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4日 小米1岁9个月15天。

从小我的头上就压着一座大山,姐姐总是在我头上“作威作福”,比如小时候吃饭时,我只要多夹了一筷子肉,姐姐的两道眼光必然象飞刀一般射过来,让我只好拼命地往嘴里塞白米饭,从此养成了吃饭多,吃菜少的习惯,而姐姐则养成了大口吃菜,小口吃饭的习惯。
比如姐姐想要摘学校花园里的金桔,自己是不敢的,必定挑唆了我去摘,等到东窗事发时,又大义凜然地揭发:“是我妹妹摘的!”……
又比如姐姐想知道翻越阳台是什么感觉,自己又是不敢的,于是再度挑唆了我,从自家阳台翻到别人家的阳台上去,也不担心万一我失了手,从二楼阳台掉下去怎么办;
又比如两个人一起走乡间的小路上,一阵风吹来,刮走了我们手中的雨伞,跳到农田里去捡雨伞的那个人,铁定是我。
……
种种被压迫的往事,犹如一部血泪史,诉说出来,至今仍是罄竹难书。当然,姐姐总是不承认的。而我们的感情,也是在这样的争争吵吵中愈加浓厚。我仍记得,小时候我们是两地分居的,每年只有寒暑假才能相见,每次见面,我总是对姐姐万分崇拜,她会在一个小蛋糕上插上蜡烛为我庆祝生日,她会认识很多字,她会看很多书……也因此,对于她的压迫和作威作福,我也只好忽略不计了。甚至在她读大学时,我们居然抱头痛哭,仿佛从此就要生离死别一般。
这就是姐妹的感情吧,细腻中又不乏争斗,在争斗中愈加情深。头上压着的山慢慢也就变成一座靠山,让你靠着分外舒服,分外安心。
时光流转,现在又轮到了果果(姐姐的女儿)和小米。这两个孩子,年龄差距就和当年的我和姐姐一样样,都是相差了三岁左右。也因此,又开始轮到小米头上顶着一座大山,轮到果果来“作威作福”了。

虽然果果相当地喜欢小米,不见面时总是盼着和小米在一起,可是见了面,又总是会有诸多争斗。毕竟,还是小孩子啊,哪懂得那么多谦让的大道理呢?更何况,因为有了小米,爱她的姨姨就必须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小米身上,或多或少地对她的关注就少了些,这也许也让她很不适应吧?
小米正是自我意识高度膨胀的时期,什么东西都认为是她的,忽然间来了一个争夺者,时不时地向她宣布,“这是我的,不是你的”,这让小米很受不了,很受刺激。一度发展到小米在吃红枣时,果果在一旁对我们说“也留一颗给我吃吧”,估计小米是只听到了“给我吃”这几个字,就开始放声大哭,仿佛红枣都被果果吃光了似的。
果果骑着扭扭车在客厅里开来开去,小米立刻上前宣称“这是我的,给我骑”,果果不肯相让,正色告之“轮流骑吧”,小米又是一阵大哭,边哭边叫“妈妈,妈妈”,想让我给予帮忙解决。可惜,我从来就不是一个好的外援,总是笑嘻嘻地看着她哭,也阻止别人来调解。久而久之,小米也知道了,我们是帮不了忙的,只好自己奋力自救。于是认命地帮果果推起车来,以此换取轮流骑的机会。
果果要外婆给她读书,不想让小米听,大声地催促外婆快读啊快读啊,小米又欲放声大哭,果果一声大吼“不能哭!”小米只好委屈地跑到米姨妈的房间,想找外援,怯怯地叫了声姨妈,红了眼睛,却什么也不说,只说了一声“不可以”,然后就站在了远处,偷听外婆讲故事。听到外婆说拔萝卜时,小屁股一前一后地扭着,做着拔萝卜的动作,然后一边“拔萝卜”一边忍不住地一步步靠近,最后站到了果果的身边,讨好地叫了两声“姐姐,姐姐”,见果果不理,只好又郁闷地站在一旁,很委屈地红着眼睛。
……
当然压迫还是少数的,大多时间,两个小家伙总是快快乐乐地在一起,尤其是每天清晨,小米早早醒来之后,立刻会直奔果果的房间,自己开了门,走到床头,对着熟睡中的姨妈和果果,微笑着、细声细气地说:“起床喽!”习惯晚睡晚起的姨妈和果果姐姐自然是继续蒙头大睡,小米无奈,只好退出(当然,通常是被我们强行抱出)。自己玩一会儿,没多久,又一次开了房门,又一次走到床头,微笑着、细声细气地说:“起床喽!”
你说,几次三番地这么叫,能舍得不起床吗?终于果果醒了,小米立刻爬上床,和果果疯闹在一起,然后又开始一天的压迫与被压迫……


注:8月22日果果和米姨妈回了福州。甚是不舍。谨以此文感谢果果小朋友和米姨妈这个暑假的快乐相伴。
----------------------------------------------------------------------------------------------
小米的记功簿:
8月21日
1、可以完整地背出《登幽州台歌》和《杂诗》。
2、睡前说晚安时,小米还主动加了一句“good night”,这是米姨妈前一天晚上随口数的,小米居然记住了。
3、“米米晚上坐公交车时,听妈妈的劝,很安静地坐在位子上了,对不对?”——这是睡前进步时间里我给总结的一点进步。其实,小米在坐公交车时,一刻也不停地在位子上上上下下地爬来爬去,又抓住窗边的栏杆练单杠,多次劝说之后,终于以《车来了》一书中的小河马为榜样,在位子上安静了一会儿。我故意不说她表现不好的地方,只点出了小米安静的那一小会,希望能强化她的进步。
8月22日
又是小米提出的“还有进步”,而且还加了个“呀”——“还有进步呀,还有进步呀”,我只好不停地总结她的进步。
1、又带小米出门,坐公交车时,我一劝,她就安安静静地坐着,乖乖地扶着前排的椅背,看来前一天的“进步”对她还是有影响的。
2、妈妈“干活”时会主动和妈妈说“再见”,难得的慷慨,难得的放行,让我很是激动。因为已经“干完活”(写好博文,做好相关的工作)了,只好坐在电脑前玩了会儿游戏,以表示妈妈正在认真地“干活”
8月23日
1、这一天白天,小米想尿尿时会主动告诉我了。以下是我们的对话:
“小米今天表现得真好,在源源弟弟家和姑姑家时,想尿尿都会主动告诉妈妈,然后妈妈就带小米去小马桶那儿尿尿了,对不对?”
小米说“对”,然后又补充说“是小兔子!”
哦,原来小米已经认真考察过弟弟家的小马桶是小兔子形状的了。难道是因为喜欢小兔子才主动说要尿尿的?不管是什么原因,我都着实表扬了一番,并希望能再接再励。可惜晚上回家后,又开始尿裤子,又开始“事后炮”了。不过这点,我没说她。
2、小米的“等待”教育又有进步了。原来我一进卫生间,她就会趴在卫生间门口又哭又叫地要我出来,现在不哭了,开始在门口等着,数数,从1数到10,然后妈妈就出来了……
3、“小米晚上会专心刷牙了,对不对?自己认真地刷牙,刷完牙了才读书,对不对?小米知道要做完一件事再做另一件事了,对不对?”
小米说“对”,然后又补充“亮晶晶”
“嗯,小米刷牙刷得亮晶晶,真棒!”
事实上,小米刷牙时不太认真,手上抓着牙刷随意地刷刷就想漱口,或是让我给她读书,就是不肯专心刷牙。直到我大吼了一声“快点刷牙”,这才拿着牙刷飞快地刷起来——晕,此“快点”非彼“快点”,赶紧又让她“慢一点,轻一点”,然后再用白天讲的《小猫钓鱼》的故事给她解释了一番做事情要专心,不能三心二意,要做完一件事再做另外一件事,这才让她专心地刷完了牙,然后才一起读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