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分离焦虑:宝贝成长的又一里程碑(亲子推荐)

(2009-05-06 08:30:31)
标签:

育儿

小米

分离焦虑

里程碑

再见

承诺

阅读教育

缓冲期

分类: 米妈育儿经

2009年5月6日  小米1岁5个月27天。

 

五一期间,米外婆来和小米玩了三天,然后感慨地对我说,这两次来,发现小米真的变得很粘我了。

 

不仅是米外婆这么觉得,我也早已发觉了。似乎是从小米16个月左右开始,她就喜欢粘着我,不管我去哪儿,都要跟着,而不管她去哪儿,也要我跟着。比如每天去楼下玩,在以往,总是由着米奶奶、米爷爷带着她去,小米只要能出去玩就好了,不在乎谁陪着她去。可是从16个月多开始,她就一定要拉着我一起去了。即使已经出了门,发现我没跟上,也会折返回来,强拖着我一起去,甚至还会主动拿起我的鞋子,递到我的跟前,帮我穿上。如果我不去,小家伙就必然咧开嘴巴号陶大哭。小米有要求,我当然照办,尽可能地陪着她。久而久之,发展到小米要站起来拿一个玩具,或到某个房间,也一定要拖着我。尤其是每次她吃完了饭,下了餐椅,要去客厅玩时,就一定要拉着我一起去——宝贝啊,你吃饱了,妈妈可还饿着肚子呢!见我没动弹,小家伙就换了个方式,要坐在我的怀里,陪着我一起吃饭,顺便玩一玩筷子什么的,练练筷子功。

 

上厕所,小米会立马扑过来,趴在门口说“妈妈,抱抱”,我赶紧告诉她,妈妈在上厕所呢,米米等一下,妈妈马上就抱你,好不好?小米乖乖地说好,然后靠着门坐下,等我。

 

换衣服,我不能当着小米的面关门,除非让她一起进屋子,看我换衣服,看到我脱了衣服,就会笑嘻嘻地说“妈妈,羞羞”。如果把她关在门外面,立马大哭。

 

有时躲在某个房间的角落里干活,小米四处找我找不到,立刻会惊慌地带着哭腔大叫“妈妈,妈妈”,直到我出现在她面前,才破涕为笑地说“妈妈在这里……”

 

“妈妈,牵!”这成了小米的口头禅,每次要做什么事,一定会先来牵我的手,拉着我陪她一起做。即使是滑滑梯,也喜欢我和她一起分享快乐。

……

原本只是奇怪着小米怎么这么爱粘我,看了5月份的《布奇乐乐园》关于“妈妈,抱抱”的主题之后,才知道,原来这是分离焦虑的反应啊。都说小朋友上了幼儿园之后会有分离焦虑,这么小的宝宝也会有吗?赶紧了解一下,这才发现,原来所谓“分离焦虑”,就是指孩子离开父母或亲密的照顾者时所出现的负面情绪,比如紧张不安、沮丧、闷闷不乐,或者特别黏人、爱哭、固执,希望照顾者能留在身边。而一般来说,宝宝的分离焦虑在6-8个月时出现通常在1岁至1岁半时会比较严重因为这时的宝宝会意识到他(她)和你是相互独立的,虽然这是认知过程的一个令人兴奋的里程碑,但对个体分离的新认识会使他们感到焦虑。尤其当宝宝的表达能力增强、探索范围扩大、分离机会增加时,焦虑就会更严重。不过,随着宝宝对父母的存在有安全感、对环境和自我状态的掌握越来越有信心,分离焦虑的状况就会逐渐改善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对于缓解宝宝的分离焦虑,专家们都提出了很多解决的办法。比如明确承诺回来的时间,引导宝宝进行游戏来转移注意力等等。一一对照了一下,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还基本都做到了:

 

比如要记得和宝宝说“再见”。在分开时与宝贝说“再见”,这对宝宝来说是很重要的承诺,也是与宝宝建立信任的好机会,千万不要偷偷或强硬地与宝宝分开。从小米六个月后,我结束产假开始上班起,每天都坚持着在上班前和小米说“再见”。虽然刚开始她会哭,还是坚持着,于是没多久,米就会做再见啦!。到现在,只要看到我换了上班服准备出门,小米就会主动地对我说拜拜,做飞吻的动作,我则进行例行公事的汇报——“妈妈上班去了,很快就会下班了,下班回来就可以陪着小米玩了”。然后再拜拜、飞吻、关门、走人。

 

比如离开前预留一段缓冲期。在必须和宝宝分离的情况下,最好给宝宝一点适应的时间,可以先陪伴宝宝,直到他(她)比较放松后再离开。虽然小米对我每天的上班离开已经习惯,但如果我在她刚刚睡醒时准备离开,米就会扯开嗓门哭喊着要和我一起去(这个哭,通常都是假哭。也是从16个多月起,小米开始喜欢很认真地假哭,咧着嘴哼哼着,一脸投入的样子。某一次,米爷爷奶奶带着她下楼,我因为头疼没有跟下去,就听见小米在楼下哭得很大声,怎么也躺不住了,立马冲到楼下,结果发现小米由米爷爷抱着,正抬头看着飞鸟,嘴里还认真地哼哼着,哭得惟妙惟肖。这臭孩子,看到我来了,还告诉我“好听”……)几次下来,我发现,如果在她醒来时,我能陪着她聊聊天、做做游戏,帮她穿好衣服,亲昵一番再离开,小米就又会笑嘻嘻地和我说再见了。这以后,只要再遇上这种情况,我就一定会留下来陪着她,直到小米彻底清醒了,放松了,觉得安心了,才离开。虽然因为这样,我成了单位的迟到大王。

 

比如慎选临时照顾者。如果父母要外出一段时间,务必要将宝宝托附给自己和宝宝都信任、都熟悉的临时照顾者,这对于减轻分离焦虑非常重要。这一点,我觉得倒象是我自己得了分离焦虑一般。除了上班,我轻易不敢外出,因为舍不得离开小米。偶而有不得已的外出,我都会确认米奶奶是否在家。虽然爷爷奶奶都带得很好,都很让我放心,但是我发现,如果米奶奶在,小米对我的离开会更放松更释然;如果奶奶不在,通常都得爷爷抱着她,追着我,送了我一程又一程,然后才依依不舍地分开。

 

 比如尽可能遵守承诺。父母要尽可能遵守自己对宝宝的承诺,即使真的无法施行,也应该及时让宝宝了解自己的状况,以免加重宝宝的分离焦虑。如开篇所述,只要我一回到家,小米必然会紧紧粘着我,不管去哪里都一定要我陪着一起去。基本上,我都尽量满足她的要求,亲子时间嘛,当然是要和宝贝在一起。可有时实在是走不开,就会和她商量,“米米和爷爷奶奶先下楼玩,妈妈一会儿就来,好不好?”小米看着我不吭声,一直等到我说出为什么不能和她一起去的理由(通常她最愿意接受的理由就是“妈妈要上厕所”),而且强调了一会儿就去找她之后,才乖乖地离开。为了实现我的承诺,我总是加紧把手头的事做完,即使有时不舒服,也是躺一躺,就赶紧下楼去找米,让她知道妈妈没有骗她,妈妈做完事很快就来找她了。如此几次之后,米开始接受我的偶尔不陪她了。

 

 比如阅读教育。平时可和宝宝一起阅读与分离焦虑有关的故事,让宝宝在阅读过程中增进对分离的了解和处理方式。与分离焦虑有关的书,原本还想买一本,刚好5月号的《布奇乐乐园》就关注了这个话题,《妈妈,抱抱》这则小故事中,布奇想妈妈了,爸爸告诉他妈妈很快就回来了,于是布奇就吃了很多饭。等啊等,看到妈妈的照片,布奇又想妈妈了,问手中的玩具小熊,妈妈什么时候回来呢?想起爸爸告诉过他,妈妈很快就会回来,于是又和小熊一起玩小火车。最后,爸爸和布奇一起读书时,门铃响了,妈妈回来了。布奇扑到了妈妈的怀里,说“妈妈,抱抱”,妈妈的怀抱,给了布奇最大的安慰。这样的故事,不知是不是和小米的情感认知产生了共鸣,米很喜欢听我给她讲这个故事,每次听到“妈妈,抱抱”时,也会扑到我的怀里,和我一起抱抱。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最近又看到一个办法,那就是和宝贝一起玩闹钟游戏,用闹钟计时,从1分钟开始,慢慢拉长与宝宝分开的时间,让宝宝逐渐适应分离的情境。感觉这个办法不错,尤其小米已经会认数字了,正好可以用这个办法来教小米学会看时间,又能缓解分离焦虑,甚好,拟进行之中,希望不会因我的懒惰而告吹。

 

感谢亲子推荐:

分离焦虑:宝贝成长的又一里程碑(亲子推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