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5日 小米3岁5个月6天。

“小彩头,大世界”,这是咕噜熊故事屋绘本美术课的口号。对于我们来说,只觉得这样的课非常能够激发创意。上完一期四节课后,小米每到周末还会惦记着要去上“画画课”,在我告诉她课程已经结束时,小人儿还不时地遗憾一下。
因为是绘本美术课,还是与绘本分不开的。这四节课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围绕着的就是一本关于蝌蚪变青蛙的书《我不想长大》。

第一节课
主讲老师还是毛毛虫老师。在给孩子们读了《我不想长大》的故事后,老师把“颜色”作为故事的第二主角,介绍给孩子们认识。红黄蓝三原色,在这些颜色中一起畅想,比如哪些东西是红色的,哪些东西是黄色的。。。在认识了颜色之后,老师带大家一起和颜色亲密接触,一起用手指来画画。

(小米同学在认真地听绘本《我不想长大》的故事)
每个小朋友分到的画纸,大小和形状都不一样,这样可以让孩子们根据画纸的不同而尽情地想象。同样,除了三原色外,孩子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色彩来画画。

(认真做画的小米。图片摘自毛毛虫老师微博)

(小米的画作之一)

(课后,老师们在整理孩子们的画作,四节课上完后,会把所有的画装订成册)
上完课还可以在故事屋里看看书

故事姐姐给上完课的孩子们讲故事,读的是一本《蛋糕女孩》的故事
(小米找到了一顶蛋糕形状的帽子,自诩为蛋糕女孩)
第二节课
第二节课用的材料很独特,小朋友们各自选一辆小汽车,不过不是用来玩的,而是用笔给小汽车轮子刷点颜料,然后让小汽车在画纸开过,这样汽车开过的地方会留下直直的、长长的又或者弯弯的线。是不是很有创意?而最后用来吸画纸上颜料的纸巾,也可以废物利用,做成孩子们心目中各具创意的东西。

小米把纸巾扭成了一团团,当做海底世界的石头,然后涂上了各种颜色。为什么做石头呢?估计是和上这节课前一天去王府井玩,玩了一堆石头有关。那些黑黑的小点点,就是不想长大的小蝌蚪,而一圈圈的,则是一只大蜗牛。小汽车开过的痕迹,自然是水草了。
拿着自己的画作摆个POSE

课后还意犹未尽地在画板上涂鸦。
第三节课
第三节课还是没有离开《我不想长大的主题》,看毛毛虫老师和小朋友们聊什么呢?原来是要用粘土来一起捏一只属于自己的小青蛙。
http://www.gurubear.com.cn/editor/uploadfile/20110321144819.jpg
值得一提的是,绘本美术课上,要求孩子们独立上课,家长不能相陪,只能在外间故事屋里等候。于是基本上孩子们上课的情况,我们都不得而知。因为和小米一起上课的三个小男生相对都比较大,常常一声声叫得让小米有些困惑也有些害怕。上第三节课时,小米同学提出一定要我相陪,讨价还价之后,答应了让我在门口呆着,也算是陪她了。在刚上课之初,小米还找找我,看看我是不是在门口陪着,十几分钟之后,就彻底把我给忘了。我也就跑到了隔壁屋子里休息,同时也听到了整节课小米同学的状态。因为听到她的说话声,比如“我就快成功了”“我要给小青蛙做一个蝴蝶结”“我要给小青蛙做一个蓝色的眼睛”。。。。从她的说话声中能判断出那只小青蛙确实是她独自完成的,老师没有帮忙。于是我心想,做出来的成品指不定是多么难看吧。没想到小米同学上完课把小青蛙给我看时,我真是吓了一大跳,实在实在是太好看了。。。。。如果不是我听了这么一节课,真难以相信,这是小米自己完成的。

第四节课
第四节课,小米不再要求我相陪了。偏偏因为某些原因,其他几个上课的孩子都请了假,老师们就单独给小米上课。我也趁机在教室里旁听了一节。
还是上节课的延续。老师把小朋友们做的小青蛙拍了好看的照片,又撒上了五颜色六色的纸片,然后打印出来做为画纸备用。然后启发小米,小青蛙自己一个人是不是很孤单,给它画上一些好朋友,再看看那些纸片能想象成什么。
颇具暴力倾向的小米同学,把青蛙边上的一团纸片,想象成了一把大刀,要用刀来割草。
我猜想,之所以她会这么想,是因为我们在上课的路上遇到有人在用一把大剪刀在修剪树篱笆
。然后小人儿就开始天马行空地画了。虽然她的画非常地抽象,可贵在人家敢想敢画啊!

认真涂色
是不是颇有些大师风范?
最终的画作。解说一下,那些弯弯曲曲、长长直直的线条,就是水草了。小青蛙上方紫色的一块,包括小青蛙左边紫紫蓝蓝的那些,还有一条弯弯的线条,以及小青蛙上方的两团黑色圆圈,共同构成了小青蛙的好朋友大鲨鱼!尤其那两团黑色圆圈,是鲨鱼的眼睛,小米还着重画了一下眼珠子!最下方那一大块纸片,小米横穿了一条线条,然后又画了两个眼睛,一个嘴巴,表示她画的是一条大鱼。
小结:因为大部分时间都是小米独立上课,上课内容不是太清楚,可是这样的方式,尤其是连贯性的主题,与绘本内容紧紧相关,不同的创作方式,让孩子对于创作美术有了更大的兴趣。小米是年龄最小的一个,从刚开始害怕自己独立上课(第一节课其实很开心就进去了,第二节课开始有点小心理,主要是被其他孩子的太过活跃给吓得),到最后一节课,人家主动要求不要我在门口呆着,再到最终课程结束仍然恋恋不舍,仍然惦记着想上,就说明了这样的课程形式非常地吸引她。
(注:因为上课时我们不在身边,部分照片是摘自咕噜熊故事屋网站,以及毛毛虫老师的微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