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小米旅游厦门曾厝垵文艺村 |
分类: 娃娃看天下 |
2013年3月20日 小米5岁4个月11天
回北京之前,在福州小住期间,我和小米又溜去了一趟厦门。
怎么介绍曾厝垵呢?一个小渔村,一个文艺村,一个体会慢时光的地方,一个绝对让你遇见了就会爱上的地方。几年前的曾厝垵,可能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可不知何时起,文艺青年们纷纷入驻,小渔村改头换面,成了人人向往的一个还能让你体会到静逸的地方。相比起人满为患的鼓浪屿,曾厝垵成了又一处更令人期待的“圣地”。
厦门的环岛路,一直是我记忆中最美的地方,甚至于超过了三年前尽兴游过的鼓浪屿。记忆中,青春飞扬时,和米爸一起在环岛路上骑着双人自行车的画面,始终定格在时光里。那种植了椰子树的阳光路,那拍打着浪花的大海,想起来就觉得干净而舒悦。
而曾厝垵就在环岛路上。这个认知让我一遍又一遍地在记忆中寻找这个小渔村,可是却怎么也没法联想起来。而看着众多关于曾厝垵的介绍、图片,让我的心又一次一次地萌动起来。正好,在福州住得有些无聊了,正好从福州到厦门动车往返也只要两个小时,正好,在已经定下的回北京的日期之前还有时间可以去厦门这么一趟。于是心动立即行动,买了动车票,定好了旅馆,拉着小米就这么兴冲冲地出发了。
对于旅游,小米向来是兴致勃勃地,更何况,去的是海边。于是娘俩皆大欢喜。
在曾厝垵三天,我们在村里的几条街巷里乐此不疲地逛着,在海边吹着海风听着音乐晒着太阳玩沙子,那样慵懒而惬意的生活,在回到了时不时就雾霾一下的北京后,实在让人念念不忘。三月里的曾厝垵,是那样地让人怀念。整理照片时,又让我痛苦了一番,太多可拍的,太多想写的,太多回忆的,反而让我不知从何写起了。
不如,就从那些把曾厝垵从一个小渔村变成了文艺范的小店开始吧。曾厝垵其实不大,可是街头巷尾却还挺多,而一间间地个性小店,更是密密麻麻地布满了这个小渔村。每条小巷又都四通八达地通往海边。
这一间店,我们经过无数次,也进过无数次,却从没弄明白店名。却又一点都不影响我们对它的喜爱。那红红的暖暖的格子门,那绿色的小架子,远远看着,就让人想要推开,进去。
一家叫做“Darling”的店,也是我们,或者说是小米爱去的。每次经过这家店,该同学就会说“进去逛逛吧!”于是,我们又进去了。
其实这样文艺范儿的店,我们去过很多地方,见过很多,包括北京的南锣鼓巷、五道营;上海的田子坊;还有西塘、杭州、鼓浪屿......可仍然没有抵抗力,看着那小清新的风格,就忍不住地喜爱。
“拍照留影,逛珊妮贝尔,尝手工酸奶,一样也不要错过”。于是,我们一样也没错过。。。。。。
店里有很多精美的工艺品。而且比起其他地方来说,曾厝垵的小店里卖的东西,普遍都不算太贵。
漂亮的烛台。有时候不一定要买回家,只是逛着,看着,喜欢着,就足够了。
不知道是不是这样华丽丽、漂亮亮的小工艺品让小米同学大受刺激,
无语。。。。。店主人已经在旁笑得不行了
喜欢这样的吊灯,与风扇二合为一,很有点古董的感觉啊!
蜗牛先森,也是一家小米每次经过,都要进去和店主人打个招呼的小店。而且这儿的店,通常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多半都会在店门口放置有特色的座椅,供游客拍照。尤其是蜗牛先森的这两张椅子,可是超受欢迎的。甚至我们在这儿还遇上了一个来自外国的流浪歌手,拿了一把吉他,面前放一个小框子,就开始自弹自唱了(见头图)。
店里除了卖奶茶外,还有明信片慢递服务。所以店铺才以蜗牛为名。小米其实是闯进我的镜头里的,却很巧地,她和手中的花,还有那颗爱心,看起来极为协调。
我们旅游时必做的一件事,挑一张明信片,寄回家。
以往都是寄给米爸,这一回,小米自己给自己挑了一张,画上了自己的抽象画,要寄给自己。
盖章服务。同样是曾厝垵,甚至是现在鼓浪屿上的一个特色,不管哪家店,都有盖章服务。
有的时候逛店,就是为了集齐这些印章。
寄信。其实门口的这个邮箱应该是个摆设,可小米同学非要往里塞明信片。。。。。
这两张明信片,是我的大爱。
“一直被全世界最好的爸妈保护着,我只想快点长大,永远永远保护你们”。
一家叫做“旺角”的杂货店,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小米看到了,同样要去报个到。
而且,还是老样子,每拿起一样小玩意儿,就要我给拍个照。光是这个小水壶,又是各种颜色都要拍过一次。
而我其实也是相当愿意到这家店来的,最喜欢的,就是那小小的玻璃皿里种着的小绿植。
杂货铺有很多,风格也总是不一。苏若然杂货铺,据说主人姓苏,若然是一种生活态度。
一个安静优雅的小店,还有那令人爱不释手的杂货,都让人流连忘返。
除了杂货铺外,还有一间“苏若然”。人生若只如初见,便安之若然。
这里有酒、有音乐、有美食,除了一般的鸡尾酒外,还有“留在苏若然”和“迷失曾厝垵”。
曾小闲。一个同样让人觉得有趣的名字,一个同样精彩的小店。小闲,是不是也是一种生活的向往?
反正在这家店里,“曾小闲”已经成为了一个戴着眼镜、梳着齐耳短发的女孩的名字,
有点文艺小青,有点小悠闲。
如果说苏若然和曾小闲给了我们美好的感觉,那这个“陈罐西式茶货铺”,就实在是很有谐音之妙了。
最绝的是,一巷之隔,就是“张伯芝华仕清吧”。无语,无语,无语。。。。。。
还有一家我始终记不得名字的杂货铺,那可真的就是卖杂货的,卖很普通很普通的杂货的。小米同学也一样要逛,还看中了其中一件小商品,在我看来真是相当相当不值得买的。于是告诉她,要通过她的努力来赢得。小米同学立刻告诉老板,先把她看中的这个给藏起来啊,她要靠她的努力,第二天来买呢!第二天,兴冲冲地跑去和老板聊天了,第三天,一路过就大喊,“嘿,我又来啦!”
重走青春我们一直在路上。对小米来说,不是重走青春,而是走向青春了。但不管怎样,我们会一直在路上。
虽然曾厝垵的巷子极多,但你绝对不会迷路。因为这儿的墙上,时不时就有一张曾厝垵的地图,小米每看到一张,也都要上前研究一下,我们在什么位置,还要走多久就能到海边。只要一思及能到海边,小人儿就自个儿乐个不停了。
这大概算是最有特色的供拍照的地方了吧?金属的天使翅膀前,还贴心地放了一个小座垫。
梦开始的地方。这么大的奶茶杯,你见过吗?店名也起的是谐音,哈哩啵奶茶店。
最文青的地方,曾厝垵青年供销社。那块小小的黑板,让小米同学倍感兴趣,于是坐在小黑板摆了很多pose。关于曾厝垵青年供销社,旅游小册子里是这么介绍的:“文艺的村庄,文艺的供销社,各种创意杂货,满足广大青年的精神文化需求。”对于小米而言,最满足她的,就是自酿酸奶了
关于曾厝垵的特色小店,其实还有很多很多,你在曾厝垵的任何一家小店里买上一本介绍这些店的小册子,除了看介绍外,还可以拿小册子挨家挨户地去盖章,印下你的足迹。而这些小册子里介绍的特色小店,就有近一百家!对于一个小渔村而言,实在是太过密集了些。也因此,才会被称作是文艺村。
我们的足迹,自然也是走遍了这些特色小店,走过了那一片最纯净的海。后续的报道慢慢来,就让我多回味一下这充满了阳光味道的慢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