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小米过年庙会颐和园苏州街春节宫市舞狮踩高跷变脸实拍 |
分类: 乐活四九城 |
2010年2月11日 小米3岁3个月2天。
过年这些天,玩得有些忘我了,不上网、不上Q,偶尔看看电视,每天就是和小米、米爸一家三口腻在一起,还是觉得腻不够。因为种种原因,最终就是我们三人留在北京,难得地自由,也因此好好地计划了下,过了个快乐中国年。
年三十和朋友们一起在家里吃了个热闹的团圆年夜饭,大年初一,米奶奶和米外婆都打电话来千叮咛万嘱咐,这一天在老家那边算来不怎么好,让我们别出门玩。两大巨头都发话了,我们只好乖乖地宅在家里“盖农场”(小米的手工)。大年初二,立春,外出吃了春饼,接着又是宅家里睡了个昏天黑地。大年初三,用小米的话说,就是行动起来,开玩!
过大年,逛庙会,大概是老北京最富民俗特色的传统了。所不同的,就是你选择逛什么庙会罢了。宅家里的两天,和米爸好好商议了一回,地坛庙会是老庙会了,肯定相当热闹,估计人也多,又不好停车,还是改年再去吧。远的庙会咱也不去凑热闹了,近的就是颐和园和圆明园。这两家打的都是皇家庙会的旗号,圆明园去年去过了,不过而而,今年咱就直奔颐和园去得了。而且颐和园庙会主要集中在苏州街一带,苏州街又离颐和园北宫门相当的近,基本一进门就是,对于米爸懒人,而且还拖着一个小米来说,距离近,无须走太远,这是相当需要考虑的关键。
正月初三这天早上10点多,我们直接把车停在了北宫门附近的停车场,还未到宫门前就已经听到了锣鼓喧天,宫门口正有民俗表演呢。可惜等我们买完票进门时,表演已经结束了。不过鼓声依然未停,大家都在抢着敲大鼓呢!
看看小米这是在干嘛?
原来是和大家在一起拍大鼓呢!拍完了大鼓敲小鼓,首图的那张,看小米是如何咬牙切齿地敲!
一上桥,就被一个做面人的手工艺者给吸引了。小米同学站在最前,目不转睛地看着巧手艺人是如何把一个个小面团变成了一个活灵活现的小面人。小人儿现在正对这些古代人物感兴趣,什么程咬金、秦琼、李世民的,于是看到老人做的这个拿着大刀的面人就特别喜欢。一个10元。老人手中做的面人是《水浒传》中的“小李广”花荣,我们买给了小米。
小人儿一路紧紧拿着花荣,眼不错地盯着,生怕一个闪失,花荣就受损了。后来实在因为人多,还是我给收了起来,放在相机包里。第二天小米在客厅的橱窗里看到,又是大叫“花荣,这是我买的花荣!”
苏州街掠影。处处是张灯结彩,精致的宫灯、大红的中国结、迎风飘扬的皇家旗帜,把苏州街装扮得年味儿十足。一座桥把苏州街分为两边,已冰冻的河上,在桥的一侧是滑冰区,大人小孩坐着冰车在冰面上滑行。
另一侧则停泊着游船。当然,船都已经开动不了了。只做为景点装饰。
相比起彩旗、宫灯的装饰,我更喜欢这一串串的铜钱,嘿嘿。
路过滑冰区时,也没能抵抗这诱惑,60元的双人冰车,限时半小时。不过在询问工作人员时,人家告诉我,即使超时了也没关系,不会真的多收钱。后来出滑冰区时,我把那张滑冰的时间单给弄丢了,人家也真没非管我要,一挥手就放行了。
出了滑冰区,继续沿着苏州街宫市向前逛。路挺窄,人挺多,稍一不小心就容易被挤到冰面上去。相比起去年在圆明园看到的沿路搭的大棚,热火朝天地叫卖各种小吃,颐和园的这个宫市可就相对清静多了,每个铺子都有小玩意叫卖,可是每个铺子前都有厚厚的门帘挡着,如果你要进门,还得掀起门帘才能进去,而一个铺子也挤不了几人,更多的人也懒得伸手去掀帘子。
进了一个小铺,坐在椅子上休息。
所以这苏州街的宫市越逛越觉得没啥意思,最后逛了半圈就出了苏州街,还是等着看民俗表演吧。一路上这大红的灯笼更添了几分喜庆。其实象这样的公园庙会,更多的也就是比平常热闹一些、喜庆一些罢了。
看到一个舞台,说是下午1:20会有一场表演,包括杂技、变脸、魔术之类。此时演出还没开始,舞台上空空如也,小米同学有个舞台癖,一看到舞台就想上去表演,这一回仍然如此。而她的一身装扮,也让很多人过来围观。今年是兔年,小米的这一身,可是名符其实的“兔小米”啊!帽子是小兔帽,衣服也是小兔衣,衣服本身的帽子也小兔形状的,这可是米干妈特意从南京给小米寄来的过年装扮呢。
看看背后。
终于等到了表演。杂技后是变脸。这是我们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看变脸,以前我一直以为演员的脸谱是画在脸上的,一直就好奇是如何把这脸谱给变了。现在近距离地看,再加上演员的技术不敢恭维,生生让我们看出了变脸的奥秘,原来是背后的衣服一扯,脸谱就缩回去一张。。。。。。尽管如此,小米还是看得津津有味,而且印象深刻。几天之后,我们在吉野家吃饭,小米看到墙上挂着的招牌牛的标志,看上去有些象脸谱,小人儿立刻说“这就象我们那天看的变脸一样!”我和米爸闻言顿时大喜,原来小米当时还真看进去了。原以为,她只是看个热闹罢了。
表演很多。另一个场地上是一个大游行。什么人物都有,甚至还有西游记里的唐僧四师徒。不知道和这些迎亲游行会扯上什么关系。
颐和园庙会里没啥好吃的,我们只各吃了一碗米线,逛了半圈出来,在宫门口又是听到锣鼓喧天,一问得知即将又会有精彩表演。此时正是敲鼓手在做最后排练呢。小米同学看到大鼓,立刻又爬了上去,再度成为了别人眼中的风景。
鼓手排练结束,看小米在一旁看得好奇,就把手中的钹借给了小米过过瘾。
最精彩的演出终于开始了。我们站了个好位置,最靠前。因为最靠前,狮子们满场转时,就在我们身边,大狮子头甚至还朝着小米晃了晃。小米同学也不害怕,眼不错地盯着这些舞獅。看了许久,忽然问我,“为什么狮子的屁股有一个人呢?”闻言大笑,哈哈,小人儿终于观察出这舞狮得两个人一起舞了。
接着就是之前看到过排练的锣鼓阵。我必须得紧紧按着小米,要不然她就又冲着那大鼓跑去了。
踩高跷。也许是我孤陋寡闻,这一场踩高跷表演是我看过的最精彩的一出。并不仅仅是采着高跷到处走就了事,而是时不时地摆出一些阵形,这踩着高跷还要扛着一个人,实在是很考验功底啊!
又一个阵形,一个背一个,再背一个,搭成了一个塔阵。其中那两个穿黑衣的,还是双胞胎。
最后的阵形,还是人搭人,再加上悬空飞转,赢来了阵阵喝彩声。小米同学不仅认真看,也时不时地跟着鼓掌。回家的路上,依然忍不住回味,“太好看了,太好看了!”
这一次逛庙会,基本是以看表演为主。去年那场庙会,基本是以吃小吃为主。希望下一次的庙会,能够既有得看,也有得吃。
接下来,还有更精彩的小米过年节目,敬请期待。
米妈提示:
1、好友人数已达上限,无法再加好友了,喜欢小米的朋友就请加关注吧!
2、本博文章和图片均属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如需用稿请纸条通知。
约稿请发至邮箱jiang.haiyun@163.com
3、我的微博地址:http://t.sina.com.cn/mimi1109/
请大家都来加关注,一起来玩微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