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小米儿童节快乐坚持 |
分类: 幼儿园札记 |
六月一日,小米的第5个儿童节。
最近一直在思考,作为一个妈妈,我能给予孩子什么。又有什么是孩子真正想要的?
我曾经一直坚持,给小米一个快乐的童年,让她在童年的这段时间里,能快乐地成长,尽情地玩,尽情地笑,至于学习什么的,先抛之脑后吧,现在的孩子还不够忙、不够苦吗?该学的到了小学再学吧。
可是有一天,在幼儿园门前和家长们闲聊时,发现他们的孩子在课外都报了很多班,有的家长已经开始为幼升小择校的事情而忙碌,有的家长计划着等孩子上完中班之后就上学前班,多学一些知识以应对小学“繁重”的功课,多学一些总没坏处,多学一些能更轻松地适应小学生活......
纠结了好几天,看了很多论坛上同类的话题,最后又咨询了在我看来非常强大的葫芦爸一慢,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是否要教孩子学习,是否上学前班,这些都是次要的,如果孩子愿意学,你可以教,可以上,但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学习的习惯,当孩子养成了学习的好习惯,不用你教,自然就会自己去学,学的时候也自然能够更有效率。
我于是又有些释然了。虽然我没有教小米识字,可是我们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每天睡前的读书时间,是我们最快乐的一段亲子时光,我读、小米听;小米读、我听,尽管小米认识的字不多,但是对于她所读过的书的内容,十之八九她都能记得牢牢的,对于书中的知识点,更是大感兴趣,没事就研究研究,揪着我问个一二三四......内容相当长的《法布尔昆虫记》,我常常读到最后都只能听到自己的声音在读着书里那一长串一长串的文字,我一直以为小米只是听听而已。可是有一天,我听到、看到她绘声绘色地拿着一本《法布尔昆虫记》给小伙伴讲里面的故事,书中每一个知识点都能提到时,我惊讶了,也欣慰了。我知道她在读书或是听我读时,小脑袋瓜都在开动着,都在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读完之后还会思之再三,自己研究着----这样的阅读习惯,不正是我所希望能带给小米的吗?
我们的书库里,科普书、数学启蒙书、艺米启蒙书、音乐启蒙书、各种故事书,包括亲情、友情、品德......这么多的内容,这么多的书,带给小米的将会是怎么样一笔巨大精神财富?我给了,希望小米能慢慢吸收,从中获益。
我带小米去旅游,带她认识大好河山,教她享受旅途的悠闲,也教她感受旅途的艰辛。从两岁多的她自己一人爬上厦门的日光岩,在宁夏贺兰山脚下边哭边走......一直到现在,不管是去哪儿,不管是有多辛苦,我都尽量坚持着让小米自己负责自己的行李,自己走自己的路。小米从小学会的一句话就是“小朋友要学会等待和忍耐”,所以这次在云南,小米同样跟着我们有多远走多远,走得累了,自己告诉我“妈妈,我有点累了,不过我还是能坚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坚强的毅力、享受生活的态度,也是我希望能带给小米的。当然,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不会忘了给她一个拥抱、一个微笑、一个亲吻,一句鼓励、一句赞扬!
我给小米报了幼儿园里五花八门的兴趣班。其实那些不是我的选择,而是小米的选择。她喜欢学,那么我就尊重她。周一至周五,每个晚上都有一门兴趣课在等着她,英语、轮滑、舞蹈、跆拳道、DIY,幼儿园里的兴趣班强度没有那么大,小米学来也轻松,而最关键的是,小米坚持要学,甚至想要学更多,奈何分身无术。其实除了英语之外,没有一门是真正与日后学习有关的,可在我看来,轮滑、舞蹈、跆拳道,这些都有一个共同点,需要坚持。轮滑、跆拳道,你要想学好,就得坚持;而舞蹈,除了那些美丽的舞蹈动作外,更多的是练习基本功时的枯燥。是因为从小旅游所养成的坚持与毅力吗?还是因为阅读所带来的好学精神?又或者是小米同学本身就是一个好学的孩子?反正在练基本功时,小米同学哭了,边哭边说“我要坚持,我能坚持”。哭到后来又笑了,因为她觉得与其哭,不如笑。尽管那笑,比哭还难听,但好歹是笑着在坚持!
我带小米参加很多活动,室内的、户外的,读书会、户外采摘、植树、科技周探秘、爱心义卖......在活动的同时,更多的是让她感知活动背后的意义。比如感受爱心、比如体验科普魅力......而更多的,是在这样的活动中,培养起小米随机应变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周末时带她去参加一个小模特赛,其实就是抱着一个凑热闹的心态去的。所以在活动之前,我没有单独给她培训过,参加比赛的“才艺表演”环节,是小米同学提出想跳“娃哈哈”的舞蹈,我临时在电脑上下载了MP3,却不是她所熟悉的旋律,过门和间奏都太长,尤其是间奏,原本小米学的舞蹈里是只转两圈,跳完两圈间奏就结束,直接开始唱到“大姐姐你啊快快来”。可是我临时拷的那一首,间奏非常地长,从来没有和这首临时下载的版本和过舞的小米,居然能够配合着这段旋律,持续不断地转了八圈!她没有停下来、没有慌乱,而是能够随机应变地改变自己的舞蹈,这让我相当地佩服。毕竟对于一个在公众场合总是恨不得能躲到最后的我来说,这是我所不能做到的。而后来的“T台秀”,同样是小米自己一人应对,她所摆的造型,虽然最终不符合评委的要求,可那毕竟是小米自己想出来的,而不是我所为她设计的,没有一点T台经验的她,甚至在比赛前也没有练习过的她,能够大着胆子走完那一场,能够自己摆出POSE,在我看来,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了。所以虽然因为她摆的造型不合评委要求而没有晋级,我却给予了她极大的赞扬,因为随机应变、不怯场,正是我带她参加活动,想要让她锻炼的两个能力。
当小米越来越大,我能给予她的似乎越来越少。小米当然不是一个完美的孩子,她也有同龄孩子的许多小毛病,可在我看来,这些也正是她这个年龄段所应该有的。天真、单纯、有点执拗、有点热情、有点害羞、会生气、会愤怒......她真实地在我面前表露着小女孩儿的各种心绪,我很高兴她做为一个孩子,有着孩子的特点,而不是过于早熟,过于成人化。所以当她生气、当她愤怒时,我总是在一旁告诉她,“不管你怎么样,妈妈还是很爱你!一直都爱你!”。
不管你怎么样,我一直在你身边,爱你。这,也许是我所能给予小米最好的、最多的吧!
童年,这样一个美好的词,希望能够留给小米一个美好的回忆。我一直记得我的童年,记得那些快乐的片断:妈妈给我亲手做了一身新衣,白衬衫、红裤子,再扎两个小辫子,系上红头绳,这是我最喜欢的打扮,也许也是因为这个记忆,一直到现在,我都认为小姑娘扎两个小辫子是最美的。而每个儿童节,我都毫无例外地给小米扎两个小辫儿。
我的童年,没有那么多的新衣,没有那么多的礼物,却有着同样的快乐。记忆中,爸妈会带着我和姐姐去郊游,那句有名的“万绿丛中一点红”,就是在大自然中学会的;记忆中,我玩弹珠,玩拍纸,玩滚铁环,拿一根树枝就当自己是丐帮帮主,找一个佛尘就可以成为过海的八仙之一......记忆中,我还曾经和小伙伴们打架,打遍天下无敌手,当然那是人家好男不和女斗让着我......
不得不说,现在的孩子,比起我们小时候,吃的穿的玩的,都高了不止一个台阶,而快乐感,我不知道是不是能和我们过去那样单纯的开心相比较。最起码,现在的小米,穿起新衣是理所当然,不象小时候的我眼巴巴地盼着节日的新衣;玩起玩具更少了我们小时候的小心翼翼与珍而重之。但我希望,她的快乐,能和我们小时候一样,单纯的、没有负担的,只为快乐而快乐!
多彩的童年,本就应该是快乐的。所以,我还将坚持着,给她一个快乐的童年,给她一个好的习惯。
附:小米同学的三组片片
其一,幼儿园的六一演出
看小米同学摇头晃脑念得那叫一个认真啊!最逗的是,孩子们头上顶着的,我在远处看时一直以为是个蝴蝶结,后来才发现,是聪明的老师们用报纸扎起来的。
小米同学充当“小主持人”,报幕:“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中国还有很多传统节日,下面就请大家猜猜看,这是什么节日呢?”可惜,话筒太矮了......
换好跆拳道衣服,等候上场。那样开心的笑,就是我一直想要留住,想要带给她的。
还是看小米同学吧,我那老胳膊老腿的就别看了。所以这一次的六一表演,咱就不放视频了
小米同学当天一舞,受到表扬无数。原因无他,就是该小朋友太爱表演了,太喜欢跳了,
一招一式都跳得相当认真。
小米同学人生中的第一个奖杯。我们得了一个“甜蜜母子奖”,即二等奖。正合我心,尤其是奖品......
这火车轨道,是我一直想给小米买,却一直没舍得买的。总担心小米只是三分钟热度,玩过兴头了就不再喜欢,倒白白浪费了。所以总在犹豫,总在纠结。这回可算好了,不用纠结了。小米靠自己的实力,赢得了她所喜爱的火车轨道。
其二,米爸公司的六一亲子派对
那些蹦蹦跳跳的游戏环节就忽略了吧,最让小米乐在其中的,是这个4-6岁组的创意绘画环节。
认真刷颜色的小米同学。认真,这是我在小米身上看到的最让我所欣赏的一点。不管做什么事,都是认真以待。
有了公路,自然还要有小汽车。每个小朋友都挑一辆汽车来涂涂画画。
最后再在白纸的空白处画上想让自己的汽车去的地方。小米同学画了好几处城堡,这些城堡都是什么地方呢?
幼儿园、小学、中学......小米同学,你是太好学了吗?居然记挂着的就是这些地方
尽管小米的画在同龄孩子中就是一个稚嫩派,可我却是那么喜欢看她趴在地上画啊画
这是小米同学画的热气球。还是第一次看她画这个,没有任何人教,自己想出来的
画到最后,孩子们都要休息了,小米同学仍然趴在白纸当中,画个不停。
其三:农展馆的种子读书会
这是六一前参加的一个读书会,主题是种子,
当天读了四本书《小种子》《安的种子》《胡萝卜种子》,以及《种子,如此酣睡》
义工读完之后,小米同学又拿了书来自己看一遍。也因为如此,后来我给她买了那本《种子,如此酣睡》。
读书会在农展馆举行,因为正值那一周农展馆里举行了科技展览周。海豚出版社在那儿又举办了一个科技周阅读体验活动,我们的读书会一结束,就直奔这儿来了。算是读书会的第二项活动。
读过了种子的绘本,再来实际看看种子都有哪些。
再来尝尝种子茶。大麦茶和枸杞菊花茶是最常见的,小米闻的那一壶苦荞茶,还真是第一回看见。每个小朋友都拿了杯子来尝尝种子泡的茶,小米同学那是轮番喝过,再轮番喝过、再再轮番喝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