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中国油画色彩大师陈钧德画展,感受最美艺术

标签:
陈钧德油画展览色彩季涛 |
分类: 艺术品收藏与投资 |
应“今日头条”平台栏目之约而作。
听说陈钧德的名字还是在二十年前,我所在的拍卖行曾拍卖过几幅陈钧德的油画,其画作艳丽色彩中流露出的那份激情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听说陈先生有很多年不再给拍卖行提供自己的作品了,他的油画在市场上明显少了许多。
近日,听说陈钧德先生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画展,勾起了我对陈先生近年新作的好奇心,于是急不可耐地来看他的画展。
http://p3.pstatp.com/large/37e000047912898b5ed2
这是一个由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戏剧学院主办,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上海文史研究馆协办,由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担任总策展人的“陈钧德绘画艺术展”。
http://p3.pstatp.com/large/37df000489a88d7a1a47
http://p1.pstatp.com/large/37dd00029c93bbab3eb7
http://p3.pstatp.com/large/37df0004b0c2e54ec6f7
执行策展人丁曦林先生赠送的《陈钧德画册》
http://p3.pstatp.com/large/37e00004a1417604f8cf
丁曦林 著《陈钧德传记》
展览遴选了自20世纪50年代起到今天,画家60年创作的各个年代的代表性绘画作品,包括布面油画60多幅,纸本油画棒作品20余幅以及青年时期速写及素描作品20幅。
http://p1.pstatp.com/large/37e2000273552ffc5ae4
1977年《复兴公园雪霁》
http://p1.pstatp.com/large/37e2000273522e98558e
1980年《清辉幽映》
http://p9.pstatp.com/large/37d9000451c7f0c27c89
1982年《水镇渔歌》
http://p1.pstatp.com/large/37e20002736bb07cb81f
1982年《水乡西塘》
陈钧德先生1960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他在这所学校里接受了著名油画家颜文樑、闵希文、杨祖述等美术前辈的亲授。在那个年代,国内艺术界与西方世界的交流中断,全国美术院校、创作机构几乎“一边倒”地崇尚苏联写实主义美术风格,人们普遍视西方现代绘画为异端而拒之门外,观念偏颇和视野狭窄导致绘画风格样式的单一。陈钧德出于勤奋好学的动力,在曾经留学法国的闵希文老师引导下一些画册中领略到欧洲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表现主义等早期现代主义流派的艺术风采。
http://p3.pstatp.com/large/37d9000452243eedebd1
1999年《蒙马特高地-圣心教堂》
http://p1.pstatp.com/large/37e100047189c7b59605
2004年《湖畔》
http://p3.pstatp.com/large/37e000047a6e8fcc98ad
2005年《思南路林荫道》
此后,陈钧德一直执着于探索中西艺术融合之道。在那些特殊的年代,他虚心向林风眠、刘海粟、关良这些落难而不堕其志的第一代油画家学习,林风眠曾当面示范传授画作的“灵动与透气”,刘海粟则赠其《芭蕉樱桃图》,鼓励他在画布上的挥洒与探索。后来,陈钧德先生在艺术实践中对色彩、语言的理解和把握,与前辈艺术家一样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眼光和深度,有些方面甚至超越了前辈。正如知名美术评论家水天中先生这样看待陈钧德先生的独创之处:“与他所尊重的前辈画家相比,他更善于在单纯和变化之间取得平衡。”
http://p3.pstatp.com/large/37e200027cd458957155
2006年《海致阁》
http://p9.pstatp.com/large/37d900047212e5f13767
2007年《柠檬鲜花图》
http://p1.pstatp.com/large/37d900045104154ca399
2008年《色草人体》
http://p3.pstatp.com/large/37dd00029ca75cf6d5de
2010年《静云高秋图》
http://p3.pstatp.com/large/37df0004888e0bda38c3
2008年《双人体》
1980年,在上海展览中心,“刘海粟、关良、颜文樑、陈钧德油画展”又引起中外关注,时年43岁的陈钧德与赫赫有名的前辈艺术大师同台献艺毫不示弱,而刘海粟、关良、颜文樑乐意与后辈陈钧德一同展览,也表达了他们对陈钧德默默探索20年的学术肯定。知名美术评论家尚辉先生这样评价道:“在当代中国油画本土化的探索中,陈钧德以其梦幻、神奇、瑰丽、清新、优雅和恬淡的新海派油画风貌而令人耳目一新,他是继刘海粟、林风眠、关良、吴大羽之后将20世纪上半叶至五六十年代形成的海派油画在上世纪90年代后推向一个新里程并影响了其同时代画家的一位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
http://p3.pstatp.com/large/37d800045c3b8c93e9c7
2011年《梦境》
http://p1.pstatp.com/large/37df00048852698167ee
2011年《雨后阳光》
http://p3.pstatp.com/large/37e1000470231856133e
2012年《山村秋色》
http://p3.pstatp.com/large/37dd00029cb89e051192
2013年《海德堡云潮秋光》
http://p1.pstatp.com/large/37e0000479079b13dc43
2013年《曲水春烟》
陈钧德接受后印象派的艺术是在‘85美术新潮运动之前,而且是直接从第一代中国油画前辈那里接续而来的,这和那些在新潮美术运动中才开始进行现代性探索的油画家不同,而是较早地从前贤那里将中国文人画的一些有益元素自然地融入到后印象派绘画的创作中,这使他不会在上世纪80年代狂飙突起的中国前卫艺术运动中盲然地迷失自己或贸然地形成剧烈的心理叛逆,而始终是以一种平和心态沿着海派油画既有的路向继续寻找自已探索的路。知名美术评论家邵大箴先生谈道:“他的画总让人眼前一亮,在当代中国画坛,油画家陈钧德是一位特立独行的人物,他为人低调,不论在失意或得意的情况下,都潜心钻研艺术,投入绘画创作。语言的严谨而自由,是陈钧德油画艺术最重要的特点。”
http://p3.pstatp.com/large/37d800045c74cc87b2f7
2014年《暖日春光》
http://p1.pstatp.com/large/37dd00029cb36f0daedb
2014年《清幽 瑞士》
http://p1.pstatp.com/large/37e10004718c63f69703
2014年《金辉秋韵 德国》
http://p9.pstatp.com/large/37e00004795567998687
2014年《宁静港湾 美国》
从陈先生的作品中,我深深感受到线条、色块和墨韵构成的美妙。陈钧德先生的画,造型极其简炼,线条跌宕起伏,笔法轻松流畅,散发着纯真的童趣,洋溢着生命的朝气,传达着内心的欢快情绪。他的作品色彩明亮,鲜艳处极端鲜艳,自如地运用对比色,整个画面充满张力;而淡雅处又极端淡雅,雅得超脱,雅得随心所欲。美术评论家贾方舟先生这样评价陈先生对于色彩的应用:“中国油画家运用色彩,不乏深厚者、不乏沉稳者、也不乏凝重者,但却很少有像陈钧德这样焕发出你内心热情的色彩。他作画,是根据感情的需要,在画中将高纯度的色块组合,使其在冲突对比中获得平衡和谐的关系,产生交响乐般的节奏。”
http://p1.pstatp.com/large/37e20002723d68bb6236
2014年《云山苍茫》
http://p1.pstatp.com/large/37d9000450ccd183d0c5
2015年《山深云满屋》
陈钧德先生用了半个多世纪以来对东西方艺术融合做了积极探索,其油画带有表现主义特征,又凸显中国传统写意的趣味,既葆有西方的油画质感,也体现了东方的审美精神。在以色彩为优势的油画本体意义上,陈钧德的绘画具有鲜明的独立价值,因而他被评论家们赞誉为“中国油画界当之无愧的色彩大师”。
http://p1.pstatp.com/large/37e00004791ef7ed7fd7
2016年《水雕花草图》
http://p1.pstatp.com/large/37e10004717dbf52d950
2016年《秋晖 瑞士》
中央美术学院范迪安院长如此评论陈钧德的油画艺术:“他在写意油画上的精研和抒情式表现风格在多样的当代中国油画中独树一帜,具有丰满的学术气象和优秀的学术品格。他的艺术是源于他的心灵也展现出时代文化精神的华章。”
http://p9.pstatp.com/large/37d9000451ffdac15638
2017年《夕辉 上海外滩》
http://p9.pstatp.com/large/37df000489821a48abcc
2017年《云水间》
中国油画协会主席詹建俊先生这样看待陈先生的成就:“这是他作为一位中国油画艺术家在个人的艺术追求与探索中所取得的创造性的成就,同时也是中国油画艺术发展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