没怎么注意的细节似乎也如在放大镜之下般被放大、被关注了。会害怕吗?一点儿也不。耳边听着那些平日里不太可能听到的详细解说,根据这些解说去仔细观察那些特征,而手电筒的光亮,更是让孩子们有一种神秘又兴奋的游戏感,哪还会害怕?至少,小米同学基本是趴在橱窗前,一个个看过去的。当然,最奇妙的还是可以在博物馆的任一个展厅里选择安营扎寨的地方,支起帐篷,打开睡袋,睡在这些标本的身边......

我们的博物馆时光--带孩子感受馆藏文化

  2、中国科技馆小米游学记


  说到专业的科技馆,那就得属中国科技馆了。这个包罗万象的科技馆,除了介绍科技知识外,还把这些知识都寓在了有趣的玩乐之中。所以,如果孩子想要玩,你又想让孩子不要仅仅是玩,但又想让孩子玩得开心的话,那就去中国科技馆吧!


  一进科技馆的大厅,就会被天花板上那大型的球阵给吸引住,尤其这球阵还会不停地变换排列组合。于是小米同学仰着头看了许久。等从科技馆玩了一天之后出来,又是看了许久。科技馆内设有“科学乐园”、“华夏之光”、“探索与发现”、“科技与生活”、“挑战与未来”五大主题展厅、公共空间展示区及球幕影院、巨幕影院、动感影院、4D影院等4个特效影院,其中球幕影院兼具穹幕电影放映和天象演示两种功能。这儿的科技游戏项目诸多,适合不同年龄层次的孩子,比如拔萝卜、建筑工地等就比较适合低龄宝宝,尤其是拔萝卜,别看这个项目很幼稚,可不管多大的孩子都会乐此不疲地来拔啊拔!因为其中有的萝卜还真是不好拔,沉得需要几个孩子一起使劲,这就考验大家的配合度了。此外还有攀爬、躲避雷电、烟雾逃生、地震模拟......尤其是那个烟雾逃生,小米是带着我们一遍又一遍地跑……

我们的博物馆时光--带孩子感受馆藏文化


  小米对科技馆的热爱,那是没得说的,只要是周末,就总会央求我们,再去科技馆玩吧!尤其暑假再去时发现又有一些适合夏天玩的项目,比如制造泡泡等,是她在冬天时没有玩过的,那就更是念念不忘了。好在,科技馆的票价也便宜,真算得上是最物美价兼的游乐场了。

 

  3、索尼探梦科技馆小米游学记


  索尼探梦科技馆,据说是索尼公司在全球第一家以“光”与“声音”为主题的公益性科普场馆。  在这儿的每个关于“光”和“声音”的环节,都有详细的视频介绍,告诉你怎么通过小实验,来探寻“光”和“声音”的秘密,并为你揭晓答案。比如为什么影子会有两个,还是不同颜色的呢?秘密就在于身后天花板上的配置的红、绿、蓝三色灯里。用这3种颜色的光就可以得到各种各样颜色的光。例如,将蓝光与红光结合,就可以得到紫红色的光。如果再加上绿色光,就变成了白色光。而实际上,白色光就是由红、蓝、绿三色光组成的。这就是光的三原色。当这三种颜色分开时,或者挡住其中一种光时,出现的影子就有不同的颜色了。


  相比起来,小米更喜欢“声音”的展厅,尤其是那些相关的小游戏,比如一个可以自己编曲的小游戏,闪亮的光点会在屏幕上通过箭头串来串去,同时根据箭头行进的方向形成乐谱。你可以通过改变箭头的方向来编一首属于自己的曲子。原本这就很吸引小米了,后来在旁边屏幕上的小朋友不小心把那个屏幕上的光点也引到了小米玩的屏幕上,于是最后就成了一个命题游戏――如何把屏幕上的光点引到另一个屏幕上去;又比如“声音花园“里每个声柱都有不同的声音,有的可能是你从来就没留意过的,需要你细心地去捕捉、去辨认。小米就这样奔跑在那声音花园中,侧耳倾听,并细细地去分辨,水流的声音是什么样的,风吹过的声音是什么样的,还瀑布的声音、虫鸣的声音……

我们的博物馆时光--带孩子感受馆藏文化

  4、北京天文馆小米游学记


  北京天文馆主要通过人造星空模拟表演,通过天文知识展览、天文观测等形式,引导和培养孩子对星空、天文知识的的兴趣和爱好。小米3岁时去过天文馆,看到日月食天象演示仪中那个地球围着太阳转、月亮围着地球转的模型,小人儿相当的高兴,因为这大概是她唯一知道的天文知识了,看起来就特别亲切;也看了一部叫做《空间时代的曙光》的天文电影,因为球形屏幕是在头顶,我们都是仰着头看的,时不时就觉得好象置身于浩瀚星空之中。直到现在,还对那银河系、蓝色的地球、荒芜的月球、穿着厚厚衣服的宇航员印象深刻。趁着她对这些感兴趣,再找来《探索》里关于星空的DVD给她这么一看,有关星空、宇宙的秘密,轻松就在脑子里扎根了。

我们的博物馆时光--带孩子感受馆藏文化

 

 

  5、南京民俗博物馆小米游学记


  在南京,如果你问民俗博物馆,可能不会有人知道具体地点在哪。如果你问甘熙故居,可能有少部分人知道。如果你问甘家大院,知道的人又会更多一些。而甘熙故居还有另外一个叫法,俗称“九十九间半”。这儿除了以其宅第建筑闻名之外,还有另一个原因,它是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所在地。而我们也是冲着这一点,在南京旅游时,特意来到了这儿。据说馆内的“金陵工巧”展区云集了南京地区二十多位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此表演传统手工绝活、民俗展示。但是遗憾的是,不知是否因为游人稀少的缘故,大部分的民俗工艺展示,比如制作小提琴、剪纸、制作绒花、扇面作画等都无人坐阵,说是只对团体游客展示,不接待散客。这让我们一度失望至极。比如一个展厅里空有一座织机摆放着。一旁有专文介绍,是为“缂丝”的一种工艺,又称“刻丝”,是中国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的欣赏装饰性丝织品。这是一种经彩纬显现花纹,形成花纹边界,具有犹如雕琢缕刻的效果。关于缂丝有很多的文字介绍,特别是其独特的不同于刺绣和织锦的编织方法更让我们好奇,真希望能有真人秀给我们看看,好了解一下这神奇的缂丝啊!


  所幸的是,在我们参观的最后一个院子里,看到了几个民间工艺:彩绘葫芦、木雕、核雕、陀螺制造等,相当地有特色。彩绘葫芦的老人还非常地热情,看到小米扒着桌子看他画葫芦,乐呵呵地就开始介绍这葫芦画了。彩绘葫芦,是个慢工细活,即使是最简单的一只小猪,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完工的。所以老人告诉我们,如果想要现场定制自己想要的图案,是不可能的,因为你没有时间在那儿等待。

我们的博物馆时光--带孩子感受馆藏文化


  不能一一看过那些“金陵工巧”,可谓是一种深深的遗憾。这或许也正是国内一些不算顶级的博物馆所面临的问题,参观的游客稀少,要如何才能把博物馆维持下去,并带给孩子更多的文化知识启迪?

 

        6、福建博物院小米游学记

 

  福建博物院是集文物保护、文物考古、历史、自然标本、艺术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馆中的基本陈列包括了福建古代文明之光、福建近代风云,尤其是船政文化、福建戏曲大观、工艺藏珍、福建古代外销瓷、积翠园艺术馆,以及以恐龙世界、动物万象为主题的自然馆陈列展。尤其是恐龙世界,模拟了古生态环境,一进馆中就是大型的恐龙化石,一展恐龙在中生代称霸地球的雄姿。寒假时,小米独自回福州,常常由米姥姥带领着到福建省博物院去看这些展览。要说小米游历过的那么多博物馆,应该就属福建省博物院是她反复看过数次,并且总看不厌的,尤其是自然馆里的恐龙世界,每次去,都要直奔这儿,更是以小导游的身份,在我也回福州时,带着我一个个陈列看过去。馆藏文化的启蒙,在此得到了最佳的展现。

我们的博物馆时光--带孩子感受馆藏文化

  还有那铁道博物馆、航空博物馆、电影博物馆、船政文化博物馆......每一次的探寻,都是一次眼界的开阔,馆藏文化的洗礼。而这些博物馆,一次两次真的不够!不再一一列举了,具体的请看文章后所附的相关博文,和小米一起去感受那独特的馆藏文化吧!

 

附:更多小米的博物馆之旅

我们的博物馆时光--带孩子感受馆藏文化 我们的博物馆时光--带孩子感受馆藏文化 我们的博物馆时光--带孩子感受馆藏文化我们的博物馆时光--带孩子感受馆藏文化我们的博物馆时光--带孩子感受馆藏文化
   博物馆奇妙夜     美术馆与时代同行    国博艺术之旅    中国科技馆、索尼探梦,科技之行

国博艺术之旅:感受《凯蒂的名画奇遇》  福州记忆3: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叹海上军魂  福州记忆3: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叹海上军魂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叹海上军魂 中国航空博物馆:书写在蓝天上的历史   探访铁道博物馆,感受百年沧桑

 

福州记忆3: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叹海上军魂  福州记忆3: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叹海上军魂  福州记忆3: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叹海上军魂 
上海沧桑: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   南京:甘家大院里的民俗博物馆  海淀公共安全馆:体验灾难学会自救

 

福州记忆3: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叹海上军魂  福州记忆3: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叹海上军魂    福州记忆3: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叹海上军魂 
  福州记忆3: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叹海上军魂 北京天文馆:探秘星空 福州记忆3: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叹海上军魂  豆豆家科技馆:以科技的名义玩乐 福州记忆3: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叹海上军魂 动物博物馆:博物馆开端之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