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4日 小米5岁11个月15天。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或许有很多人像我一样,因为这一句话,而喜欢上沈从文,又因为他的《边城》,而喜欢上了凤凰。
有许多人因为怀揣着这样的情结,到凤凰去寻找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却失望而归;也有许多人像我一样,在凤凰流连忘返,只觉那山水如歌,边城温柔。凤凰带给人的感觉,有点像丽江,因为名声在外,人气居高不下,而让人觉得失了沈从文笔下的宁静,却又因为它的独特,而让人来了就会爱上,哪怕是它的喧嚣,哪怕是它的商业化,哪怕是它的从众化,只要你愿意花时间去读它,就会被它征服。
国庆长假里,和小米去了一趟凤凰,在那儿呆了整三天三夜,凤凰的景点一个没去,就和小米对着那一江水,闲逛、发呆、寻找美食,随心而走,随倦而停,在这样的心境中,感受独特的,如诗歌一般的凤凰。

一座青山抱古城,一沱江水绕城过,一排小巧吊脚楼,一道风雨古城墙......这一切,都美到极致,才有了沈从文的边城,将他魂牵梦系的故土描绘得如诗如画、荡气回肠。

应该是在沈从文先生的笔下,在那篇著名的《边城》中,将湘西特色的吊脚楼展现给了世人:“贯串各个码头有一条河街,人家房子多一半着陆,一半在水,因为余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设有吊脚楼……”所以,当你来到了凤凰,就一定会去寻找那些已经为数不多的吊脚楼。

就是这一根根柱子,撑起了水边的房子,也撑起了凤凰的人文景致。其实中国古代的民居,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大课题。古人是多么地智慧,不同的地域,就会有不同的适应当地自然状态的一种民居建筑方式,比如凤凰的吊脚楼、福建南靖的土楼、北京的四合院、安徽的马头墙、西塘的美人榻等等,相比起现代的那些“土豪”建筑、令人发指的某报社建筑,这些传统的民居,适用的同时,又给我们带来了一道真正的不一般的风景。

其实现在的凤凰古城里,真正的吊脚楼,也已经为数不多了。基本就集中在虹桥左右。而这儿,也就成为了凤凰最热闹的中心景区。

不知道是节假里才有的,还是平日里也有,反正我们在凤凰的那几天里,一个雷打不动的节目,就是到虹桥附近,找一个临水的餐馆,边吃饭,边看沱江上船来船往,边听虹桥下,那苗女甜美的歌声。每一曲结束时,都会加以“哟喂”两声,以示这首歌结束,如果你想对歌的话,就可以开始接着唱了。当然,基本上大家都是在听她唱,而小米听到后来,就索性趴在窗口,对着姑娘大喊“嗨”,直到人姑娘抬头挥手和她打招呼为止。热情奔放的小米同学,这个自来熟的“嗨”,是从西塘一直延续到了凤凰啊!

撇去吊脚楼的独特,这一江、一岸,往来穿梭的游船,似乎就让你一下回到了江南的水乡。朋友说,有那么一个仿佛,凤凰看起来就象是大一号的乌镇或者西塘。西塘相对来说,还是更小家碧玉一些,而从这个角度拍过去的凤凰,还真有点象是乌镇。

其实,和乌镇一样,凤凰也是我的一个情结。其实在十年前,我来过凤凰。那时只是匆匆而过,只记住了跳岩、姜塘、吊脚楼和沱江。事实证明,如果你是跟团游的,那一定要么对你去的那个景点会很失望,要么就会发愿想要自己日后再去一次。当时我就发了愿了,却没想到,旧地重游时,已是十年之后,还带着个小不点,相伴而行,共赴这场与凤凰的约会。

记得在网上曾经有人说,如果你读懂读透了沈从文笔下的《边城》,那么你一定会对现在的凤凰而感到失望;但是如果你从未看过沈从文笔下的《边城》,那么你不如不要去凤凰。凤凰好象就是这么让人纠结的,一边日益商业化,一边又仍然还留有它那份古朴。所以,你是看还是不看《边城》呢?你又去还是不去凤凰呢?要我说,别纠结啦,凤凰的好与不好,都有待于你自己去感受。

在沈从文笔下,凤凰的水是绝美并充满诗意的。“一道小河从高山绝涧中流出,汇集了万山细流,沿了两岸有杉树林的河沟奔驶而过,农民各就河边编缚竹子做成水车,引河中流水,灌溉高处的山田。河水常年清澈,其中多鳜鱼、鲫鱼、鲤鱼,大的比人脚板还大。河岸上那些人家里,常常可以见到白脸长身见人善作媚笑的女子。小河水流环绕‘镇’北城下驶,到一百七十里后方汇入辰河,直抵洞庭。”这是记录沈先生的散文《我所生长的地方》中的文字。只要你忘了周边的喧嚣,还是可以感受一二的。
小米当然是没看过《边城》,当然是不知道沈从文,但是不妨碍她去欣赏这座小城。从到达凤凰的第一天,她就在不停地称赞,这儿真美啊!我不想回北京了......美吗?确实美。不知为什么,会让我想到一首N年前的老歌,《一程山水一程歌》----“一程山水一程歌,一笛疏雨寒吹彻,梦在叶叶声声尽处轻轻和。究竟是我走过路,还是路在走着我,风过西窗客渡舟船无觅处......”

每到一处,似乎都会有一个标志性的地标,让我在每次经过时都忍不住会拿起相机,在同一个位置咔嚓几张。比如西塘,站在永宁桥上对着钱塘人家的位置拍个全景,又比如在凤凰,我就总会对着这同一景,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总是要照上一照的。

也许你已经发现了,看了这么久,除了开篇外,就全都是凤凰的风景照,没有小米什么事。不是我不拍她,是那楼、那水,总让我想要把它们留在镜头里,留在记忆中。而据说,“每一个去凤凰旅游的人,除了拍照,都有写下一篇游记的冲动,因为那里的风景,镜头只能记录下它的形,文字才能说出它的神。但无论是谁写,都不如最初沈从文笔下的凤凰景致”----我亦是其中籍籍的一员。

事实上,给小米同学拍的也不少。而这也是凤凰游记一直迟迟没写的原因之一,除了忙,就是因为照片实在太多了,又全都是在凤凰古城里闲逛、混吃混喝的,要给它们分个类,真有些难。不过既然说了这是一个情结篇,也是一个攻略篇,那就先以风景为主吧,小米的花样美丽,就留待下篇再叙。

好吧,接下来写凤凰游的攻略。其实,如果你只在凤凰玩,基本不需要什么攻略,只需要你的随心,与你的信步徜徉。

如果一定要写攻略,那就不妨先写写如何到凤凰:
1、最常见也最经济的方式:乘火车
一是乘火车到吉首。当然这个火车可不是动车或高铁,而是基本上都需要耗上一天一夜的慢火车。至少,从北京到吉首是这样的。在吉首火车站下车后,可以在火车站广场搭车去凤凰,这种据说都是要客满了才发车。网络上推荐在火车站打的到吉首汽车南站,坐空调专线车到凤凰,20分钟一班车。车程大概为一个半小时。
二是乘火车到长沙。然后再乘班车到凤凰,但从长沙到凤凰的班车,需要5小时。而且没有吉首发车那么频繁,据说2-3小时才发一班车。这个比较适合于先游玩了长沙,再转战凤凰的游客。
2、飞机。
乘飞机依据距离凤凰远近,分别有四个点:
一是贵州铜仁机场。是的,这个机场在贵州,你没有看错。而且这个机场是距离凤凰最近的,甚至比吉首还要近,也因为如此,连机场的名字,都叫做铜仁凤凰机场。车程大概只要30-40分钟,而且一路的路况相当好。我们去凤凰的时候就是选择从北京乘飞机到铜仁机场,然后打车到凤凰。在网上看到攻略有说在铜仁机场下飞机后,可以坐车到铜仁汽车站,然后乘铜仁到凤凰的班车。但是我们出了机场之后,并没有看到到汽车站的专线车,也没有找到可以到汽车站的任何车。只有那些私家车或出租车,只到凤凰,250元包车。最后我们还是选择了包车到凤凰,而据包车司机说,他们有一个车队,包下了从铜仁至凤凰的专线,并让铜仁机场承诺不开设到凤凰的机场大巴……
铜仁机场很小很小,就如一个普通的汽车站一般,但它离凤凰近啊!带着小米去旅行,不用一路折腾,这是最重要的。所以在今年4月,看到有新闻说北京到铜仁的航班恢复运营时,就心心念念着想要到凤凰一游了。目前,北京到铜仁航线的航班时刻表如下,每周三班。唯一的缺点就是航班太早,清晨6点多就飞了,这意味着你得更早起床。我和小米去凤凰的那天,就差点没赶上飞机,在机场狂奔了许久。但撑过了这一段,又有一个大好处,那就是当你到达凤凰时,仅仅是早上10点左右,完全来得及让你立马投入到凤凰的美景当中。

二是怀化芷江机场。这也是距离凤凰比较近的一个机场,尤其是如果从上海出发的话,想要方便节省时间,就只有选择到芷江机场。因为铜仁凤凰机场只有到北京、广州和贵阳的航班。从芷江机场到凤凰,车程在一个半小时以内(这是指直达的车程,可以直接走高速)。但如果你是从芷江机场搭乘机场大巴到怀化汽车站,再从怀化汽车站乘班车到凤凰的话,花费时间基本是一倍以上,但比较省钱。如果你选择包车,就不用跑到怀化县城去,只是虽然可以走高速,虽然车程短,但价格比较贵。如果你是从凤凰包车到芷江机场,需要550-600元。
三是长沙机场。然后再从长沙坐汽车往凤凰,或是转火车到吉首,再从吉首到凤凰……
四是张家界荷花机场,然后再从张家界到凤凰。车程据说3个小时以上。这比较适合张家界、凤凰一路游玩下来的游客。
再来说说,古城收门票不?
凤凰古城收门票,之所以引来如此大的抵抗,主要是因为有很多游客,尤其是如我们这样的自助游的游客,只是看中了古城的氛围,只想在古城里随意逛逛,并不想去那些所谓的几大景点游玩。所以这样的收费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非常抵触的。事实上,我们后来也买了门票,但是门票上包括的那些景点,一个也没去,只用门票乘了一次船。
是不是一定要买门票呢?其实可以不用买的。虽然古城设置了好几个查票点,从早到晚兢兢业业地查票(非节假日或许会松懈一些),但还是有很大一部分区域是可以免费进入的。比如你从古城的风桥沿台阶进入古城,就完全不用买门票。而当你沿着沱江一路逛啊逛,逛到查票点时,回头即可。查票人员不会说你没票就必须去买票,只不过是最热闹的城墙及古城内城那一区域无法进入。
(这一片区域,处于沱江的下游,从这儿沿着岸边一直走到虹桥,再走到城墙,都是无需查票的。)
当你从沱江下游沿着江边一路经过虹桥,走到城墙下时,会遇到一个查票点(在这张图片的左边),如果你有门票,可以从查票点进入城门,上了城墙,又或者在内城里逛一逛。而如果你没有门票,也没关系,就顺着城墙外的这条小巷子走吧,一路走着,就能到达地标性景点,跳岩了。(当然,是顺着与猫相反的方向走
)

其实,相比起内城,我更喜欢这条小巷子,城墙下的红旗,很奇妙的非常和谐。在巷子里还会有三三两两的椅子,那是住在这儿的当地人,或者在此开客栈的老板们摆放的,如果你走累了,也可以坐在上头歇一歇,和他们拉拉家常。

如果你买了门票,可以游玩门票上的各大景点,也可以不去,但需要随身带着门票,以备进入跳岩区域时,需要凭票入内。一张票可以用上好几天。另外,这是我自己想的啊,如果有一群人,完全可以只买一张票,当你凭票进入跳岩区域后,可以立马跑到城墙上,而其他人则在城墙外等,完全可以通过城墙,把门票递给其他人,然后挨个使用……因为你进入景区时,只需要把门票拿出来晃一晃就可以了……没办法,如何逃票是我喜欢研究的一个课题。是否能成功,有待大家验证。
其实,这城墙,在沈从文先生的笔下,也是有所提及的:“河中涨了春水,到水脚逐渐进街后,河街上人家,便各用长长的梯子,一端搭在自家屋檐口,一端搭在城墙上,人人皆骂着嚷着,带了包袱、铺盖、米缸,从梯子上进城里去,等待水退时,方又从城门口出城。某一年水若来得特别猛一些,沿河吊脚楼,必有一处两处为大水冲去,大家皆在城上头呆望……”

不容易啊,小米同学终于出现啦......

我们之所以买了门票,是因为小米要在沱江上泛舟。在官方的沱江泛舟点乘船,就要用到这个门票了。白天,尤其是一大早时,沱江泛舟的人特别多,都是那些旅游团组团来泛舟的,到了夜晚,游客就会慢慢变少,夜游沱江,看灯火辉煌,是一大美事。小米为之津津乐道了许久。而白天泛舟时,还能在虹桥上听到苗家女甜美的对歌。

那是不是没买票门就不能泛舟了?当然也不是。你可以去乘私人的游船。30元1人,1米2以下孩子不用买票。这个游船是从风桥开始,一直到最下游的苗家酒寨。到达后,你可以选择到酒寨里品品酒,买点苗家酒回去,也可以选择不下船,在船上等待。没有强迫购物这一说。然后船家会把你再往回搭载一程,到沈从文墓地附近下船。此时,你就可以沿路去往沈从文先生的墓地,凭吊一下这位大师。
古城的地标性建筑
1、虹桥

虹桥算是凤凰古城那N座桥中最具代表性的,也是最需要远观的。如果你在水一方,远远看着虹桥,会觉得它很美。但如果你登上了虹桥,只会遗憾虹桥内部已经变成了商品市场,熙熙攘攘地都是人----不只现在,十年前这儿就是如此。
2、跳岩

这儿同样是凤凰的一个地标性所在。如果你到了凤凰,没有到跳岩上走一走,就算是没来过凤凰。所以不论早晚,跳岩上的人叫是很多很多,你只耐着性子,一个石墩一个石墩地走。如果遇上一个要停下来拍照的,你就得等更久。还好大家都是理解的,因为谁都想在这儿留个纪念。

与跳岩挨得相当近的,是一座木桥,同样在已经商业化的凤凰古城里,算是最古朴的桥之一。这两座桥,也是小米同学的最爱,总是来来回回地走,从跳岩过,再从木桥回,或者从木桥过,再从跳岩回,我跟在后头,也来来回回地走,真的忍不住头晕了......
3、万名塔

万名塔位于著名画家黄永玉的故居“夺翠楼”的对面河那边,形状像一支巨笔,与古城后面的笔架山是遥相呼应,意味着凤凰人文蔚起。这是由黄永玉捐画、凤凰各界人士捐资重修,故曰“万名”。

“喜层层凌云高起;恰悠悠在水一方”----这是万名塔上的一副楹联,似这般的楹联,在万名塔的一层共有六副,皆为名人所题。你可以绕着万名塔去看这些楹联,当然也可以如小米一般,把一层的几个门洞当成捉迷藏的所在,也可以倚着门洞,远眺水上游船,作深沉状......

4、水车附近的雕塑

这也算是一个地标了。塑像是凤凰当地的一个年轻人,80年代时就在此处为了救三名落水儿童而牺牲了。故塑此像来纪念他。我比较喜欢这一地段,尤其是夜晚,虽然也是灯火阑珊,却多了一份宁静,不似跳岩附近的喧闹与热烈。
5、高高的红墙,佛法无边

从风桥往虹桥方向走,在古城清幽的小巷中闲庭信步,经过那一家家的商铺,你会忽然发现一面红墙,红墙上还有一个“佛”字,鲜明的颜色对经,热烈地就映入到你的心里。这堵红墙下也有长长的木头椅子,走累了,可以坐下歇一歇。
除却凤凰的江边,我也喜欢和小米一起在这无人的巷子中穿行。所谓扎推的旅游区里,同样能找到不扎堆的地方。即使凤凰已经开发得商业化了,但同样还有这样温婉内敛的一面。

最后说一说大家都想知道的问题,凤凰人多不?肯定是不少的,但大部分的游客,一多半还都是跟团游的那种,都集中在跳岩、沱江泛舟附近,以及在内城里一个一个景点地去观看沈从文故居、熊希龄故居等。如果你不去凑这个热闹,那就不太会感受到人多。尤其,我们在凤凰呆的时间为10.2-5日,之前几天都觉得游客真心不算多,但到了4日下午,就明显感觉有点拥挤了,尤其是在虹桥附近,小米直呼被挤得受不了。于是她对凤凰的印象又变成了“凤凰真美啊,就是人太多了”----究其原因,应该是之前几天,人们多半是在长沙或张家界游玩,到了4、5日时开始转战凤凰了。所以如果是长假期间去凤凰,一定记得避开后半段假期。
其实,即使人多也没关系,到那小巷深处,踩着青石板,任思绪无羁地飘荡,仍然能找到你心中的宁静。

在我想来,既然到了凤凰,就要以平淡的心态来感受古城醇厚的积蓄,就要慢下脚步,去青石板路上体会那份古朴的节奏,去回味沈从文先生笔下的凤凰,寻找那光阴的故事……
所以,就让我们跟着小米的步伐,一起走进古城,看凤凰花开。

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