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和妈妈:谁是风筝谁是线?

(2009-06-30 08:32:27)
标签:

育儿

小米

孩子

妈妈

风筝

线

骑马

洗头

分类: 女人碎碎念

    2009年6月30日,小米1岁7个月零21天。

 

    曾经看过一个说法,关于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应该是“风筝”,而不是“鸟笼”,当孩子一点点长大,就如同一个乘着风一点点往上飞的风筝,风筝需要线拉着,让它知道当它失败、害怕的时候它随时都能回来撒娇,获得力量,然后重新开始,也许之后它就能飞得更高更远,而当它飞得远的时候,风筝线是不会缠住它的。因为这根“线”就是尊重、理解孩子的天性,善待他们、关爱他们、信任他们的情感!

 

   风筝”关系是良性的:孩子是风筝,家长就是那根线。首先风筝自身的质量要好(内因),其次风筝飞上去要借助风力(外因),家长通过不断放松手中的线来调控风筝,让风筝既飞得高又不偏离方向。如果家长把孩子关在自设的笼子这块小天地里,样样包办代替,手拎着鸟笼摆布小鸟,这样的“鸟笼”关系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

 

     很认同这样的的说法,所以一直都希望自己能够做一个放飞风筝的母亲,让孩子的心永远留在我身边,而不是把我的孩子推开。

 

     只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我觉得更多的,是我象风筝,小米才是那根攥着风筝的线。

 

     因为小米,我每天上班时总会牵挂着她,不知道她早饭吃得好吗?玩得开心吗?甚至听到一声哭声,都会下意识地一揪心,总以为是小米哭了;

 

     因为小米,每天下班的脚步都是跳跃的,总是忍不住加快了又加快;

 

     因为小米,在单位组织旅游时,我思量再思量,最终还是咬牙拒绝了;

 

     因为小米,我甚至连外出洗个头,都没有自由——

 

     前几天,因为觉得很累,就去小区的一家发型屋里洗发。说是洗发,其实是冲着洗完头发后的背部按摩去的,想趁此机会舒展一下筋骨。可是我才躺在洗发椅上不到两分钟(这家店是躺着洗发),小米就跟进来了。

 

     刚开始还比较有耐心,站在一旁和我说着话,看洗头小妹在我头上“搓泡泡”,可是时间一久,就耐不住性子了,“妈妈、妈妈”叫着想要拉我起来。被米爷爷抱走后就放声大哭,然后挣扎着下地,继续跑到我面前哭。无奈,只好提议让她爬到我身上来“骑马”。

 

     这一提议很明显得到了她的欢心。在爷爷的帮助下,小米很麻利地坐到我的肚子上,然后兴高采烈地开始“驾驾驾”地“骑马”。

 

     我很快就后悔了这项提议,那小屁股一下下地撞击着我的肚子,那个痛啊,我都感觉快吐血了。平常“骑马”是坐在背上还不觉得,现在换成了肚子,才知道小米的力气有多大。大到连洗头小妹都开始出言劝阻小米“别再骑了,妈妈会很痛的!”

 

    小米自然是不予理会,除了骑马,还要我念着儿歌配合她的动作:“大姐姐骑马,当当当;老爷爷骑马慢腾腾;爸爸骑马驾驾驾;小朋友骑马唉哟哟,丢下来了……”

 

    于是我们母女俩就成了洗发店里的一绝,谁见过有人来洗头,肚子上还坐着一个小屁孩的,估计只有我和小米会这样了。

 

    有什么办法呢?我就是小米手中的风筝啊,小米攥一攥,我就压根别想飞走。

 

    其实还是甘之如饴的。在不宠溺小米的情况下,我总是尽可能地满足她的要求。因为我知道,这样的时光,实在是很短暂。我们当风筝的时间大概就只有这几年吧,等到孩子有了更多的思想,就换她们成为风筝了。到那时候,风筝迫不及待地往外飞,做为线的我们,也许收都收不回来了。

 

    这样被“线”所深深依赖的,紧抓不放的“风筝”,我当得乐意之至。

 

    只是想提请小米骑士,下回别再坐妈妈肚子了吧?不是一般的痛啊!

    孩子和妈妈:谁是风筝谁是线?

 

感谢亲子推荐:

孩子和妈妈:谁是风筝谁是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