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5日
小米11个月6天。
每天小米都要叫上好多声爸爸。早上醒来先叫的爸爸,叫完了,就扭头看墙壁上爸爸的照片,对着爸爸笑。做什么事情时,第一个想到的也是要和爸爸分享,会拿给照片里的爸爸看。晚上睡觉前,也要叫几声爸爸,大概是想起了以前爸爸抱着她的场景。这次从北京回来,越来越让我觉得米长大了,开始知道想念了。
于是拿出早就买来的启发系列绘本之《我爸爸》。其实一直在犹豫要不要给米看这本书。因为毕竟米没有和爸爸天天接触,如果让米看了这本书之后,认为爸爸长得就象书中所画的那样,米爸会不会要吐血呢?(当初买来这本书时,米爸的第一个评论就是书中这爸爸画得也太难看了吧?有损他的形象
)犹豫再三,还是决定先试一试,如果米不喜欢,那么就等米再大些再看好了。
从书架上拿了这本《我爸爸》,翻开了第一页,摆在米的面前。然后我转身去拿奶瓶,想趁机让米喝点奶。才转身,就听见米在叫“爸爸”,然后就俯下身去亲画册中所画的“爸爸”了。
我有些愕然,米怎么知道这是“爸爸”?不禁有些佩服画册的作者,看来真是抓住了孩子们的心啊,知道从孩子们的眼中看去,爸爸是什么样的。只是米爸如果知道了,是高兴还是吐血呢?
我再试着给米读这本书,可是米不怎么配合,在床上爬来爬去的。难道是我读得不好听?不够吸引米?好吧,那就先放一边好了。
我把床上放着的之前几天已经读给米听过、给米看过的几本《小熊宝宝》绘本和《噼哩啪啦》系列之《你好》,全部放在米的面前,让米自己挑。米依然比较喜欢《噼哩啪啦》的书,还是拿了那本《你好》放到我面前。于是我开始读《你好》,米也跟着翻其中的那些小页面。只是听我读几句,米就忍不住要俯下身去亲亲《我爸爸》中那个穿着睡衣的非常棒的“爸爸”,听几句就看一下亲一下,让我看了非常之嫉妒,很想把《我妈妈》也拿出来,看看米有什么反应。不过最终还是忍住了,米喜欢爸爸,那就让她亲吧,先这么让她自己看着好了,等到要求我读时,再想想该怎么读,米才会喜欢听呢?

附:关于《我爸爸》的介绍。
《我爸爸》是启发系列绘本之一,它用孩子的口吻和眼光来描绘一位既强壮又温柔的爸爸,这位让孩子崇拜的爸爸不仅样样事情都在行、给孩子十足的安全感,还温暖得像太阳一样。作者安东尼·布朗在图画中运用了许多太阳的图样来呼应爸爸阳光般的特质,不论是墙上、门上,袜子和钮扣上的图画,盘子里的荷包蛋,或是爸爸头上不时出现的“光环”,都有着同样的作用。图画中还添加了许多有趣的细节,例如,藏在树林里的小红帽和三只小猪、椅子露出的马脚、稀疏得像梳子的头发、球形的云和树、三大男高音中的帕瓦罗蒂和多明戈……其中描写爸爸跳过月亮的跨页,更结合了一首《鹅妈妈童谣》(Hey,
diddle,
diddle)的情节,童谣里说:“嘿!滴兜,滴兜,猫咪伴着小提琴,母牛跳过月亮;看到这么好玩的事儿,小狗笑了,盘子也跟着汤匙跑了!”。图画里爸爸跳过了月亮,童谣里的母牛没有出现,母牛的斑纹倒是跑到狗身上去了,长了腿的盘子盛着汤匙跑出画面。除了单页图画上出现的趣味外,两两相对的页面,也呼应着爸爸性格中的刚强与柔软、聪明与笨拙……种种相对的特质,把爸爸刻画得极富人性、可爱又逗趣。
这是我爸爸,他真的很棒!
我爸爸什么都不怕,
连坏蛋大野狼都不怕。
他可以从月亮上头跳过去,
还会走高空绳索(不会掉下去)。
他敢跟大力士比赛摔跤,
在运动会的比赛中,他轻轻松松就跑了第一名。
我爸爸真的很棒!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