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样式雷”的来龙去脉

(2017-08-06 08:36:01)
标签:

样式雷

建筑

设计

季涛

分类: 艺术与欣赏

应“今日头条”平台之约而作。

十七世纪末年,一个南方匠人雷发达来北京参加营造宫殿的工作。因为技术高超,很快就被提升担任设计工作。从他起一共七代直到清朝末年,主要的皇室建筑如宫殿、皇陵圆明园颐和园等都是雷氏负责的。这个世袭的建筑师家族被称为样式雷

“样式雷”的来龙去脉

“样式雷”家祖籍江西永修,从第一代样式雷雷发达于康熙年间由江宁(现江苏南京)来到北京,到第七代“样式雷”雷廷昌在光绪末年逝世,雷家有七代为皇家进行宫殿、园囿、陵寝以及衙署、庙宇等设计和修建工程。因为雷家几代都是清廷样式房的掌案头目人(用今天话说就是首席建筑设计师),即被世人尊称为“样式雷”。

“样式雷”的来龙去脉

在“样式雷”家族中,声誉最好,名气最大,最受朝廷赏识的应是第二代的雷金玉。他因修建圆明园而开始执掌样式房的工作,是雷家第一位任此职务的人。据史料记载,康熙三十四年太和殿重建,在上梁的时候,康熙发现雷金玉很年轻,技艺也非凡,召见他谈话,谈话当中发现他才思敏捷,正好两个人年龄也相当,康熙非常欣赏他,马上封他为七品官,食七品俸,而且让他掌管皇家的建筑设计。

“样式雷”的来龙去脉
    严格地说,雷家的声誉被人广为知晓是从雷金玉开始的。雷金玉70岁时,蒙太子(弘历)赐书古稀匾额,此匾运回故乡,供奉原籍祖居大堂。雷金玉71岁去世,又得到皇帝恩赏盘费一百余金,奉旨驰驿。从时间上看,雍正帝从雍正三年(1725)大规模扩建圆明园,雷金玉作为圆明园楠木作样式房掌案,圆明园工程从设计图纸、烫样到营造,是功不可没的,他是雷氏家族第一位执掌这一职位的人。

“样式雷”的来龙去脉

样式雷到了第八代传人雷献彩之后就没能传承下去。因为辛亥革命后,作为皇家建筑设计的样式房差务也就随之消失,雷献彩也没能留下子嗣。

雷氏家族进行建筑设计方案 ,都按1/1001/200 比例先制作模型小样进呈内廷 ,以供审定。模型用草纸板热压制成,故名烫样。其台基、瓦顶、柱枋、门窗以及床榻桌椅、屏风纱橱等均按比例制成 。 

“样式雷”的来龙去脉

据悉,现存样式雷图档包括样图,现今可以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故宫博物院见到的样式雷建筑样图,涵盖了众多类型,比如投影图、正立面、侧立面、旋转图、等高线图等,工程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结构的尺寸,全部有所记载。

样式雷建筑世家经过八代人的智慧和汗水,留下了众多伟大的古建作品,也为中国乃至世界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其作品包括故宫、北海、中海、南海、圆明园万春园、畅春园、颐和园景山天坛、清东陵、清西陵等。这其中有宫殿、园林、坛庙、陵寝,也有京城大量的衙署、王府、私宅以及御道、河堤,还有彩画、瓷砖、珐琅、景泰蓝等。此外,还有承德避暑山庄、杭州的行宫等著名皇家建筑。总之,占据了中国1/5世界遗产的建筑设计,都出自雷家人之手。

“样式雷”的来龙去脉  
   “样式雷”家族数代人积累留存下来的建筑图纸档案,包括平样、烫样等,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收录进入《世界记忆名录》。

     《季涛谈艺术品收藏与投资》微信公众号号码:jitao6699 

            扫描以下二维码可以关注该公众号       

               “样式雷”的来龙去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