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签: 小米绘本小牛顿学习小百科手工牛奶盒 | 分类: 绘本总动员 | 
 
 
 
 
暑假一个多月,小米和来北京度假的果果一起,玩过了京城许多好吃好玩的地儿,又去了一趟青岛,每天都欢乐无比,当然,也积攒了照片无数。原本是想趁果果来时,让姐俩好好做做手工的,可没成想到,压根就没时间,不是四处游玩,就是两娃自己玩过家家的游戏,再不然,就是果果给小米读书。有个姐姐真好......所以当暑假快结束,果果要离开时,小米很伤感地说:“我好想果果姐姐啊!”我也很伤感地说:“我好想我的姐姐啊!”
 
这个周末,是果果离开北京的第一个周末。没有再象往常一样出去玩,小米还处在想念姐姐的状态中,也懒懒地哪都不想去。于是我们的手工时间又回来了。
 
这一次的主题,是“我的家”,材料是废弃的牛奶盒一个,以及《小牛顿学习小百科》书中所附带的美劳素材。
 
 
用牛奶盒当小房子,无疑是一个相当棒的主意。当然,在这之前,要先给小房子美化一下。先用彩纸充当墙纸。小米毫无意外地选择了她最喜欢的黄色。涂上胶,把黄色彩纸粘贴在小房子四周。
 
接下来,就是剪剪剪。把《《小牛顿学习小百科》书中所附的美劳素材一一剪下来。
 
知道为啥该同学笑得如此开心?是因为小米发现,自己剪纸的水平越来越高了--其实只是相对于她自己原来的水平而言。
 
 
把剪好的这些素材、装饰一一粘到小房子上。
 
 
 
看牛奶盒华丽丽地就变成一座有阳台有花朵的小房子啦!
 
 
某同学乐滋滋地抱着她的小房子。要求我必须、一定、绝对要给她和小房子拍张合影。
从此,咱也是有房一族啦......
 
 
不过,这还没完呢。咱不仅是有房一族,还住的是别墅,有院子有池塘,还有树林......
这完全就是一个豪宅啊!我也要住!
 
 
 
  这个手工的创意,或者说大部分材料都是来自于《小牛顿学习小百科》。小牛顿丛书,曾经给小米买过一辑,其中的《恐龙大追踪》是小米相当喜欢的,百读不厌。而书中的丰富内容,也确实出乎我的意料。所以这回看到《小牛顿学习小百科》上市,也毫不犹豫地出手了。主要就是看中其中的一句广告词--“在游戏中学习”。
 
关于这套书,其介定的阅读年龄是4-7岁。但我个人觉得,很难去如此介定。因为书中有很多内容,都是从低幼期就可以开始与孩子共同阅读的。尤其是前五本的内容,包括了家、学校、公园、医院、街上等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场景与主题。而后几本,则涵盖了地底、天空、河流、农村、山林、海洋、旅行等内容,则是可以帮助孩子更了解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跟着书本一起去发现,一起去探索。
 
  因为强调在游戏中学,在学中游戏,所以书中的“游戏时间”以及随书所附的“亲子手册”,则成为了这套书的亮点。尤其,是每本书都会附有一些美劳素材/游戏卡,从而让你可以从阅读时间再延伸到游戏时间、手工时间。

  
  书中的每一页,基本都有一些小专栏,着重于提醒孩子思考,或是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做。比如说在“玩具”这一页,包括有“做做看”、“知道吗”、“记得哦”、“仔细看”等小专栏。每一个,都或多或少会让你引起共鸣。尤其是“做做看”中传达出来的观点,和我们平常坚持用废弃材料做手工的理念一样,旨在告诉孩子,“身边常见的东西也可以拿来做玩具”。比如用饼干纸盒做七巧板,用手绢编一个小老鼠或小娃娃--我们的童年,是不是都有过一只这样的小老鼠或是一个小娃娃?至少我小时候就常用手绢来编这些,尤其是用老爸的手帕,因为大,更适合做小娃娃,然后抱着这个小娃娃玩过家家--相比起来,现在那些昂贵的洋娃娃、芭比什么的,都弱爆了。在“记得哦”中,提醒孩子要记得收好玩具,“仔细看”中又提醒孩子注意观察音乐盒里转筒旋转的秘密......

 
 
  “游戏”这一页,我最喜欢的,或者说最适合小米目前状态的,就是这里面的“试试看”小专栏了。一个人的时候可以玩什么游戏呢?玩翻绳,同样是我们小时候玩得不亦乐乎的小游戏,一个人的时候足以打发时间了。如果两个人在家,可以玩什么游戏呢?隔壁邻居也来了,四个人又可以玩什么游戏呢?最后又剩下一个人了,又玩什么游戏呢?用小石头玩排接龙,用床单玩拔河游戏,呆在纸箱里,把纸箱当成航空飞机......其实就看你怎么玩,怎么计划玩。对于小米来说,这无疑给了她许多启发,在果果姐姐回家之后,她一个人要怎么玩。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