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育儿小米新浪记者团宁夏公益亲子中国儿艺小蝌蝌找妈妈开幕式 |
分类: 娃娃看天下 |
新浪大小记者跟随中国儿童艺术剧院走进西部宁夏之(一)
小蝌蚪找妈妈,开幕首演的隆重与感动
山重重,水重重,一程山水一程歌。
终于到达了宁夏,终于到达了银川。
比我预想中的顺利,小米的表现一直都让大家赞不绝口,对于一个2岁5个月的孩子来说,这段旅途,未免辛苦了些。
19日中午11点到达银川火车站,中国儿艺的联系老师已经在等候着我们了,接上我们之后,就开始奔赴下塌的宾馆,吃午饭,然后稍事休息。据老师说,我们住的7楼,大部分都是儿艺的演员们,他们于当天上午7点多才从甘肃赶到银川,一个上午都在补觉,为的是下午时能有更好的精力演好这幕开幕剧。我们于是带着敬佩的心情,放缓了脚步,也约束着孩子们不要去打扰到演员们。
下午2点半,在大堂集合,步行到宁夏人民会堂,一眼就看到有许多学生们正在列队准备进入会堂。我们从演员专用通道进了会堂,找好位子,就开始等着观看这场演出了。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走进宁夏,已经是第二次了,继上一次的《马兰花》之后,这一次又带来了更多精彩的剧目,其中就有今天做为开幕表演的《小蝌蚪找妈妈》。基本上宁夏自治区党委、政府相关的宣传、团委等部门领导都出席了这次开幕式,中国儿艺党委书记雷喜宁和宁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房全忠分别就这次艺术公益之行发表了重要讲话,可谓隆重之极。
然后,在两个可爱的人物,呼噜和哈气(试试用打喷嚏的音来发这两个字)的互相争论中,演出终于开始了。又是通过他们来到水底,引出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小蝌蚪找妈妈》,这一出剧,是儿艺非常经典的剧目,相信很多北京的孩子们都早就看过,并且百看不厌。讲述了一个简单而催人泪下的故事:小蝌蚪以为青蛙不是自己的妈妈,于是偷偷离开了青蛙妈妈的怀抱,要去寻找自己“真正的妈妈”,他在路上遇到了螃蟹大叔、呼噜和哈欠,也遇到了和可怕的大黑鱼,就在他们险些被大黑鱼吃掉时,青蛙妈妈出现了,用她的无敌青蛙腿赶走了黑鱼,然而小蝌蚪还是拒绝相认,因为他和妈妈长得实在太不一样了……一直到,妈妈渐渐老去,她在等着小蝌蚪喊出那句古老的咒语“阿普里玛提透”……
色彩、造型与音乐在《小蝌蚪找妈妈》中非常突出,《小蝌蚪》的人物造型非常讲究,色彩对比交相辉映,黑色的蝌蚪,绿色的青蛙,橙色的螃蟹,白色的贝壳,红色的小鱼,绿白组合的乌龟,绚丽夺目。不仅如此,在造型上,既注重水下动物的自然属性,还注重了现代生活的符号,小蝌蚪犹如身着潜水服,大黑鱼穿的是摩托装,螃蟹两边相互串连的八只爪子类似超现实派的现代装饰。。。整个舞台被打造成一个温馨浪漫、充满神奇的水底世界,堪称是中国版的“海底总动员”啊!
孩子们的反应是最热烈最直接的,每一次看到精彩、有趣的地方,总是哈哈大笑;当看到螃蟹院长要求支援时,就大声地帮助“只会8以内算术,还必须通过数螃蟹腿来计算”的螃蟹院长找到数学题答案;而在剧中有一句咒语“阿普里玛提透”,这是青蛙之间的一种语言,意思是“妈妈我爱你”,整部剧的演出过程中这个咒语反复的出现,台词、歌曲里全是这几个字,以至于孩子们在看到小蝌蚪遍寻妈妈,呼唤着那句“咒语”时,也大声地跟着一起呼唤“阿普里玛提透”。。。。。。
我和小米都是第一次看这出剧,同样也被剧情所感染。身为妈妈的缘故,我对青蛙妈妈的心情特别能理解,理解她那颗爱孩子的心,理解她那默默的奉献,理解她那不与孩子计较的宽容,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个妈妈的爱啊!我流泪了,在青蛙妈妈渴求着小蝌蚪叫自己一声妈妈而不得,在青蛙妈妈最终死在已经变成青蛙的“小蝌蚪”身边,幸福而安详,在小青蛙憣然悔悟却已经太迟太迟的时候,我几次三番地流泪。那一刻,心里只想到一句话,“子欲养而亲不在”,我同样在反思,作为一个妈妈,也作为一个女儿。
小米从头到尾很安静地看完这出剧。因为事前我告诉过她,在剧院里不能吵闹,小米记住了,每次遇到学生们因为精彩的地方而鼓掌时,小米都会大声地对我说“不能鼓掌,不能吵!”,然后又安静地看她的戏。问她好看吗?小米说好看。然后就不说话了。在学生们跟着呼唤“”时,小米仍然安静地一声不吭,我以为她记不住或是听不懂这一句长长的“咒语”。
可是没想到,晚上睡前,小米忽然对我说了这么一句“阿普里玛提透”,让我愣住了。然后问她,“这是谁说的啊?”小米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着说,是青蛙妈妈。
你能说,2岁5个月的孩子看不懂吗?你能说,这样的儿童剧有年龄限制吗?你敢说,这样的儿童剧没有魅力吗?看看学生们和小米的反应,就知道,艺术是没有年龄限制的,艺术是能带给人愉悦和感染的!
我很高兴,终于感受到了儿童剧,尤其是儿艺这样优秀的儿童剧的带给我们的感动与深思,更高兴对于小米来说,第一次接触儿童剧,就看到了如此优秀的剧目,而且是以这样公益的形式。
明天,将赴贺兰县。敬请期待后续报道。
图片时间:
3、来个特写。小米同学正在期待着小蝌蚪的出现,已经问了我无数遍,小蝌蚪呢?
5、学生们正在有序地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