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小米26个月小结 |
分类: 结绳来记事 |
2010年1月9日 小米2岁2个月
小米的成长一直以来,总是让我比较顺心。在她的情商、智商以及生活能力等诸多方面,不说很好,但比较好,还是可以肯定的。可是当两岁的年龄段悄悄滑过了两个月时,小米的一些新变化,却让我开始担忧了。
无独有偶,记得曾经也对小米的某一个月的变化担忧过,特意去找来重新看了下,居然发现那是在小米一岁两个月时写的,正是一岁的年龄段滑过两个月时,而所发生的变化,我所担忧的,居然用现在还差不多。难道这是每个年龄段都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且随着年龄段的增加会变本加历?
14个月的小米,让我担忧的是遭遇反抗期、开始抢东西和小气的米米, 26个月的小米,让我担忧的依然如此。
再度遭遇反抗期:两岁之后的反抗期,比起一岁时有过之而无不及。小米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烈,于是常常就会出现这样的局面:招呼小米来吃饭了,小米摇着头宣布“我不要吃饭”,招呼小米睡觉了,小米摇着头宣布“我不要睡觉”,出门玩吧,小米说“我不要出去玩”,喝水吧,小米说“我不要喝水”,尿尿吧,小米说“我不要尿尿”……除了“不要”,“我来,我来”也是频繁出现的一个词汇。洗脸时小米抢过毛巾“我来,我来”,如果我们帮她洗了,她肯定大哭,直到毛巾交到她的手上,让她自己洗一遍。开门、关门、开灯、关灯、翻书、拿东西……所有的事,都得小米自己来,一旦我们代劳了,必须得退回去,让她重新做一遍。相比起小米的“不要”,这个“我来”算是好事了,正好可以让她自己动手。可是有时是她绝对不能做的事,比如倒开水的活,人家也抢着要做,这可怎么办才好啊!
“小气”的米米:“这是我的!不给小朋友玩”,也是突如其来的,就成为了小米频繁使用的一个句子。小米曾经是一个很爱分享的孩子,尤其是对吃的,总喜欢分给每一个身边的小朋友。当然据专家们研究,那只是孩子们的初步行为,等到了自我发展的关键时期,“所有权”、“我的”就成了“自我”最重要的部分。孩子就会开始表达自己的所有权,这并不意味着自私。对于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这两者不能完全相等。家长不能因此说孩子小气、没礼貌、自私等等。也最好不要强行迫使孩子分享。这样做,会让孩子觉得,对于爸爸妈妈来说,自己并不重要,甚至没有邻居家的孩子重要――这是我常看的一本书《婴幼儿养育手册》里关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特征的一段描述。尽管早对此做好了心理准备,可是真的遇到这种状况时,还是让我招架不住。去海南玩的日子里,小米最忙的一件事,就是对着自己手中的或是看上的东西宣布“这是我的,不给XX玩!”,说完还会嘟起嘴表示她很生气。而小朋友们一旦接近她的身边,小米就会立刻防备起来,时时提防着别人会来抢她的东西。着急时,还会出手打人、推人,甚至在梦里都会说梦话,宣称“这是我的!我要打垚垚妹妹!”……在最初的两天,我忙着向大家解释,忙着阻止小米打人、推人,忙着要求小米分享,忙着训斥小米,这让我和她都感觉很不愉快,更让我心里不舒服。一直到了最后两天,我忽然醒悟过来,不能否定小米的感受,而应该是接受再进行引导。改变了方式之后,我和小米之间不再剑拔弩张,也让她和小朋友之间可以比较能够和平相处了。(这是一个相当大的话题,日后另外再单独写篇文来探讨一下)
开始抢东西:这其实也和所谓的“小气”是一个原因,都是因为自我高度发展所带来的。看到她喜欢的东西,不管是不是在小朋友们手里,小米都会要抢过来,
(小米手上的水壶就是从小土那儿抢来,并坚持说是她的,然后自己躲到了秋千上美滋滋地喝起来)
粘人宝宝:小米和我之间的分离焦虑,在这次去海南期间又再度体现出来。如果能看得到我,她可以安心玩,如果看不到我,就会着急地哭。由此所带来的后果,就是从海南回来后,我再开车,她一个人坐在后座就不愿意了,可以一路哭着要求要坐到我身边,枉费之前培训了许久,还曾夸过她在我开车时会配合我,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坐在后座呢。又是一个有待于解决的心理问题。
稍稍有些怕生,以及有些危险意识了:相比起从前的大方和不惧生,小米现在有一些改变,虽然不明显,但还是能看得出来,对于生人的一些友好表现,不再全都给予配合,仅在她心情好时才会回应。危险意识也开始有一些显现,不再象从前一样,哪都敢爬了,而是会要求我保护她,然后再接着爬高爬低。这也是一个不知该高兴还是该担忧的表现。
遭遇心理性便秘:这个月,小米的便便问题让我非常之发愁。起因是在她上次得了口腔溃疡,医生给误诊,让小米吃了几天大剂量的消炎药之后,小米连续几天没拉便便,后来换了一个医生看,听到我们说有几天没拉便便,就当成了便秘,开药让我们给调节,这一调节吧,就越调越糟,最终导致小米一听说要位便便就害怕,总是极力憋着,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拉,于是开始成为了恶性循环,因为憋着,拉便便时就会困难,因为困难,就会害怕,因为害怕,就会憋着……最高纪录,是小米在去海南的五天时间里,一次便便都不拉,就那么憋着,等到回了北京,还在回家的路上就哭着说要拉便便了,回到家后才开始努力排便。到第二天早上又再次排便,这才把五天里的臭便便给排了个干净。这两天排便问题有所缓解,可是害怕排便的心理阴影仍然存在,真不知要如何对付这个问题。过往的朋友麻烦支一下招,好让我尽早解决,可别真的变成了生理性便秘,那就真的麻烦了。
稍一小结,就有了这诸多的担忧。难怪都说两岁是个麻烦的阶段啊,不知道接下来的日子,还会有多少的麻烦事在等着我。再次让我感觉,当妈妈,真的是一场修炼。
说说小米的进步吧,总也得有些欢喜的地方不是:
手指灵活性开始展现:小米终于会正确地伸出两根手指头,摆出“耶”的剪刀手造型了。而且突飞猛进,顺便又学会了用手指头来做出1-5的造型,每天自己伸出手掌,一遍一遍地数着,象极了算命的小老太婆。算到得意处,还在机场和一个老外比起了“2”。也会学着用手在阳光下做出小鸟飞的手影。
英语词汇量开始增多:现在小米常常会自己问我“XX的英文是什么呢?”在颜色上,又多学会了一个金黄色“golden”,在句式上,会说“good morning”、“to the beach”“open the door”“thank you”“you are welcome”“go away”……
唐诗:会背的也是越来越多,我也已经基本上不再教了,就靠着她在车里听CD时的感觉,忽然之间一首一首都会了。《清明》、《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鹿柴》、《采莲曲》、《绝句》都是她自己听CD学会的,一首一首完整地背出,还不包括那些会一句两句的。最让我惊喜的是《春夜喜雨》,算是小米学会的最长的一首诗,一共八句,背得头头是道。在海南期间,甚至还很开心地充当了小老师,一首一首地背给垚垚听。可爱的垚垚,在遇到她听过的诗时,还会跟着接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
喜欢唱歌:听到小朋友们唱的歌后,都会要求我唱给她听,然后立马跟着学。《小燕子》、《世上只有妈妈好》《泥娃娃》,都是这么学会的。学会了之后还会改歌词,把“世上只有妈妈好”改成了“世上只有爸爸好”“世上只有小米好”,还得分不同的人来唱。比如我唱时就得唱“世上只有小米好”。
主动要求尿尿:排便训练在退步了一段时间后,又开始有所进展了,有尿尿时常常会主动告诉我们,虽然还不能做到每次都提前告诉,虽然还会有尿裤子现象发生,但至少已经有这样的意识了。要表扬一下,提高积极性。
喜欢当妈妈的小帮手:记得从前和朋友们聊天时都说等孩子长大了,就可以让他们帮我们去打酱油了。没想到一晃眼,打酱油的时间就到了,可以开始支使小米干这干那了。只要说上一句“小米真是妈妈的好帮手”,小米就乐颠颠地跑前跑后供我支使了。晾衣服、收拾房间、甚至是掰豆子,样样都能帮上点小忙。尤其是掰豆子,小米一个人在豆盆前认真的掰啊掰,把所有的豆角全都掰成了一小块一小块。
自主阅读:这其实只是自主阅读的前奏,还并非真正的自主阅读,因为小米并不识字。她只是会拿着我读过的书,自己翻着,把一个个故事复述出来。对于没读过的书,也会认真地翻着,看那些美丽的画面。我们的大床,成为了小米“自主阅读”的最佳场所,她总是拿起一本,翻看完,再拿一本,继续翻看。。。。。最后大床上就都堆满了书。
喜欢玩过家家:小米开始喜欢玩过家家了,拿着家里的塑料小碟子、小碗、小铲子、小勺,外加一些小积木,就开始了煮饭吃饭的过家家游戏。其中有一个塑料小茶壶,因为样子很象老家酒桌上的酒瓶,所以每次米爷爷和小米一起玩过家家时,都会让她倒一杯酒,这也就导致了在飞机上,空姐问小米小肚子怎么圆鼓鼓的时,小米镇定地回答“我喝了一杯酒”。
注:本文挖坑于1月9日,填坑于1月10日。让不少朋友们掉进了坑里,深表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